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3年××市××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总分100 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智力是不能通过教学会的,而需要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说明素质是( )A.内在的B.外在的C.不可传递D.相对稳定2.从形式上说,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组成的( )活动。
A.认识B.复合C.平行D.双重3.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称为( )A.科学世界B.儿童世界C.生活世界D.成人世界4.空间感知能力强的人,最适合的职业是( )A.律师B.画家C.音乐家D.推销员5.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是( )A.非言语线索B.反复提示C.应用后果D.表扬6.有利于小组讨论的座位排列形式是( )A.圆形B.马蹄型C,秧田型D.模块7.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最主要、基本的是坚持( )A.团结协作B.教书育人C.严谨治学D.爱岗敬业8.陶行知说:“在教师手中操纵着幼儿和未成年人的命运,便是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这体现了教师的( )职责。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9.当把一个烧杯中的水倒入另一个更狭窄的烧杯之后,如果一名儿童认为水的量没有变化;在数数时,他要掰掰指头才能算清。
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儿童所处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0.学生自发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群体叫(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参照群体D.课外活动小组11.“一切教育活动的首要根基在于儿童本能的、冲动的态度和活动,而不在于外部材料的呈现和应用……”这句话强调的是( )A.儿童的学习基础B.学习资源和材料C.儿童的能动活动 D.学习的方法技巧12.维果茨基在其“文化一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著名理论是( )A.最近发展区B.实际发展区C.潜在发展区D.现有发展区13.与意义学习相反的学习行为是( )A.接受学习B.探究学习C.机械学习D.发现学习14.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除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和生成过程外,还包括( )A.动作再现过程B.应用过程C.动机过程D.习得过程15. 19 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设》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 )A.半专业B.专门职业C.非专门职业 D.准专业16.在建构主义看来,真正的知识是( )A.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B.前人积累的认识成果C.学生记住的信息 D.存在于书本上的系统知识17.运用直观教具是以下哪种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18.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干扰时,这种作用是(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幻觉 D.联觉19.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B.图式C.产生式 D.故事脚本20.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者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说明了心理发展的( )A.不平衡性B.差异性C.连续性与阶段性 D.定向性和顺序性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根据学习策略覆盖的成分,学习策略可分为(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加工策略E.组织策略22.以下属于有效奖励原则的有( )A.奖励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B.奖励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C.奖励要以物质奖励为主D.应该建立一系列明确的奖励方法E.奖励一定要与惩罚并用23.教师上课要随机应变,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群体性E.示范性D.机械性24.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同化观念的主要形式有(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观察学习D.类推学习E.组合学习25.程序教学的原则有( )A.自定步调B.小步子C.及时反馈 D.与学生合作E.知识的理解26. 一个学生考试失败,老师为了鼓励学生的信心,可以引导他将失败归因于( )A.能力B.努力C.考试难度D.运气E.身心状况27.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A.综合性B实践性C开放性D自主性E生成性28.在学生中学课程学科中,语言和文学这一学习领域的科目是( )A.语文B外语C思想政治D历史E地理29.根据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法,以下关于义务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B.实施义务教育,不收杂费C.在我国,高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D.任何适龄儿童都有权利和义务上学E.发达地区的教育应该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30.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C.未成年人自己独立地处理人际关系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E.学生和教师担负所有责任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根本主旨是坚持以知识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 )32.学校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并专门实施。
( )33.负强化指对他人施予惩罚。
( )34.短时记忆主要是感知信息。
( )35.尊重的需要是成长需要。
( )36.在学校教育中,搞好了教学就搞好了智育。
( )37.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是涵盖了人一生的教育。
( )38.屡次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该将其开除以保证其他同学的学习环境。
( )39.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 )40.《班主任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简述教师讲授的基本环节。
42.简述激发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
43.什么是个别化教学,它的教学模式都有什么?4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5.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
针对此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
“教育部为师德划红线”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各种或赞同或反对的声音不一而足,教师这一职业再次成大家讨论的焦点。
比如,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或者体罚学生、增加课业负担到何种程度算逾越“红线”?教师的其他言行,哪些是逾越“红线”的?有了全面科学的师德“红线”标准,教师才可以有章可循,教育部门才可以有效操作。
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案例中涉及了哪些并加以解释。
46.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从教育观、学生观,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行为。
47. 2012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出通知,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和另一名日本生物学家一起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
但是,在诺贝尔光环背后,很少人知道原来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格登曾经是一名倒数第一的“差等生”。
63年前,约翰·格登因为成绩糟糕曾被授课老师评价为“非常愚蠢”,老师评语写道:“他连基本的生物知识都不会,想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完全不可能。
”尽管成绩不好,格登仍然对生物学情有独钟,他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在当时让老师们很讨厌。
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格登从蝌蚪细胞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他被称为“克隆教父”。
约翰·格登用“诺贝尔奖”成功地回击了老师当年的差评。
结合案例和我国的教育现状,谈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及精析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A人的素质具有内在性,概括性和相对稳定等特征,题干描述的即是素质的内在性。
2.【精析】A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3.【精析】C生活世界是我们在自然的生活态度中所能直接感知的世界,它是个人和群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
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世界。
4.【精析】B略。
5.【精析】A常用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方法有:(1)预防;(2)非言语暗示;(3)表扬;(4)言语提醒;(5)有意忽视;(6)转移注意。
其中非言语暗示对课堂影响较小,且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6.【精析】D小组活动的座位安排可采取模块型。
7.【精析】B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坚持教书育人。
8.【精析】C略。
9.【精析】B根据题干的描述,说明该儿童的思维发展已经达到守恒;在数数时,他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表象的支持。
这些都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
10.【精析】B本题考查非正式群体的定义。
非正式群体指在正式群体内部,各成员在相互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
11.【精析】C略。
12.【精析】A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13.【精析】C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14.【精析】C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动机和动作复现过程。
其中动作复现是一种生成过程。
15.【精析】B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16.【精析】A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17.【精析】B演示法是教师根据学习目的和内容,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或通过示范性操作实验和电教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
18.【精析】A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干扰是前摄抑制。
19.【精析】C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20.【精析】D略。
二、多项选择题21.【精析】ABC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2.【精析】ABD在奖励时应强调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惩不一定要同时使用。
因此C、E选项错误。
23.【精析】AB随机应变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