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 溶解度解题技巧及练习测试题

溶液 溶解度解题技巧及练习测试题


【详解】 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故 A 正确; B、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到 t1,析出甲的质量大,故 B 不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 C 正确; D、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故 D 正确。 故选 B。
【解析】
s 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g s ×100%。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
等,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 甲、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C、t2℃时,甲的溶解度为 50g,即 100g 水中最多 溶解 50g 的甲,40g 甲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 25g,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75g,
5.一定温度下,向盛有 100g 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 5 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不变的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详解】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 100 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 5 克蔗糖,不确定蔗糖是否溶解,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 t2℃降温到 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 40g 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90g 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 【答案】A
误;C. 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 C 正
确;D.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
D 错误。
点睛∶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溶质和溶剂本身
的性质。
7.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 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到 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 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3g ×100%=44%。 75g
点睛:掌握反应前后金属元素的质量不变、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 75g,与 500g 质量分数为 14.6%的盐酸充分反 应,充分反应后盐酸可能有剩余,蒸发时剩余的盐酸挥发掉,故不能用稀盐酸中氯元素的 质量进行计算;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K2CO3+2HCl═2KCl+H2O+CO2↑ , 由 上 述 化 学 方 程 式 可 知 , 碳 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由与金属离子结 合的酸根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是饱和溶液;降温到 t1℃,c 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8.下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100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50g 甲 B.t1℃时,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溶液质量仍然相等 D.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A.由图知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即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50g,故 A 错误; 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50g,但是不知道所配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 量是否相等,故需要的水的体积也不一定相等,故此选项错误;C. 因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当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两溶液都 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溶液质量仍然相等,此选项正确。D.因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大,所以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错误。 答案为 C。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 的溶解度不是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 A 错误; B、t1℃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如果两种溶液是饱和溶液,并且溶液质量相 等,则溶质质量一定相等,但题目未告知两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 B 错误; C、t2℃时,溶解度的含义是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ag 氯化镁,因此 100gMgCl2 的饱和溶液 中含有氯化镁的质量小于 ag,故 C 错误; 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 t1℃时的 KCl 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溶液由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 D 正确。 故选:D。
溶液 溶解度解题技巧及练习测试题
一、溶液选择题
1.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 75g,使之与 500g 质量分数为 14.6%的盐酸充分 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 82.7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 B.50% C.55% D.68% 【答案】A 【解析】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K2CO3+2HCl═2KCl+H2O+CO2↑ , 由 上 述 化 学 方 程 式 可 知 , 碳 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两个氯离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的和是 71,碳酸根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 60,差是 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 加了 11 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 82.7g-75g=7.7g,设原混合物中含碳酸根的 质量为 x,则 60:11=x:7.7g,x=42g;则所含金属元素质量为 75g-42g=33g,原混合物中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
80g 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A.该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为 20g 20g =
100g ,x=50g,故 A 错误;B.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0g ×100%=33.3%,故 B 错
x
100g 50g
错误;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配制等质量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 比乙少,错误。故选 A。
s
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g s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t2℃时,30g 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故 A 正确;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所以 30g 甲物质加入 50g 水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至 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答案】A 【解析】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故 A 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物质的溶解度,故 B 正确;C.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相等,故 C 正确;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次之,较大 温度,甲、乙物质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 t2℃时的溶解度进行计 算,所以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至 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 甲>丙,故 D 正确;故选 A。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 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 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3.3%,故 B 错误;C、将相同 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 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 C 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 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 D 正确。故选 B。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 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 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 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 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 的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 t2℃时,Sa>Sb=Sc, 故溶质质量分数 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 此 S 不变,故恢复到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蒸发后,都有固体析出,因此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