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信电源是向通信设备提供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电源装置。
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的心脏。
2、通信电源的供电方式可以分为集中供电方式、分散供电方式(直流供电系统可分楼层设置,也可以按各通信系统设置)、一体化供电方式。
3、接地系统分为交流接地、直流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联合接地。
4、单端式开关稳压电源特点:价格低,结构简单,输出功率不高。
5、串联式开关电源也称斩波器属于降压型开关电源(电动摩托车的速度控制器以及灯光亮度控制器都属于串联式开关电源的应用)。
6、推换式变换器开关电源中的两个控制开关s1、s2轮流交替工作,其输出电压波形对称。
7、推换式变换器分为电流型、电压型两种拓扑结构。
主要区别是电流的输入级需要增加一个大电感L但不需要输出滤波电感;电压型的输入级没有大电感,但输出级必须接滤波电感L;
8、反击式变换器在反激拓扑中,开关管导通时,变压器存储能量。
负载电流由输出滤波电容提供,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将存储的能量传送到负载和滤波电容,以补偿电容单独提供负载电流时消耗的能量。
9、开关电源按控制方式可分为:脉冲宽度调制(PWM)、频率调制(PFM)都属于时间比率控制方式。
10、高频开关电源的基本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
11、控制电路的分类:
12、ups是一种能为负载提供连续电能的电源系统。
13、
14、Ups各部分主要功能整流器(将市电或油机输入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给逆变器提供能量,同时给蓄电池充电或浮充电。
)逆变器(将整流器或蓄电池送出的直流电逆变成稳定可靠且高质量的交流电能,供给重要负载。
)蓄电池组(为ups提供一定后备时间的电能输出)输出转换开关(进行逆变器向负载供电或由市电向负载供电的自动转换)
15、Ups特点供电可靠性高、供电质量高、效率高,损耗低、故障率低,易于维护。
16、Ups标准可以分为:后备式、线路互助式、双交换式。
17、双变换:ups正常工作时,电能经过了ac/dc、dc/ac两次变换供给负载。
18、无论市电正常与否,双变换式ups的逆变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19、冗余供电方式有:串联冗余方式、并联冗余方式、双总线冗余方式。
20、锁相环组成:鉴相器、环路低通滤波器、压控振荡器。
21、在5台ups并联系统中,允许其中两台同时出现故障,那么这个系统的冗余度就是5+2.
22、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实现这一过程的变换器称为逆变器
23、锂电池:ICR18650 直径约为18mm ,高约为65mm
24、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不是液态,而成胶态,故称胶态电池或胶体电池。
25、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在恒流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随放电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26、蓄电池的充电方式:恒压限流充电、恒流限压充电、恒流-恒压充电、脉冲电流充电、正负脉冲充电。
27、充电特性曲线:充电电流曲线、充电电压曲线、充电容量曲线。
28、恒流充电是为了恢复蓄电池的电压、恒压充电是为了恢复蓄电池的储能、浮充电是为了抑制蓄电池的自放电或保持储能。
29、恒流限压充电: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控制充电电流不变,电压随时间升高,待达到充电截止电压时充电结束。
此时充电容量是电流和时间的乘积
30、恒压限流充电: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控制充电电压不变,充电电流随时间不断降低,当充电电流低于设定值时,恒压充电结束。
此时充电容量是电流对时间的积分。
31、电解液温度升高有利于电池给出更大的容量,但是电解液的温度也不能升的太高。
32、容量的温度系数是指温度变化1度时蓄电池容量变化的量。
33、自放电:蓄电池无论工作或不工作,其内部都有放电现象,这无疑会消耗能量,这种现象称为自放电作用。
34、放电深度是指蓄电池使用过程中放电到何种程度开始充电。
35、蓄电池深度放电后,超过72h才补充电将导致蓄电池容量恢复困难。
36、太阳能光伏发电无机械传动部件,操作、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37、太阳能转换效率低,光伏发电最基本的单元是太阳能电池组件。
光伏发电的转换效率指的是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比率。
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低是阻碍光伏发电大面积推广的瓶颈。
38、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交流逆变器。
39、控制器功能:防蓄电池过充电保护、防蓄电池过放电保护、系统短路保护、系统极性防反接保护、夜间防反冲保护。
40、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经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流通过控制器供给给蓄电池或在满足负载要求的情况下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果日照不足或在阴雨天气则由蓄电池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给直流负载供电,或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或转换为交流电供给给交流负载使用。
41、输出功率电压曲线的最高点称为最大功率点(MPP)、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42、风力发电的基本工作原理:首先风力机吸收风能,将其转换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增速齿轮箱,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最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3、功率调节方式主要有:定桨距失速调节、变桨距调节、主动失速调节。
44、变流技术:用电力电子器件构成各种电力转换的电路,对电路进行控制以及用这些技术构成结构更为复杂的电力电子装置和系统。
45、一级boost升压电路将直流输入电压等级提高,系统控制简单,控制方法灵活,开关器件利用率高,逆变器具有输入电压稳定、逆变效果好、谐波含量低、经济性好的特点。
46、一个boost型PWM整流器可以同时实现整流和升压的作用。
47、低压穿越技术:当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跌落时,风机能够保持并网,甚至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支持电网恢复,直至电网恢复正常,从而“穿越”这个低电压时间(区域)。
48、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太阳能光伏阵列、风力发电机组、蓄电池组、卸荷负载、风力互补控制器、逆变器、直流负载、交流负载。
49、
50、电动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系统的电气化。
51、电动汽车的“油箱”电池组、电动汽车的“神经中枢”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
52、电力驱动主模块:中央控制单元、驱动控制器、电动机、机械传动装置。
53、常用的充电电源有三种:相控电源、线性电源、开关电源。
54、感应耦合充电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非接触的耦合方式进行能量传递的新型充电方式。
实现在电源和负载单元之间不需要物理连接的能量耦合。
55、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指标:比能量、能量密度、比功率、功率密度。
56、开关电源大致由:输入电路、变换电路、控制电路、输出电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