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以泰山中联水泥为例引导我县工业企业加强企业管理近年来,我县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具有带动力的核心企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企业管理模式,对其它企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1、加强企业管理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快慢、好坏和长久。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执行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企业只有着力进行管理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加强企业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

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的任务和目标,保证我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3、加强企业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

大量安全生产事故的教训表明,只有从企业的基础管理入手,切实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工艺标准和操作规范,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有效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4、加强企业管理是当前对企业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我县企业管理总体上与其它县市区有不少差距,突出体现在部分大企业战略管理意识淡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基础管理不扎实,现场管理不规范等等。

各企业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企业管理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泰山中联水泥企业概况泰山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于2007年7月加盟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建材在香港H股上市成员企业和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水泥及熟料的生产销售。

目前公司拥有职工550人,6个子公司。

公司建有2500t/d级和5000t/d级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各一条,并建有国内首个获得联合国注册的水泥余热发电CDM项目,拥有5个全资子公司和1个矿山公司,共有11台水泥磨,年生产水泥300万吨,熟料300万吨。

三、泰山中联水泥企业管理加强企业管理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强最主要的动力源泉,泰山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定量化和精益化,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逐步下降,投融资能力和营销水平明显提高,基础管理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切实加强七大基础性管理,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实行内部管理“三大法宝”,提高职工幸福感。

实行以“以人为本、快乐工作、和谐发展”企业文化理念、“约法三章”和“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让员工满意”的管理理念,在这三大法宝的保驾护航下,2013年10月公司实现当月扭亏为盈,11月实现单月销售收入过亿元,是之前5个月的总和。

产销量提高后,吨熟料生产成本降低近40元,企业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员工待遇也不断提高,月收入增长近千元。

企业逐渐步入正轨,员工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感到有归属感和尊严。

“以人为本、快乐工作、和谐发展”:通过增加员工活动,不断提高职工凝聚力。

如:早上点名、喊口号、集体唱歌等。

为更好的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公司组织职工180余人重温焦裕禄、孔繁森事迹。

通过各种活动,在职工中树立起“以厂为家,与企业共命运、共发展”的信念。

“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让员工满意”:每半个月征求职工意见,公司规定任何人不得截留、篡改职工意见,工会收集后原封不动呈交总经理,由总经理亲自回复,力争做到马上办、办好。

领导班子每两个星期到车间了解职工情况、排查安全隐患。

为员工缴纳五险两金,住房公积金翻倍为员工派发红包职工红白事亲自到。

自2013年11月12日起职工可免费享受职工餐厅提供的饭菜。

节假日,慰问困难职工。

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同待遇约法三章:内容。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让职工信服物资采购方面,公司提出领导干部“约法三章”,要求任何领导干部不得参与原燃材料采购。

对原煤采取7部门9人小组的“79”联合监督取样管理模式,有效的保证了原燃材料质量,净化了采购环境。

推行行业自律: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县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泰山中联主动推行行业自律,与区域内其他建材企业统一产品标准,维护市场稳定。

每季度职工考试,以业务知识、岗位内容为主,评“优秀员工”,予以奖励。

1、加强质量管理。

2、加强技术管理。

在提高原燃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大胆调整石灰饱和系数、硅率等关键参数,熟料质量大幅提高,28天强度达55Mpa以上。

采用“高温煅烧、快速冷凝”的工艺技术提高熟料强度;3、加强节能管理。

把节能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节能减排方面,为充分发挥水泥产能优势,公司正在组织3#水泥磨增加辊压机技改工程。

项目实施后,水泥磨台时可提高80余吨,每天节约用电3万KWh,年可节约成本近3000万元。

同时有效的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4、加强成本管理。

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之后,重点从市场营销、物资采购、产品质量、员工思想稳定等方面查找问题、堵塞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有针对性的成立市场督察组,对市场进行拉网式调研,与客户面对面进行交谈,了解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客户认知度。

随着公司不断深入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年活动,通过“阳光采购”大大降低生产成本;5、加强财务管理。

6、加强现场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现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格执行。

要有检查、有控制,形成责任保证网络化管理体系。

开展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岗位纪律检查活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对现场管理的监督作用,使岗检工作贯穿于现场管理的始终,监督和保证现场管理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二是坚持职工岗位职责和现场管理紧密结合,建立综合性的考核指标和考核体系,加强对现场管理工作的全面考核,并运用奖惩的杠杆作用,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职工在现场管理活动中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实现企业现场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的目的。

三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和谐企业、文明班组和争做文明职工活动,形成先进的企业文化。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机制,努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7、加强营销管理。

拓宽市场:抽调中层干部、后勤管理人员对市场进行拉网式调研,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企业效益,地方税收,员工收入等将稳步提高,预计2014年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2319万元,比去年同期46807万元增长33.4%,利润总额1043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86%。

(二)加强企业战略管理,为企业快速发展树立目标。

一是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引导企业全面了解经济全球化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切实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本行业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和变化趋势,及时对投资、营销策略、产品更新、技术开发等工作进行合理调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科学的突出主业及核心能力培育和整体优势发挥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制定详细的监管考评体系和可量化的管理制度,确保战略目标的有效执行和实施。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是积极培育企业精神。

根据本企业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和发展目标确定自己的精神建设目标,用企业精神教育和激励广大员工,做到发展有目标,管理有要求,行动有准则。

二是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扎实的生产经营作风、对外交往等,努力塑造自己的企业形象,求得社会各界对本企业的关注、重视、信任和支持,在用户中树立起诚信守诺的鲜明形象,从而赢得市场。

三是规范员工的言行。

注重文化礼仪建设,制定有目标、有明确要求的培育和规范员工言行的措施,确保企业内部团结协作,使企业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职场标准化管理中国建材集团的新标识代表着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理念:同心围绕、中心对称的几何图案坚实有力,它代表了“中国建材”这一国家兴办的综合性产业集团。

由两个正方组合而成的内八角与外八边形构成一个整体。

既体现了中央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又暗示着“四方四维”的“八方”概念,是资源整合、结构调整的意象;是“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产业理念;是企业成长壮大呈现出来的发展态势。

整体图案又象一座高楼大厦平面图,象征着我国的建材行业和国际化的建材产业平台。

中国建材集团坚持“诚信务实、团结向上”的企业精神,倡导“三宽三力”的文化理念,秉承“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的“三宽”原则,进一步提高集团向心力、凝聚力和亲和力,形成了“中建材一家”的和谐氛围。

集团建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努力营造“四个和谐”,即:与自然和谐,善用资源;与社会和谐,服务建设;与竞争者和谐,实现双赢、多赢和共赢;与员工和谐,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企业精神:诚信务实,团结向上核心理念:善用资源,服务建设、文化理念:我们生产凝聚力管理理念:一体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数字化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发展四、下一步工作重点加强企业管理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强最主要的动力源泉,力争通过积极探索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经过3-5年的努力,全县重点规模以上企业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定量化和精益化,企业管理总体水平大幅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逐步下降,投融资能力和营销水平明显提高,基础管理不断加强,各种质量、安全事故大幅下降,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管理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一)切实加强七大基础性管理,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加强质量管理。

一是明确质量发展目标。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树立最大限度满足需要的质量观念,把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积极可行的质量发展目标。

二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积极开展质量体系、环保体系及健康体系认证。

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严格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三是加强标准化和计量检测管理。

严禁无标准或不按标准生产,凡生产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产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认证的规定。

建立计量检测体系,实施生产全过程的计量检测。

四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把品牌战略作为建立百年企业的基本战略,加强品牌管理,制定争创规划,力争在争创省级及国家级名牌产品上有新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