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

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

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

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

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

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三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青峰岭有一个村子叫杨家村,有一个叫杨杨的小孩和爷爷相依为命。

听爷爷说杨杨的爸爸妈妈都去打小鬼子去了,杨杨对爷爷说:“等我长大了以后我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当打小鬼子的英雄。

”杨杨有个好朋友叫阿黄,杨杨和阿黄从小玩到大的,阿黄是一条很强壮而且又聪明的大狗。

那一天杨杨带着阿黄去钓鱼,天快黑的时候他们才拿着鱼杆和鱼娄回去。

杨杨在前面跑,阿黄就在后面追还汪汪汪地叫个不停。

突然,杨杨“噗”地一声给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就摔地上了。

“哎哟!”杨杨使劲地揉着摔成两半的小屁股,“痛死我了,我的屁股啊!”这个时候阿黄“汪、“汪”“汪”地在后面叫着,杨杨还以为大黄是在笑话他,站起来拍拍屁股,气鼓鼓地说:“臭阿黄!快点走拉,天都要黑了,再不回去爷爷要骂我的。

”说完就往前面跑去,可是阿黄还是在叫个不停。

“诶!阿黄是怎么了?平时它不是这样的啊?”,杨杨觉得阿黄很奇怪。

又跑回去了,阿黄就站在杨杨刚才摔倒的地方,这时天已经黑了,杨杨模模糊糊地看见地上又什么东西,黑乎乎的看不清楚。

于是,杨杨就蹲下去,把脑袋凑的近近的。

“妈呀!死人啊 ......”,杨杨大声地叫道,猛地向后一退,“噗”地一下又给摔地上了。

你猜杨杨看到了什么,杨杨看见一个满身是血的人,吓得不得了,爬起来就跑。

这个时候杨杨想到:“也许那个人没有死呢?”于是,杨杨又慢慢地走回去,蹲下来,用抖个不停的手推了推那个“死人”。

“喂!你死了吗?”杨杨怕怕地问到。

但是那个“死人”动也没动,这个时候杨杨已经不是那么害怕了,他鼓起勇气把耳朵凑到那人的胸口,听见他的心还在跳。

于是,杨杨回头对阿黄说道:“阿黄快去叫爷爷。

”阿黄听见杨杨的话,马上就向家里跑去。

这个时候杨杨才看见他穿着八路军的军装。

过了一会,那个人醒过来了,他看见杨杨蹲在身边,断断续续对杨杨说到:“小朋友....你...你帮我把这竹筒...交给游击大队,它很重要......”八路军叔叔说完就闭上了眼睛...“叔叔,叔叔,你醒醒,你醒醒啊......”杨杨拼命地摇着八路军叔叔,可是,八路军叔叔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杨杨哭得很伤心很伤心,这个时候阿黄带着爷爷来了,杨杨扑到爷爷的怀里,大哭着:“爷爷,八路军叔叔死了,他死了拉.....呜呜呜呜......”爷爷也摸了一把泪水,对杨杨说:“好孩子,别哭了,你不是说要当打鬼子的英雄吗?英雄就不该哭鼻子。

”爷爷说完后,杨杨不哭了,他要当打鬼子的英雄,把可恶的小鬼子赶出中国。

第二天,杨杨和阿黄从村长那里知道了游击大队在哪里,于是,杨杨带着阿黄就去找游击大队了。

他们走了很久,这时候杨杨突然看见前面有小鬼子的巡逻队,聪明的杨杨知道跑是没有用的,他跑不过小鬼子的,于是,杨杨马上把八路军叔叔交给他的竹筒交给阿黄咬着,杨杨趴着阿黄的耳朵说到:“阿黄,你快跑,去找爷爷,千万别让小鬼子抓着你了。

