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师(中级)考试试卷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I卷和II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考试所在地填写清楚。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后回答问题,答案须填写在统一规定的答题卡相对应位置。
Ⅰ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不仅是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也是档案统计和检索的基本单位之一。
A.全宗B.系列C.案卷D.文件2.()的实质就是现行文件向档案的转化。
A.档案登记B.归档C.鉴定D.整理3.()既能用于组织馆藏和进行档案统计,又可用于检索。
A.案卷目录B.分类目录C.主题目录D.专题目录4.()是档案本源性的概括和反映。
A.弹性原则B.有机关联性原则C.特色原则D.效益原则5.()是概要介绍某一全宗的立档单位历史,全宗内档案的历史、内容和成份及其利用价值的一种科学查考工具。
A.全宗指南B.全宗目录C.全宗卷D.全宗名册6.()是应用最普遍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A.咨询服务B.借阅服务C.出具档案证明D.编研服务7.()是组成目录的最小单位。
A.卡片B.著录项目C.标目D.条目8.()属三次文献。
A.专题指南B.专题目录C.专题索引D.主题目录9.“青年作家”是由“青年”与“作家”进行()组配得出的更为专指的概念。
A.概念相交B.概念限定C.概念概括D.概念联结10.《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是()语言。
A.标题法B.单元词法C.叙词法D.关键词法11.196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档案局(),全面阐述了有关科技档案工作建设中的各项重大问题。
A.《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B.《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档案工作的报告》C.《科研十四条》D.《工业七十条》12.案卷目录与卷内文件目录“合二而一”的产物是()目录。
A.分类B.全引C.专题D.主题13.保持档案的历史联系,首先应保持档案在()。
A.时间上的联系B.内容上的联系C.来源上的联系D.形式上的联系14.档案()的效果是衡量档案管理系统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改进工作的依据。
A.实体控制B.智能控制C.信息服务D.馆藏建设15.档案馆和保存了较多全宗的档案室详细登记每一全宗情况时应使用()。
A.全宗名册B.全宗单C.全宗卡片D.总登记簿16.档案馆和规模较大的档案室记载档案进入档案机构情况时应使用()。
A.总登记簿B.收进登记簿C.案卷目录登记簿D.卷内文件目录17.档案馆向档案事业管理机关报告全宗情况的工具是()。
A.全宗指南B.全宗名册C.全宗单D.全宗卡片18.档案管理系统既具有信息()系统的特性,又具有信息处理系统的特性。
A.输入B.输出C.存储D.流通19.档案管理学从研究范围上可分为()档案管理和专门档案管理研究两方面。
A.社会B.普通C.文书D.党政20.档案库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A.15-30%B.30-45%C.45-60%D.60-75%21.档案库房适宜的温度标准为()。
A.0℃以下B.0℃-14℃C.14℃-24℃D.14℃-28℃22.档案统计就是通过()的联系,对档案工作领域中诸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过程、现状及一般规律的工作。
A.质和量B.宏观和微观C.主体与客体D.内容与形式23.档案统计研究的基本要求是()。
A.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B.准确性、完整性、科学性C.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D.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24.档案文件间具有事由类同性,是指档案文件之间具有()。
A.广义的事由联系B.狭义的事由联系C.相同的时间特征D.相同的空间特征25.档案信息主要储存于档案原件之中。
在档案信息处理过程中,把组织整理档案原件使之有序的过程或行为称之为档案()控制。
A.信息B.实体C.智能D.馆藏26.档案主题标引过程中,当需要进行组配标引时,必须注意使所选用的主题词()。
A.在字面形式上与文件主题完全一致B.与文件主题性质完全相同C.意义相同D.互相之间在概念上有某种逻辑关系27.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应该以()的评价为标准。
A.整个社会B.主要用户C.档案部门D.领导28.对档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并将表达这种主题的自然语言转换成档案信息处理语言,使之成为()的过程叫“标引”。
A.文摘B.检索标识C.目录D.索引29.根据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文件的完整程度对档案文件价值的影响,当年度统计报表缺失时,月报表的保存期限就应()。
A.缩短B.延长C.终止D.不变30.鉴定选择文件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其中()是档案部门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A.按目录鉴定B.统计选样法C.直接鉴选法D.按档案题名鉴定31.就一个机关而言,构成立档单位的条件至少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职能,并()。
A.有下属单位B.有固定的主管机关C.有固定资产D.能主要以自己名义对外行文32.蓝图幅面大小不一,应采取()保存的方法。
A.平放B.卷放C.折叠D.折叠组卷33.某单位在对基建档案分类时,划分了生产性建筑、生活福利性建筑、公用建筑等若干个类别。
这种分类违反了()。
A.排它规则B.同一规则C.效用规则D.子项之和等于母项之规则34.如果在科技、生产活动中不注意形成、积累科技档案,就会失去这种(),科技、生产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A.科技情报手段B.科技储备手段C.科技交流手段D.科技参考手段35.省级及省辖市级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管满()年的档案。
