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我能从小鸭和小鹰的故事中懂得从小就要树立独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说、演,从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他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难点】
懂得从小就要树立独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准备】
1.音乐《母鸭带小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母鸭带小鸭》,学生做动作。
2、导语:同学们,看着你们投入的样子,今天老师也想当一次鸭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鸭宝宝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亲爱的鸭宝宝们,那你们能告诉妈妈你自己学会了什么本领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的鸭宝宝们真棒啊!就在刚才啊,你们的鸭弟弟出生了。
(出示一幅画有刚出生的鸭宝宝图片)来,大家向他打个招呼吧!
学生向鸭宝宝打招呼。
3、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听老师讲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鸭妈妈的孩子出世了。
他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啊!有花、有草、还有小溪,太美了。
小鸭子高兴的“嘎嘎”的叫。
他看到清清的小溪会想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4、师:这只小鸭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十四课,小声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小鸭子说的话画出来。
【设计意图】
这个课前情境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把学生带入一个接近
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能入情入境,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4分钟)
1、师:谁找到小鸭子的话了?指名读。
师:原来这只小鸭子想去游泳啊,让我们把小鸭子很想去游泳的心情读出来。
(重点指导读出恳求、商量的语气,“您”的发音。
)
2、师: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学游泳呢?生回答。
师:这只鸭妈妈真狠心啊,一点都不爱自己的孩子。
要是我啊,才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去冒险呢!小鸭子们,你们喜欢这只鸭妈妈吗?
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孩子体会鸭妈妈的良苦用心)
3、师:最终小鸭子学会了游泳。
同学们,你能想象小鸭子是怎样一天天学会游泳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4、说得真好,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吧!
(1)师生合作读。
(2)男女生对读。
5、师:大家读得真好,要是一边读一边表演就更好了,对吗?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表演,我看哪一组表演的好,就请哪
一组的同学上讲台表演。
5、小组自由表演。
6、汇报表演。
7、师:小鸭子们,你们不仅学会了本领,还懂得了很多知识,现在啊,又有一个小动物遇到难题了,你们想不想帮助他呀?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大胆想象及自主表演激发孩子学习热情,从读中悟、从演中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5分钟)
1、师:小鹰和鹰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各小组带着问题表演读或者合作读。
(小组合作学习)
2、课件呈现问题
(1)小鹰对妈妈说了什么?
(2)妈妈怎么回答?
(3)结果如何?
(4)小鹰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培养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因为第二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在结构、内容上大同小异,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学习。
四、拓展延伸(15分钟)
1、师:同学们,勇敢、独立的小鸭、小鹰老师相信你们都很喜欢。
现在,请你模仿他们与妈妈之间的对话,完成以下挑战,好吗?指名回答。
(1)小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猫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相关道理的情况下,仿写仿说,很好的达到迁移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也为日后的小练笔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指导背诵。
(时间10分钟)
师:聪明的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板书尝试着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内容简单,仅有两个自然段,并且两段的结构基本一样,经过一节课的读、说、演,相信课文内容已经被大多数学生掌握,此时背诵也算是对他们学习情况的一个检测。
【教学板书】
14自己去吧
小鸭游泳
自己学会
小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