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原虫
特点:肝右叶,脓液 呈现酱红色, 男 >女
阿米巴肝脓肿
阿 米 巴 肝 脓 肿
肝 脓 肿 穿 刺
2)阿米巴肺脓肿
肠阿米巴
肝右叶 横膈
肺
3)阿米巴脑脓肿
肠阿米巴
肝脓肿
血流
常见:中枢皮质单一脓肿, 脑膜脑炎 脑组织点出血 软化到坏死
脑
4)生殖器官: 阴道炎、前列腺炎 5)阿米巴皮肤溃疡:
肠阿米巴病鉴别诊断
效。
4、急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
腹痛腹泻,脓血便。但其流行于长 江以南地区,多有肝脾肿大。肠镜检可 见肠粘膜上有虫卵肉芽肿,粪便及活检 压片检查可查到虫卵。
5、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
本病有腹痛腹泻及血水样便,伴
发热。病变在小肠,故恶心呕吐多,
无里急பைடு நூலகம்重等直肠刺激症状,血便中
查不到阿米巴。
肠外阿米巴病鉴别诊断
1、肠阿米巴病
好发部位: 回盲部 乙状结肠 溃疡性质:烧瓶样 孤立分布
阿米巴溃疡(烧瓶状)
急性:阿米巴痢疾肠出血、穿孔、 阿米巴阑尾炎 亚急性:阿米巴肠炎、迁延现象
慢性:阿米巴肿 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肠壁变厚
2、肠外阿米巴病
1)阿米巴肝脓肿:血行播散(大部分)
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滋养体肝窦坏死小灶 肝炎期 肝脓肿
虫 种
1、致病性的阿米巴:溶组织阿米巴 2、非致病性的阿米巴:结肠阿米巴、齿龈 阿米巴、哈氏阿米巴、波氏阿巴…
3、机会致病性的阿米巴:
尼氏阿米巴、棘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
全世界约 5亿人感染阿米巴(溶:5千万; 迪斯帕内阿米巴为4.5亿),死亡的人数约10 万/年。 我国感染人数约1069万,寄生虫病致死人 数中排第三位。 种群: 致病型
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内含物组成。
外质:凝胶状,参与摄食、呼吸、运动、排泄的主要场所。 内质:溶胶状,代谢与生理活动中心。 细胞器及内含物
细胞核:核膜、核质、核仁和染色质。
主宰虫体生长、繁殖与遗传的中枢。
三、原虫的生理
运动: 原虫运动细胞器不同,其运动 方式也不同。 阿米巴原虫 伪足运动
传播方式:人之间通过粪—口途径。
水源被污染
手指、食物或用具被污染
蝇及蟑螂等的传播作用。
易感者:任何年龄、旅游,男性青壮年多见。
由蝇转播
生活用水传播
防治原则
1.查治病人和带虫者 2.管理粪便、保护水源 3.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4.消灭媒介昆虫:蝇、蟑螂
治
疗
1、抗组织内阿米巴:甲硝唑、氯喹 2、抗肠腔内阿米巴:二氯尼特、巴龙霉素 双碘喹啉。
肝、肺、脑脓肿
致 病
致病虫期:组织型大滋养体 致病机制:
1、虫株毒力:260kDa半乳糖/乙酰氨基半 乳糖凝集素。 阿米巴穿孔素 半胱氨酸蛋白酶 2、宿主的机体抵抗力(免疫) 3、细菌的协同作用
临床表现
无症状阿米巴感染:
85~90%为迪斯帕内阿米巴的感染者。
有症状阿米巴病:
多见于致病性的溶组织阿米巴的感染者。
医学原虫
(Medical protozoon)
概
什么是原虫?
述
具有完整生理功能的单 细胞真核动物。
什么是医学原虫?
