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个案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个案分析——颍上县汤店镇调研报告周艳(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53)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把握地区特色,发挥优势产业。
安徽省颖上县汤店镇结合自身是煤矿塌陷区的地区特点,将发展旅游业与村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在发展规划、人才吸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应做更多地积极探索。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旅游开发村镇建设Analysis on a typical case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A report on Tangdian_TownZhou Yan(An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hui hefei 230053)Abstract:Construct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must grasp area characteristics. Tangdian in Anhui province is a town which is a typical coal mine collapse area.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angdian combine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wn. Because Tangdian is confronted with some problems, the town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on the plan of development\ the attraction of talent and theprotection of natural balance.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个案分析——颍上县汤店镇调研报告周艳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农村建设的序幕。
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始终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
为了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也相应出台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实施意见》,并决定从2006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实施新农村“千村百镇示范工程”。
示范工程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在全省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1000个左右的村和100个左右的镇开展试点示范。
并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达到“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
颍上县的汤店镇作为县条件比较成熟的中心镇,成为省级示范镇之一,汤店镇近几年在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汤店镇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结合的优点,这也是选择该镇作为调查地点的重要原因。
一、调查地点及选点依据地处颍上县东北部的汤店镇,目前全镇辖7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镇域总人口4.2万人,总面积58.8平方公里,有耕地5.1万亩。
200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1亿元,财政收入247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元,是颍上县中心镇之一。
现城区面积已达1.9平方公里,省道224把镇区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镇区建有黄牛、服装、鞋类三大专业市场,南邻生态园;西部镇区建有行政广场,南接竹音寺,全镇基础设施较好,生态环境优良。
选择汤店镇作为新农村建设调查地点依据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作为我省千村百镇建设示范镇之一,汤店镇有着较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
汤店镇近几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生态农业示范点”、“全省全民健身示范乡镇”、“全省绿化环境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双百工程实施单位”、“全市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先进单位”、“六个好乡镇党委”等称号,镇党委连续7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党委光荣称号”。
全镇招商引资总额逐年提高,个私经济经营规模达100万元以上的有36家,50万元以上的也近百家。
建成了2平方公里的个私工业园区。
从山东聊城种鸡厂引进,建成了规模达2万套的养鸡厂;从河南周口进港猪厂引进,建成了规模达500头的养猪厂;引进了投资达300万元的河南商丘晶大综合饲料厂;由汤店留美学生桑牛利引进外资60万美元建成了规模达500头的黄牛养殖厂。
还有亚森木材加工厂、山东荷泽巨野天康面粉厂、淮北顺发养猪厂、三星级新阳光大酒店等。
汤店迪沟开发区以社会办城镇为主线,按照“以商贸促旅游主、以旅游活商贸”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总投资4.5亿元,建成了“四纵四横”八条水泥街道,3.5万伏变电所,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民广场,现代化的迪沟中学、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功能齐全、可容纳2000人的科技培训中心礼堂。
完善了供排水系统,开通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网,建成了移动、联通两个通讯基站,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移动通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公交车等八通。
三大专业市场(农贸、服装、鞋类)辐射半径达45公里,年交易额近亿元。
不断完善“两园一区”,即生态园、竹音寺公园和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
生态园以动物繁育为宗旨,引进了40多种野生动物,栽植了300多种古树名木奇花异草。
竹音寺为园林式、生态型旅游胜地,500罗汉堂成为新的旅游亮点。
开发区建成了绿化带14条,草坪160亩,整个开发区林木覆盖率达54%,人均占有绿地90多平方米。
其次,选汤店镇作为调查地点也与其作为煤矿塌陷区的典型性特点直接相关。
汤店镇及周边地区是我省产煤的重要工业基地,包括谢桥、刘庄、罗园、丁集、钱庙、张集、展沟、顾桥等特大型煤矿和年产800万吨的刘庄煤矿的首采区都处在该境内。
这一区位优势既为汤店镇和迪沟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也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走出一条有自已特色的发展之路奠定的基础。
作为煤矿区,汤店镇的工业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好的依拖,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两个重要的问题。
其一就是由于地下煤层的大量开采,汤店镇及周边一些地区已处于塌陷区,如何来合理地利用这一部分地区来为汤店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其二就是大面积的塌陷,使汤店镇面临村庄整体搬迁,和大量农村居民的移民问题,在村庄搬迁和移民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汤店镇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
由于煤层开采造成了村庄搬迁,国家也给了相应的赔偿,这也为汤店镇的村庄规划和移民安置提供了资金和政策保障。
最后,汤店镇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比较成熟发展思路,对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汤店镇针对本镇的区位特点,利用塌陷区和新镇建设,充分发挥生态农业资源优势,依托小城镇建设,确立了“建小城镇,打生态牌,唱旅游戏,实现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在优先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位置,在“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坚持政府、个人和社会“一起上”的投资方式,举全镇之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精品开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面实行开放开发。
使该镇村镇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二、主要作法及经验总结汤店镇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生态旅游为特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生产发展依托旅游开发,村镇建设与移民安置、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相结合,着力构建汤店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经济建设与旅游开发汤店镇地处淮北平原,自然旅游资源贫乏。
作为传统的农业镇,如何突破自然条件劣势,寻求建设新农村的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寻求新的出口,在产业开发中形成新的支柱,是该镇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所在。
针对作为煤矿塌陷区的区位特点,汤店镇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探索,走出了一条旅游促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
1、旅游开发2004年,汤店镇被评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旅游企业消费承诺单位”,2005年底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初又被命名“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阜阳市“第三届乡村旅游文化节”也在该镇举办。
旅游业的品牌和支柱性产业地位也初步建立。
汤店镇充分利用煤层开采形成的大面积的塌陷区来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成为汤店镇的支柱性产业。
汤店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依托小城镇、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的指导思想,制订了“建设全省生态旅游经济强镇”的奋斗目标,明确将目标定位在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上,力争用5-10年时间把迪沟镇建设成为省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该镇结合中心村建设和旧村庄、旧村塘改造,建成了竹音寺、生态园两个公园,集生态、旅游、环保为一体。
特别是利用谢桥煤矿塌陷区开发建造的迪沟生态园,总面积600亩,园内湖岛山园错落有致,有东北虎、非洲狮等40多种野生动物,香樟、金丝柳等300多个品种的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还有很多散养的鸟类。
随着谢桥煤矿开采面积的不断增大,塌陷区的水面也将逐步扩大,今后五年内该镇境内将形成近万亩水面和大面积的湿地资源。
汤店镇将结合大面积塌陷水面及湿地的优势,因势利导扩充生态园规模,增加旅游内容;在湿地及水边种植大面积芦苇、蒲草、芦荻等水生植物,放养各类水产品及水禽、水生作物,同时开发农家乐项目,邻近湿地开辟百亩农田和果林,增加迪沟生态园的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位。
2006年,全镇接待旅游者50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405万元、旅游总收入2145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52%、95%、165%。
2006年,该镇紧扣中国“乡村旅游年”主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宣传,积极引导,使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以生态园、竹音寺为主要景点的各种特色休闲旅游深受游客欢迎。
在政策措施方面,为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汤店镇对旅游业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并出台了相关的旅游政策。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该镇先后聘请了省规划设计院以及省市旅游专家来镇考察,为旅游产业发展把脉,编制了《迪沟镇旅游开发建设总体规划》、《迪沟生态湿地建设总体规划》和《迪沟风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详细规划》。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他们贯穿科学发展观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原则。
汤店镇制订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一是创新了投资机制。
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他们创新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和个人投资,形成多主体投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