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第一节随机事件的概率1.从1,2,3,…,7这7个数中任取两个数,其中:①恰有一个是偶数和恰有一个是奇数;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奇数;③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④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A.①B.②④C.③D.①③答案:C2.设条件甲:“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结论乙:“概率满足P(A)+P(B)=1”,则甲是乙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3.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 )A.至多有一张移动卡B.恰有一张移动卡C.都不是移动卡D.至少有一张移动卡答案:A4.某超市随机选取1 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1)(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听前试做] (1)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2)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1 000=0.3.(3)与(1)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1 000=0.6,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1 000=0.1.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 5.随机抽取一个年份,对西安市该年4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1)(2)西安市某学校拟从4月份的一个晴天开始举行连续2天的运动会,估计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解:(1)在容量为30的样本中,不下雨的天数是26,以频率估计概率,4月份任选一天,西安市不下雨的概率为2630=1315.(2)称相邻的两个日期为“互邻日期对”(如,1日与2日,2日与3日等).这样,在4月份中,前一天为晴天的互邻日期对有16个,其中后一天不下雨的有14个,所以晴天的次日不下雨的频率为78.以频率估计概率,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为78.6.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 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 、B 、C ,求:(1)P (A ),P (B ),P (C );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 [听前试做] (1)P (A )=11 000,P (B )=101 000=1100, P (C )=501 000=120.故事件A ,B ,C 的概率分别为11 000,1100,120. (2)1张奖券中奖包含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设“1张奖券中奖”这个事件为M ,则M =A ∪B ∪C .∵A 、B 、C 两两互斥,∴P (M )=P (A ∪B ∪C )=P (A )+P (B )+P (C ) =1+10+501 000=611 000.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为611 000. (3)设“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为事件N ,则事件N 与“1张奖券中特等奖或中一等奖”为对立事件,∴P (N )=1-P (A ∪B ) =1-⎝⎛⎭⎫11 000+1100=9891 000.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9891 000.第二节 古 典 概 型1.如果3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A.310B.15C.110D.120 答案:C2.现有6道题,其中4道甲类题,2道乙类题,张同学从中任取2道题解答.试求:①所取的2道题都是甲类题的概率; ②所取的2道题不是同一类题的概率.解:①将4道甲类题依次编号为1,2,3,4;2道乙类题依次编号为5,6.任取2道题,基本事件为:{1,2},{1,3},{1,4},{1,5},{1,6},{2,3},{2,4},{2,5},{2,6},{3,4},{3,5},{3,6},{4,5},{4,6},{5,6},共15个,而且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用A 表示“都是甲类题”这一事件,则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6个,所以P (A )=615=25.②基本事件同①.用B 表示“不是同一类题”这一事件,则B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5},{1,6},{2,5},{2,6},{3,5},{3,6},{4,5},{4,6},共8个,所以P (B )=815.3.某中学调查了某班全部45名同学参加书法社团和演讲社团的情况,数据如下表:(单位:人)(1)从该班随机选1名同学,求该同学至少参加上述一个社团的概率;(2)在既参加书法社团又参加演讲社团的8名同学中,有5名男同学A 1,A 2,A 3,A 4,A 5,3名女同学B 1,B 2,B 3.现从这5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各随机选1人,求A 1被选中且B 1未被选中的概率.解:(1)由调查数据可知,既未参加书法社团又未参加演讲社团的有30人,故至少参加上述一个社团的共有45-30=15(人),所以从该班随机选1名同学,该同学至少参加上述一个社团的概率为P =1545=13.(2)从这5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各随机选1人,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A 3,B 1},{A 3,B 2},{A 3,B 3},{A 4,B 1},{A 4,B 2},{A 4,B 3},{A 5,B 1},{A 5,B 2},{A 5,B 3},共15个.根据题意,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事件“A 1被选中且B 1未被选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 1,B 2},{A 1,B 3},共2个. 因此A 1被选中且B 1未被选中的概率为P =215.4.一个袋中装有5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白球.(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2)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求两次取出的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解:(1)2个红球记为a 1,a 2,3个白球记为b 1,b 2,b 3,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a 1,a 2),(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b 1,b 2),(b 1,b 3),(b 2,b 3),共10个.