指寄生在人体的腔道、体液、组 织及细胞内,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虫,约
40多种。
二、原虫的形态特点
细胞膜(表膜或质膜)
结构:由单位膜构成 功能:维持外形,参与摄食、排泄、感觉、运动。 细胞表被:由类脂或蛋白结合多糖分子形成,称“糖萼”
阿米巴滋养体(活动状态)
2、包囊(cyst):
感染期:成熟包囊4核 携带者的成形便。
包 囊 碘 液 染 色
电镜图片
三、生活史
未成熟包囊
肠内水分 虫体浓缩
发育
成熟包囊
随粪排出 被人误食
小滋养体
(结肠) 侵入肠壁
不断分裂 为单核
小滋养体(脱囊)
(小肠腔)
大滋养体
(结肠壁)
破坏肠壁组织 入血
痢疾症状
阴道滴虫
纤毛虫
鞭毛运动
纤毛运动
摄食:原虫具有多种摄食方式。
渗透:通过体表被动或主动吸
收营养的过程。 吞噬:摄取固体食物的过程。
胞饮(吞饮) :摄取液体食物。
阿 米 巴 原 虫 吞 噬 淀 粉 颗 粒
代谢: 血液寄生原虫为有氧代谢 肠道原虫兼性厌氧代谢。 生殖:有性、无性生殖和世代交替。
四、分 类
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
滋养体: 大(致病) 小(不致病)
未成熟(可发育)
包囊:
成熟(感染阶段)
1、滋养体
(trophozoite)
组织型滋养体 (大滋养体)
肠腔型滋养体 (小滋养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阿 米 巴 原 虫 吞 噬 淀 粉 颗 粒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肠腔型小滋养体
组织型大滋养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
下次课内容
鞭虫纲 贾第虫、阴道滴虫、疟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成熟包囊
溶组织内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 包囊
贾第虫滋养体
2、泌尿生殖道:阴道毛滴虫
3、 红 细 胞 内 : 疟 原 虫
4、巨噬细胞:杜氏利什曼原虫
5、呼吸系统:卡氏肺孢子虫
6、神经系统(引起原发性脑膜脑炎)
耐格里阿米巴
7、阿米巴角膜炎
棘阿米巴
8、血液: 锥虫
阿米巴原虫 (amoeba) (变形虫)
1、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发烧,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更加明显,粪便多为脓 血便。
2、结肠癌:
癌肿破溃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腹
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但镜检查不 到阿米巴原虫。可镜检确诊。
3、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血性或脓血样便,镜检查不到阿米
巴。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弥漫性充血、 水肿,触之极易出血,抗阿米巴治疗无
活组织检查:结肠镜检、脓腔穿刺检查
2、免疫学检查:主要用于肠外阿米巴病的诊断。 3、其他检查:x线、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扫描、
CT及磁共振扫描检查。
阿米巴肝脓肿CT检查
示 肝 右 叶 单 个 脓 肿
流
行
世界性分布:多见于经济落后卫生差的农村 传染源:慢性病人及排包囊的带虫者
包囊通过蝇或蟑螂的消化道
根据形态不同分为四个纲: 孢子虫纲 鞭毛虫纲 纤毛虫纲
根足虫纲(伪足虫纲、肉足虫纲、
叶足纲)
根据寄生部位不同分为两大类:
腔道内寄生原虫:
阿米巴、贾第虫、滴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 组织血液寄生原虫: 疟原虫、利什曼原虫、 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
与医学有关的原虫(致病、非致病)
1、消化道原虫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发冷、发热,右上腹剧烈疼痛,胆囊 区有压痛,B超可鉴别。 2、原发性肝Ca:
B超肝Ca为实质性声波图像,阿米巴 肝脓肿为积液图像。
诊 断
取材(滋养体)
一看:酱红色粘液,腥臭味 二取:脓粘液 三送:及时、保温
1、病原检查
粪便检查:
生理盐水涂片——查滋养体
碘液染色——查包囊(直接涂片法、浓集法) 需与非致病阿米巴和脓血便内白细胞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