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身心健康资料之一

身心健康资料之一

身心健康资料(之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1994年以前,国际上对年龄段的划分一般认同的是:14岁以前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青壮年和逐渐进入的劳动年龄段(中国是到60岁);64岁以上为老年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心健康八大标准食得快:进食时有很好的胃口,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而不挑剔食物,这证明内脏功能正常。

便得快:一旦有便意时,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睡得快:上床能很快熟睡,且睡得深,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

表示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行动自如、转变敏捷。

证明精力充沛旺盛。

良好的个性: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具有坦荡胸怀与达观心境。

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自我控制能力,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能保持对社会外环境与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过分计较,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提出健康老人的十条标准: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形,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2、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4、无慢性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5、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6、有一定的视听功能;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9、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10、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

(摘自《中华老年报》)美国老年保健标准美国老年学会于1996年初向全国推出“老年保健标准”,共六条。

本保健标准曾在美国试行三年,获得了十万多份函电支持。

1、锻炼: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体能,每天要做操或散步,要活动每一个关节和每一块肌肉;二是头脑,每天要看书报或学习一门新课,如绘画、园艺、钓鱼等;三是精神,回忆过去或幻想未来,探讨一个新问题或新概念,尽量使自己融入多彩的世界而不游离于生活之外。

2、娱乐:要学会“玩”,玩得投入、放松。

要心情愉快,开怀大笑,笑可以改善机体生化状态,是最佳保健。

3、睡眠:定时入睡,尽量不用安眠药,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不必固定,以醒来感觉舒服为标准,白天也要注意休息。

4、氧气:使生活环境充满新鲜空气,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

要常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

5、营养:定时定量摄取合乎营养的膳食,提倡平衡饮食,包括奶、蛋、肉、水果,蔬菜和五谷杂粮,做到低脂肪、少盐,高蛋白质。

6、目的:老年人退休后生活一定要有目的,无所事事最有害健康。

要做到“老有所为”,精神有所寄托。

中老年人健康保健十六要诀1、发要常梳:古人称栉发浴头,能明目祛风,可使落发重生,变硬变黑。

2、面要常擦:古人称浴面拭擦神庭,能祛除外感之邪气,使诸阳上升,血气不衰,人老而面红润,皱纹减少。

3、目要常运:古称运睛,能去内障外翳,纠正近视、远视、老年花眼等。

4、耳要常弹:古人称鸣天鼓、掩耳弹枕等。

能增强听觉神经功能,防治耳聋、耳鸣。

5、口要常漱:古称唾液为胎食,又称金浆玉液,是人身体内不可缺少之宝。

唾液是消化液的一部分,有抗癌作用,要随时咽下以提神被气养心,开胃健脾。

6、齿要常叩:民间谚语云:“清晨叩齿三十多,到老牙齿不会脱”。

7、浊要常呵:古人称为鼓呵,能消积,去胸膈满塞,排除浊气,吸收清气,加大肺活量。

8、胸要常扩:古人称扩气,认为经常扩气能保护心肺,使气机通畅。

9、腹要常揉:古人称揉脐腹,能增加胃肠运动、消积、顺气。

10、腰要常活:古人认为活腰能强腰固肾。

11、谷道常提:古人认为提肛能提升阳气,排除浊气。

12、肢节常摇:古人云:“常摇肢节百骸,关节日趋灵活”。

13、腿膝常压:俗语说:“人老先老腿”,经常压腿按揉膝盖,常点足三里,是中医防老延寿之法。

14、肌肤常摩:按摩,古人称为干沐浴,认为这种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肌肤,能使气血流畅,肌肤光滑、荣润。

15、足心常搓:古人认为,涌泉为人之海底,常搓涌泉,能固肾暖腰,使诸阳上升,浊气下降,提神健脑。

16、二便常禁言:古人认为便中应闭目禁言,守神入舍,气不能散。

1、发要常梳:古人称栉发浴头,能明目祛风,可使落发重生,变硬变黑。

十大保健方法:少食肉,晒太阳,雨中行,常唱歌,饭后息,挺起胸,静坐思,天伦乐,步当车,行善事。

身心健康新标准:“五快三良好”:“五快”:快食、快眠、快便、快语、快行;“三良好”: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老年人健康秘诀积极养老,糊涂潇晒,乐观天寿。

童心童动,童食童脑,童欢益寿。

与世无争,要数龟老,长命百岁。

蚁食猴行,合理营养,百岁千秋。

宽怒别人,带来欢乐,延年益寿。

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开心增寿。

病魔来时,心理健康,能保长寿。

步入老年,不要恐老,能延衰老。

老人服老,手持拐杖,不摔不老。

遇事想开,遇苦放下,健康长寿。

长寿八字经:童心,龟欲,蚁食,猴行。

五句长寿秘诀:不想老,少烦恼,多跑跑,吃半饱,常洗澡。

三个半小时:早上锻炼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锻炼半小时。

三个半分钟:醒来躺半分钟再做起来,做起来坐半分钟再站起来,站起来半分钟再走起来。

老人健康指南: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四个坚持:坚持适当锻炼,坚持合理营养,坚持生活规律,坚持乐观开朗。

