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2、能够叙述安全气囊系统的种类及特点。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安全气囊(SRS)作为一个电子控制系统,能够在汽车发生正面或
侧面碰撞事故时检测到汽车所受到的冲击力(减速度)强度,经过安全气
囊系统电控单元ECU的判定,若强度超过预先规定的数值,则立刻接通
充气元件中的引爆管电路,点燃引爆管内的点火介质,火焰引燃点火药
此时碰撞传感器向SRS电脑输入一个接通信号。SRS电脑只有收到碰撞
传感器输入的接通信号时,才会去引爆充气元件。
图10-4滚柱卷簧式加速度传感器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4、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如图10-5所示。在发生碰撞时,传感器受到
冲击,质量块的惯性力作用在压电晶体上,压电晶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
形块。当发生足够大的碰撞时,钢球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推动传动杆
向右转动,从而使传动杆的D形块向右转动,以释放点火针。点火针在预紧力
的作用下向右猛烈推进,击中针刺引爆剂,导致引爆剂立即点火,从而使气囊
充气。
图10-2重锤式加速度传感器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2、轨道球式加速度传感器
上的主动安全装置主要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电子稳定程序(ESP)等。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保
护乘员的能力。汽车上的被动安全装置主要有安全气囊(SRS)、安全带、
安全气垫、防撞式车身等。由于现实的复杂性,有些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被动安全性也非常重要。
左前、右前挡泥板各装1个,有的前面保险杠中间还装有1个,有的车内
还装有1个。碰撞传感器的种类如表10-2所列。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1、重锤式加速度传感器
重锤式加速度传感器如图10-2所示。在没有发生碰撞时,传动杆在预紧
弹簧的作用下,将钢球推向左端,点火针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顶住传动杆的D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一)碰撞传感器
碰撞传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中主要的控制信号输入装置。其作用是
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检测汽车碰撞的强度信号,并将信号输入安全气囊
控制单元,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根据碰撞传感器的信号来判定是否引爆充
气元件使气囊充气。在安全气囊系统中,一般装有2~4个碰撞传感器,
用一个弹簧装置来传感汽车的减速情况。当汽车减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通过弹簧移动将
阀门打开,气体便从压力容器充入几个气囊中并使其膨胀。这些气囊既可在方向盘上或
在仪表盘上,用以保护驾驶员,也可放在前排座椅的背后,用以保护后排乘客。这正是
今天所用安全气囊的雏形。
•
20世纪8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均投入人力和物力对安全气囊进行开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一 概述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车内乘
员安全保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相应知识链接和发展历史的介绍,
为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原理、结构和检修诊断知识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
基础。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
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操纵稳定性、制动性能、平顺性等。汽车
安装在轿车和轻卡上。
1998年,日本丰田公司首次提出智能型安全气囊系统概念。 1999年,美国福特公司研制成功世界首套智能型安全气囊系统。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一 概述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种类及特点 安全气囊的种类和特点如表10-1所列。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一 概述
课后练习
1、通过本活动的学习,能够了解安全气囊系统的发展历史;
1992年,美国联邦政府法律规定,1994年以后出厂的新车必须装
备驾座安全气囊系统和安全带。
1993年,在美国政府的提议下,通过了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汽车
安全法规FMVSS-208,随后,欧洲也通过了ECER94法规,只有安装汽
车安全气囊系统,才能满足上述法规要求。
1994年,欧美各大汽车公司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做为标准装备,
发,使安全气囊的性能日趋完善,并迅速地进入实用阶段。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一 概述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采用现代安全气囊系统。
1981年,梅塞德斯奔驰公司首先采用烟火式锁紧卷收器,为采用汽
车安全气囊铺平了道路。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将汽车被动安全装置纳入法规,要求从
1987年开始到1994年使轿车装配气囊率逐步达到100%。
轨道球式加速度传感器如图10-3所示。在没有发生碰撞时,钢球在永久磁
铁的吸引下紧靠轨道的后背。当发生足够大的碰撞时,钢球在自身惯性力的作用
下抵抗磁铁的吸引力向前移动到轨道最前端,使前端的两个簧片短接,导致引爆
剂立即点火,从而使气囊充气。
图10-3轨道球式加速度传感器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3、滚柱卷簧式加速度传感器
滚柱卷簧式加速度传感器如图10-4所示。在正常情况下,偏心转
子和偏心重块在螺旋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顶靠在与外壳相连的止动块上,
此时,旋转触点与固定触点不接触,开关关闭。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偏
心重块由于惯性力将带动偏心转子克服弹簧弹力产生偏转。当碰撞强度
达到设定值时,偏心转子偏转角度将使旋转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而闭合,
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性的重要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
著、造价不高,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一 概述
•
一、安全气囊系统的发展历史
•
1953年8月18日,美国人约翰·赫特里特获得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美国专利,
他发明的安全气囊系统是纯机械式的气囊系统。压缩空气装在一个圆柱形的压力容器中,
粉和气体发生剂,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在极短的时间(30~40ms)内向气
囊充气,使气囊急剧膨胀,乘员受伤程度将会大为减轻。
项目十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一、系统组成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碰撞传感器、电控单元(ECU)、指示灯和气囊
组件四部分组成,如图10-1所示。
图10-1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电荷。电荷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直接相关,通过测量电荷就可以知道
加速度的大小。
图10-5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