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优化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优化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优化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已进入新的阶段,本文介绍了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结构、配置流程、设计、管理的新特点,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管理等进行探索和优化。

1智能变电站结构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由一体化监控系统和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设备、时钟同步、计量等共同构成。

一体化监控系统纵向贯通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横向联通变电站内各自动化设备,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的核心部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直接采集站内电网运行信息和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标准化接口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应用、计量等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变电站全景数据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设备,以及网络和安全防护设备组成。

变电站网络在逻辑上由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过程层网络组成。

站控层负责变电站的数据处理、集中监控和数据通信,包括监控主机、数据通信网关机、数据服务器、综合应用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工作站、PMU 数据集中器、计划管理终端、二次安全防护设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及打印机等。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可分为安全Ⅰ区和安全Ⅱ区:1)在安全Ⅰ区中,监控主机采集电网运行和设备工况等实时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后进行统一展示,并将数据存入数据服务器。

Ⅰ区数据通信网关机通过直采直送的方式实现与调度(调控)中心的实数据传输,并提供运行数据浏览服务;2)在安全Ⅱ区中,综合应用服务器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和辅助设备进行通信,采集电源、计量、消防、安防、环境监测等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后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将数据存入数据服务器。

Ⅱ区数通信网关机通过防火墙从数据服务器获取Ⅱ区数据和模型等信息,与调度(调控)中心进行信息交互,供信息查询和远程浏览服务;3)综合应用服务器通过正反向隔离装置向Ⅲ/Ⅳ区数据通信网关机发布信息,并由Ⅲ/Ⅳ区数据通信网关机传输给其他主站系统;4)数据服务器存储变电站模型、图形和操作记录、告警信息、在线监测、故障波形等历史数据,为各类应用提供数据查询和访问服务;5)计划管理终端实现调度计划、检修工作票、保护定值单的管理等功能。

视频可通过综合数据网通道向视频主站传送图像信息。

2 配置
2.1新建站配置
配置流程应满足如下要求:a)装置制造厂商应向系统集成方提供符合本标准的装置ICD模型文件;b)系统集成方提供系统配置工具,实现所有装置的系统集成并完成SCD文件的创建;c)装置制造厂商使用装置配置工具,根据SCD文件中特定IED 的相关信息,自动导出生成装置的CID文件和IED过程层虚端子配置文件。

装置模板组态工具
系统组态工具
装置实例组态工具
变电站配置流程图
配置工具:1)提供独立的系统配置工具和装置配置工具,能正确识别和导入不同制造商的模型文件,具备良好的兼容性;2)系统配置工具支持对一、二次设备的关联关系、全站的智能电子设备(IED)实例以及IED间的交换信息进行配置,导出全站SCD 配置文件;支持生成或导入变电站规范模型文件(SSD)和智能电子设备配置描述(ICD)文件,且应保留ICD文件的私有项;3)装置配置工具应支持装置ICD文件生成和维护,支持从SCD文件中提取需要的装置实例配置信息;4)具备虚端子导出功能,生成虚端子连接图,以图形形式来表达各虚端子之间的连接。

模型校核工具:1)具备SCD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