长寿7则:不要闲着,要忙中取乐。

勿食过饱,力求饮食简单。

早睡早起,保持生活规律。

从容不迫,绝不紧张。

找寻快乐,不为琐事烦心。

心平气和,不必动怒。

不忧不惧,生死置之度外。

老人生活12守则:清心寡欲,知足常乐,接近子孙,早睡早起,食有定量,姿势正确,睡眠充足,谢绝烟酒,排泄定时,工作适度,环境幽静,恒常运动。

乾隆长寿口诀16字: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十常: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眼常动,面常搓,足常擦,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

四勿:食勿言,饮勿醉,色勿迷,卧勿语。

活—百岁的方法欧洲名医提出10种让人活100岁的方法。

他认为:假如你今年73岁了,活到100岁不困难,按照下面10种方法做,就可能如愿以偿。

1.忘记你的年龄,抱着乐观的态度热爱生活。

2.跟你所爱的或你所喜欢的人多相处,别认为自己是废物。

3.尽量笑,无论微笑或大笑都对身体有益。

4.夜间睡眠不好时,可白天小睡一二次。

5.不向任何压力低头,尽可能克服困难,接受挑战。

6.如果觉得生活太枯燥,应找一个目标或者培养新的爱好。

生活目的明确的人,是不会感到衰老的。

7.想尽办法做健身运动,把过多脂肪除去。

8.有小病就立即看医生,不要让它变成威胁。

9.多找机会休息,不要过劳,也不要背上精神包袱。

10.无论贫富,都应多参加群体活动,切勿孤独生活。

活过90岁,共同特点多:国际自然医学会的专家历时5年,在对近百位9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访问中发现,他们的许多特点竟惊人地相似。

主要有以下15个方面:1、没有出现老年痴呆;2、在中年时没有遭受重大疾病;3、生理上的特征表现为: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性为1.71米,女性为1.57米;体重不过重或过轻,而且在老年以后,体重变化小,肌张力强,握力佳;在80岁左右仍然能骑自行车或经常运动;4、天赋较高,聪明,对时事相当感兴趣,理解力强并有良好的记忆力;5、无忧无虑;6、独立自主,很少为难或强迫自己;7、不会过多关注讨论死亡话题;8、懂得享受生活,个性乐观且有幽默感,容易感到愉快和满足,能够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美好事物;9、适应力极强;10、少数人都有喝茶的习惯;11、一生中使用药物的量很少;12、饮食有度,但乐意尝用新的食物;从不偏食,饮食习惯保持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13、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平均睡眠时间为6-7小时,而且有充足的休息时间;14、喝酒都是浅尝小酌;15、爱好广泛,但有节制。

……摘自《中老年保健》一张一合养生运动现代养生学研究表明,每天坚持一定次数开合嘴巴是一种最为简便,但却十分有益的养生运动。

具体作法是将嘴巴最大限度地张开,发“啊”、“啊”声或呵气,然后再闭合,有节奏地一张一合,每次连续作100下,或持续2—3分钟时间。

这种简单的张闭口运动到底有何功效呢?首先,伴随着嘴巴的开合,会刺激唾液的分泌。

唾液中包含近10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以及有机酸和激素。

其中有一种叫唾液腺激素的物质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能加速核糖核酸蛋白的合成。

唾液中还有一种过氧化物酶,可以抑制致癌物质的毒性。

其次,张闭口运动会使颞下颌关节得到锻炼,使其关节囊和韧带功能增强,从而减少关节脱位和关节功能紊乱的发生。

其三,还会使咽部和肌肉得到牵拉,从而促进局部的血流循环,这对于有慢性咽炎患者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同时咽部得到运动后,耳咽管也会随之开放,后者可使中耳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状态,防止出现中耳炎和耳聋。

而且张闭口运动时会附带叩击到牙齿,能增强牙齿的坚固性。

张闭口运动时还会带动眼肌及三叉神经的运动,防止过早出现老花眼、老年性白内障以及视力下降。

其四,更为重要的是,张闭口运动有健脑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脑衰。

这是由于张口和闭口时,头面部以及咽喉部的许多重要神经如面部神经、动眼神经、听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都会得到牵拉和刺激。

后者通过各种反射,就可以使大脑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和锻炼。

另外张闭口运动还会促进大脑和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的供氧。

(《健康文摘报》)2002年12月15日第586期)体育锻炼应因病而异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每项运动都适合不同病人。

宁夏运动医学诊所姜少伟医生提醒,体育锻炼应该对症下“药”。

高血压:适于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锻炼项目。

这些运动可通过全身肌肉的反复收缩,促进血管的舒张与收缩,使血压下降。

运动量为最大负荷量的50%左右,即运动时脉搏保持在每分钟110次左右,每天1次,每次30分钟至60分钟。

心脏病:心脏病患者应根据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来选择。

健康人要提高心脏功能,宜采用较大的运动量,运动时脉搏至少达到每分钟135次以上,持续15分钟方才有效。

但心脏病人切忌运动量过大,一般来说,一二级心脏功能不全的轻症病人,可从事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医疗体操等锻炼项目,运动时脉搏限于每分钟104次至120次左右;三四级心脏功能不全或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不宜参加体育活动,以休息为主,可适当做些气功等保护性的轻微活动,原则是不增加心跳次数。

糖尿病:适合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