”勇敢的杨杨让阿黄带着竹筒跑了,自己却留下来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

这时候小鬼子看见了杨杨,拿着枪就过来了,他们用枪指着杨杨,问杨杨:“小孩,你的,知道八路的在哪里?”“哼!”杨杨把脑袋转向一边,理也不理小鬼子。

小鬼子见杨杨不理他们,气的大吼:“八咯牙鲁,你的,说不说?不说,死拉死拉的;说了,我让你走。

”杨杨把头转过来,对着小鬼子勾勾手指,笑着说到:“你过来啊,我告诉你。

”小鬼子听杨杨这样说,大笑道:“哟西,你的,良民的”说完就走到杨杨身前,弯下身子,看着杨杨说:“说,赏赐大大的有。

”杨杨对着那个小鬼子的脸狠狠地给了他一耳光,然后对着小鬼子说:“呸!”那个鬼子一下子气得跳了起来:“八咯牙鲁!”对着小杨杨一脚踢去,把小杨杨踢到了,摔在了地上。

残忍的小鬼子不会放过杨杨,他对着地上的杨杨狠狠地踢着,一脚又一脚,直到杨杨昏死了过去。

后来,鬼子走了,只有杨杨还躺在地上,满身的血,昏迷不醒。

阿黄跑回去找到了爷爷,把那个竹筒丢在了爷爷的脚下,对着爷爷狂吠着,咬着爷爷的裤脚往外拖。

爷爷看见了脚下的竹筒,知道爷爷肯定出事了,他捡起地上的竹筒就跑了出去。

刚跑出门,爷爷停了下来,他想到着个竹筒很重要应该先把它交给游击大队才行。

于是爷爷找到了村长,让村长把竹筒给游击大队送去。

这时候爷爷跟在阿黄后面飞快地向跑去。

当爷爷跑来的时候,我们的小英雄已经满身是血的躺在地上了,爷爷蹲下去,扶起杨杨:“孩子,孩子,你醒醒,你醒醒,别吓爷爷啊”杨杨慢慢地睁开眼睛,看见是爷爷,问:“小鬼子走了吗?”“嗯!小鬼子已经走了,孩子,你别说话,爷爷代你回家去。

”爷爷摸着眼泪说道。

杨杨不放心竹筒,又问道:“那竹筒呢?”爷爷回答说:“我把它交给了村长,村长会把它交给游击大队的,你放心吧”爷爷说完就背着杨杨向家里走去。

后来,游击大队的八路军叔叔找到了杨杨,他们对杨杨说,那个竹筒里装的是关于小鬼子据点的情报,多亏了杨杨保护了那份情报,才使得游击大队能轻松地攻破小鬼子的据点,他们夸杨杨是个勇敢的小英雄。

从那以后,村子里的人都叫杨杨是“小英雄”。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四王朴(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兰贵,男,河北省完县人,抗日儿童团长。

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

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

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

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

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

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

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

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枣野场惨案。

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

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五我小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潘东子,最崇拜的就是潘东子这个小英雄。

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帅哥。

他从小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红军。

在白色恐怖的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为党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劳。

在斗争中,他失去了母亲,但他没有被黑暗势力吓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小战士。

内容大致如下: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

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给东子一颗红五星。

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

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东子迅速成长起来。

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

在游击队筹盐活动中,他机智地躲过敌人搜查。

在搞情报时,他沉着地应付恶霸地主胡汉三的多次试探与盘问,最后勇敢地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红军游击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东子的父亲前来迎接。

东子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他戴上了那颗心爱的红五星,光荣地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中来。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六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爸爸老赵是民兵连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个"小羊倌",也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

一天,平川炮楼的敌人出来抢粮,村里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消息树",都纷纷退到山上去。

海娃正赶着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赵得到了炮楼里自己人递出来的消息--炮楼里只剩下"猫眼司令官"和几个看家的日军、伪军。

老赵拿出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给八路军张连长,叫张连长赶快带队伍去攻打炮楼。

海娃看到信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十分紧要的事,就已放羊做掩护,携信立即上路。

没想到在山沟里就遇到了敌人的队伍。

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紧紧绑在头羊的尾巴上。

敌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还强迫海娃给他们带路。

为了老羊头尾巴下的鸡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着日军伪军的打骂。

太阳下山了,敌人的队伍开进了平西庄,到处开枪,翻缸倒罐搜粮食。

晚上,伪军怕海娃逃走,把他推到屋子最里边一个墙角睡。

过了半夜,海娃跨过睡的象死猪的敌人,逃出门来,取出鸡毛信,溜出了村子。

可是在路上却发觉鸡毛信不见了,于是海娃又回头去找。

在村口海娃找到了鸡毛信,但却被伪军给抓到了。

伪军强迫海娃带路到龙门村去。

海娃把敌人带到一条山路上,敌人的骡马不能爬陡峭山坡,海娃越走越快,来到了山腰。

敌人发觉走错了路,开枪打伤了海娃。

海娃忍痛跑到山顶,倒在地上。

危急时刻,张连长出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日军和伪军全部被消灭,海娃也得救了。

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立即带领队伍攻下了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

海娃回到了龙门村,他比以前更勇敢更警惕的站在山头放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七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

1944年10月4日,日军第二次占领福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