A.5 B.10C.15 D.2036.省以上机关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书档案,在本机关保存()后向档案馆移交。
A.10年B.20年C.30年D.40年37.所谓馆藏建设就是对文件或档案加以(),使之入藏于档案馆(室)的行为或过程。
A.统计B.整理C.选择D.编目38.所谓科技档案提供服务的时效性,就是指单位时间内,科技档案信息的()或用户获取所需信息的数量。
A.存储总量B.科技含量C.处理能力D.输出能力39.特色原则是档案基本特性()的概括和反映。
A.证据性B.本源性C.参考性D.内在联系性40.条约、合同、协议的成文时间为()。
A.生效时间B.签署时间C.印制时间D.收文时间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档案状况登记的形式有()。
A.卷内文件目录和案卷目录B.收进登记簿C.全宗名册、全宗单、全宗卡片D.档案成分和数量变化情况报道表E.案卷目录登记簿、总登记簿2.1980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重申了科技档案工作必须按专业实行统一管理,纳入()的范围。
A.科研管理B.生产技术管理C.产品生产管理D.科技管理E.城市建设管理3.广义的档案工作,泛指档案事业,包括()。
A.档案室工作B.档案馆工作C.档案事业管理D.档案教育E.档案科研4.科技文件工作是()。
A.科技工作的组成部分B.科技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C.科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D.科技人员的职责E.科技部门的本职工作5.在具体确定科技文件归档份数时,要考虑()。
A.归档文件的重要程度B.日后利用的需要C.经过科技档案部门汇总上报的科技文件,在确定归档份数时,应作出统一规定D.科技文件本身的复杂情况E.科技档案报送科技专业档案馆的需要6.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工作,达到科技档案()的要求。
A.完整B.准确C.系统D.安全E.有效利用7.按照国家标准《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档案主题因素有()。
A.主体因素B.作者因素C.通用因素D.时间因素8.不耐久的字迹材料有()。
A.圆珠笔B.蓝黑墨水C.纯蓝墨水D.红墨水9.档案工作状况登记的形式有()。
A.工作日志、人员进出库房登记簿B.档案出入库登记、档案清点、检查登记C.档案利用登记簿、档案借出登记簿D.档案复制、摘抄登记簿10.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环节有()。
A.选题B.加工编排C.查选D.档案文献汇编11.档案信息处理语言按其构成原理,可以分为()。
A.分类法语言B.主题法语言C.代码语言D.索引语言12.档案指南有()等几种。
A.全宗指南B.档案馆指南C.检索指南D.专题指南13.对档案库房降湿可采用的方法有()。
A.使用除湿机B.使用吸水剂C.适时通风D.适时密闭14.馆藏建设的四大原则是()。
A.有机关联性原则B.效益原则C.特色原则D.弹性原则15.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的项目主要有()。
A.案卷号B.原始凭证号C.案卷题名D.起止年月日16.决议、决定、命令、规程、标准、条例等法规性文件的成文时间为()。
A.通过时间B.发布时间C.印制时间D.收文时间17.库房高温对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的影响有()。
A.有利于档案有害生物的生成与繁殖B.加速档案纸张中纤维素的水解C.降低档案纸张强度D.加速各种有害化学杂质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作用18.目前,我国档案部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最主要、最常见的方式是()。
A.提供原件B.档案外借C.制发档案证明D.制发档案复制本19.人事档案的种类主要有干部档案和工人档案,它具有()的主要特点。
A.全面性B.现实性C.动态性D.流动性20.文件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A.文件制作阶段B.文件现实使用阶段C.文件暂时保存阶段D.文件永久保存阶段21.下列关于档案收集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A.档案收集是整个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特殊地位B.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馆(室)取得和积累档案的一种手段C.档案收集工作是贯彻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基本途径D.收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各项工作的质量22.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档案整理首先是从区分全宗开始的B.档案著录是对档案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C.我国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20年向社会开放D.档案展览本身就是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现场,利用者可以从中得到较为集中和系统的材料23.一个机关并入另一个机关,或几个机关合并为一个新机关,其合并前形成的档案材料应()。
A.作为新机关档案并入新机关全宗B.以原全宗为单位由新机关代管C.以原全宗为单位向档案馆移交D.直接销毁24.在档案著录时,对于机关团体责任者必须著录()。
A.全称B.简称C.通用全称D.通用简称25.照片档案的文字说明包括()等要素。
A.事由B.地点C.背景D.摄影者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制发档案证明是便于提供利用的重要方式,是档案馆(室)根据用户的询问和申请,依据馆(室)藏档案和非本馆(室)藏资料加工编写的一种书面证明材料。
()2.一个机关并入另一个机关,或几个机关合并为一个新机关,其合并以前形成的档案材料应作为新机关档案全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