记事件A =“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A 中的基本事件有:(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共6个.所以P (A )=610=35,即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35.(2)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a 1,a 1),(a 1,a 2),(a 1,b 1),(a 1,b 2),(a 1,b 3),(a 2,a 1),(a 2,a 2),(a 2,b 1),(a 2,b 2),(a 2,b 3),(b 1,a 1),(b 1,a 2),(b 1,b 1),(b 1,b 2),(b 1,b 3),(b 2,a 1),(b 2,a 2),(b 2,b 1),(b 2,b 2),(b 2,b 3),(b 3,a 1),(b 3,a 2),(b 3,b 1),(b 3,b 2),(b 3,b 3),共25个.设事件B =“两次取出的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B 中的基本事件有:(a 1,a 1),(a 1,a 2),(a 1,b 1),(a 1,b 2),(a 1,b 3),(a 2,a 1),(a 2,a 2),(a 2,b 1),(a 2,b 2),(a 2,b 3),(b 1,a 1),(b 1,a 2),(b 2,a 1),(b 2,a 2),(b 3,a 1),(b 3,a 2),共16个.所以P (B )=1625,即两次取出的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为1625.5.某企业为了解下属某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的服务情况,随机访问50名职工.根据这50名职工对该部门的评分,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40,50),[50,60),…,[80,90),[90,100].(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 的值;(2)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3)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求此2人的评分都在[40,50)的概率. [听前试做] (1)因为(0.004+a +0.018+0.022×2+0.028)×10=1,所以a =0.006. (2)由所给频率分布直方图知,50名受访职工评分不低于80的频率为(0.022+0.018)×10=0.4,所以该企业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4.(3)受访职工中评分在[50,60)的有:50×0.006×10=3(人),记为A 1,A 2,A 3; 受访职工中评分在[40,50)的有:50×0.004×10=2(人),记为B 1,B 2.从这5名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0种,它们是{A 1,A 2},{A 1,A 3},{A 1,B 1},{A 1,B 2},{A 2,A 3},{A 2,B 1},{A 2,B 2},{A 3,B 1},{A 3,B 2},{B 1,B 2}.又因为所抽取2人的评分都在[40,50)的结果有1种,即{B 1,B 2},故所求的概率为110.6.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 ,B 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40个用户,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得到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图①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满意度评[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分分组频数281410 6(1)在图②中作出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直方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图②(2)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满意度评分低于70分70分到89分不低于90分满意度等级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听前试做](1)如图所示.通过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高于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集中,而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分散.(2)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记C A 表示事件:“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C B 表示事件:“B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由直方图得P (C A )的估计值为(0.01+0.02+0.03)×10=0.6,P (C B )的估计值为(0.005+0.02)×10=0.25.所以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7.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四名同学的投篮命中次数.乙组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在图中以x 表示.(1)如果乙组同学投篮命中次数的平均数为354,求x 及乙组同学投篮命中次数的方差;(2)在(1)的条件下,分别从甲、乙两组投篮命中次数低于10次的同学中,各随机选取一名,求这两名同学的投篮命中次数之和为17的概率.解:(1)依题意得:x =x +8+9+104=354,得x =8,应用方差计算公式可得:s 2=(2)设甲组投篮命中次数低于10次的同学为A 1,A 2,它们的命中次数分别为9,7.乙组投篮命中次数低于10次的同学为B 1,B 2,B 3,它们的命中次数分别为8,8,9.依题意,不同的选取方法有:(A 1,B 1),(A 1,B 2),(A 2,B 1),(A 2,B 2),(A 1,B 3),(A 2,B 3).设“这两名同学的投篮命中次数之和为17”的事件为C ,则C 恰含有(A 1,B 1),(A 1,B 2)两种,所以P (C )=26=13.第三节几 何 概 型1.几何概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为几何概型.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构成事件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自我查验]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几何概型中,每一个基本事件都是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的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相等.( )(2)在几何概型定义中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或空间几何体.( ) (3)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与几何图形的形状有关.( )(4)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中的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其基本事件个数都有限.( )答案:(1)√ (2)√ (3)× (4)×2.设A (0,0),B (4,0),在线段AB 上任投一点P ,则|P A |<1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B |=4,所以|P A |<1的概率为14.答案:143.如图所示,向圆内投镖,如果每次都投入圆内,那么投中正方形区域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此试验属几何概型,设圆的半径为1,则圆的面积为π,正方形的面积为2,所以投中正方形区域的概率为2π.答案:2π4.有一杯1 L 的水,其中含有1个细菌,用一个小杯从这杯水中取出0.1 L ,则小杯水中含有这个细菌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小杯水中含有这个细菌的概率为P =0.11=0.1.答案:0.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内,射线OT 落在30°角的终边上,任作一条射线OA ,则射线OA 落在∠yOT 内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如题图,因为射线OA 在坐标系内是等可能分布的,所以OA 落在∠yOT 内的概率为60°360°=16.答案:16[典题1] (1)(2015·山东高考)在区间[0,2]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 ,则事件“-1≤≤1”发生的概率为( )A.34B.23C.13D.14(2)(2016·丽江模拟)设A 为圆周上一点,在圆周上等可能地任取一点与A 连接,则弦长超过半径 2 倍的概率是( )A.34B.12C.13D.35(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过直角顶点C 在∠ACB 内部任作一条射线CM ,与AB 交于点M ,则AM <AC 的概率为________.[听前试做] (1)由不等式-1≤log 12⎝⎛⎭⎫x +12≤1得12≤x +12≤2,解得0≤x ≤32,故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P =32-02-0=34.(2)作等腰直角△AOC 和△AMC ,B 为圆上任一点,则当点B 在上运动时,弦长|AB |>2R ,∴=12.(3)如图,过点C 作CN 交AB 于点N ,使AN =AC .显然当射线CM 处在∠ACN 内时,AM <AC .又∠A =45°,所以∠ACN =67.5°,故所求概率为P =67.5°90°=34.答案:(1)A (2)B (3)34[典题2] (1)(2015·福建高考)如图,矩形ABCD 中,点A 在x 轴上,点B 的坐标为(1,0),且点C 与点D 在函数f (x )=⎩⎪⎨⎪⎧x +1,x ≥0,-12x +1,x <0的图象上. 若在矩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等于( )A.16B.14 C.38 D.12(2)(2015·陕西高考)设复数z =(x -1)+y i(x ,y ∈R ),若|z |≤1,则y ≥x 的概率为( ) A.34+12π B.12+1π C.14-12π D.12-1π(3)(2016·广东七校联考)如图,已知圆的半径为10,其内接三角形ABC 的内角A ,B 分别为60°和45°,现向圆内随机撒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三角形ABC 内的概率为( )A.3+316πB.3+34πC.4π3+3D.16π3+3(4)(2016·广州调研)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内部任取一点M,则满足∠AMB>90°的概率为________.[听前试做](1)因为f(x)=⎩⎪⎨⎪⎧x+1,x≥0,-12x+1,x<0,B点坐标为(1,0),所以C点坐标为(1,2),D点坐标为(-2,2),A点坐标为(-2,0),故矩形ABCD的面积为2×3=6,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3×1=32,故P=326=14.(2)|z|=(x-1)2+y2≤1,即(x-1)2+y2≤1,表示的是圆及其内部,如图所示.当|z|≤1时,y≥x表示的是图中阴影部分,其面积为S=14π×12-12×1×1=π-24.又圆的面积为π,根据几何概型公式得概率P=π-24π=14-12π.(3)由正弦定理BCsin A=ACsin B=2R(R为圆的半径)⇒⎩⎪⎨⎪⎧BC=20sin 60°,AC=20sin 45°⇒⎩⎪⎨⎪⎧BC=103,AC=10 2.那么S△ABC=12×103×102sin 75°=12×103×102×6+24=25(3+3).于是,豆子落在三角形ABC内的概率为S△ABC圆的面积=25(3+3)102π=3+34π.(4)如图,如果点M位于以AB为直径的半圆内部,则∠AMB>90°,否则,M点位于半圆上及空白部分,则∠AMB ≤90°,所以∠AMB >90°的概率P =12×π×1222=π8. 答案:(1)B (2)C (3)B (4)π8[典题3] (1)(2015·湖北高考)在区间[0,1]上随机取两个数x ,y ,记p 1为事件“x +y ≤12”的概率,p 2为事件“xy ≤12”的概率,则( )A .p 1<p 2<12B .p 2<12<p 1C.12<p 2<p 1 D .p 1<12<p 2 (2)某校早上8:00开始上课,假设该校学生小张与小王在早上7:30~7:50之间到校,且每人在该时间段的任何时刻到校是等可能的,则小张比小王至少早5分钟到校的概率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听前试做] (1)如图,满足条件的x ,y 构成的点(x ,y )在正方形OBCA 内,其面积为1.事件“x +y ≤12”对应的图形为阴影△ODE ,其面积为12×12×12=18,故p 1=18<12;事件“xy ≤12”对应的图形为斜线表示部分,其面积显然大于12,故p 2>12,则p 1<12<p 2,故选D.(2)设小张与小王的到校时间分别为7:00后第x 分钟,第y 分钟.根据题意可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则总事件所占的面积为(50-30)2=400.小张比小王至少早5分钟到校表示的事件A ={(x ,y )|y -x ≥5,30≤x ≤50,30≤y ≤50},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阴影部分所占的面积为12×15×15=2252,所以小张比小王至少早5分钟到校的概率为P (A )=2252400=932.答案:(1)D (2)932[典题4] (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到点O 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________.(2)(2016·黑龙江五校联考)在体积为V 的三棱锥S -ABC 的棱AB 上任取一点P ,则三棱锥S -APC 的体积大于V 3的概率是________.[听前试做] (1)正方体的体积为:2×2×2=8,以O 为球心,1为半径且在正方体内部的半球的体积为:12×43πr 3=12×43π×13=23π,则点P 到点O 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1-23π8=1-π12. (2)由题意可知V S -APC V S -ABC >13,三棱锥S -ABC 的高与三棱锥S -APC 的高相同.作PM ⊥AC 于M ,BN ⊥AC 于N ,则PM ,BN 分别为△APC 与△ABC 的高,所以V S -APCV S -ABC =S △APC S △ABC =PM BN >13,又PM BN =AP AB ,所以AP AB >13,故所求的概率为23(即为长度之比).答案:(1)1-π1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