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检修规程
1.总则
1.1设备检修是发电厂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根据电力工业特点,掌握设备规律,坚持以预防为主的计划检修,把住检修质量验收关,切实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
1.2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由于受到机械磨损,负荷冲击,电磁振动、气体腐蚀,绝缘介质的老化等种种原因,检修不及时引起电气事故,使供配电系统中断影响生产,所以检修生产应放在首位,使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1.3检修工作要围绕生产关键问题,开展技术革新促进设备完善化,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机具,经过检修的电气设备延长检修间隔,减少临检次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做到,质量好,工效高,用料省,安全好。
1.4检修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检修作风,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严格劳动纪律和过硬的技术本领,保证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
不断总结检修经验,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1.5本规程适用于25MW电站发电机的检修。
2.目的
为了确保发电机可靠,经济,长久运行,以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必须对发电机进行定期检维修。
3发电机的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
3.1一般情况下发电机检修周期为
大修间隔为2—4年。
小修间隔为6—8个月。
3.2大修项目
3.2.1发电机解体(抽转子)。
3.2.2检修发电机定子。
3.2.3检修发电机转子。
3.2.4检修发电机通风道。
3.2.5发电机组装(装转子)。
3.2.6检修发电机励磁系统。
3.2.7检修出口母线、发电机小间的设备。
3.3小修项目
3.3.1清理,检查励磁系统。
3.3.2清理,检查冷却系统。
3.3.3清理,检查出口母线发电机小间设备。
3.3.4清理,检查电缆及开关等设备。
3.3.5清理,检查空冷室内母排螺丝与绝缘瓷瓶。
4.检修工作的一般要求
4.1针对设备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决定采用新技术,落实检修中的非标准项目。
准备好材料、备品、工具及有关技术资料。
安排好劳动力和施工进度。
4.2指定专人记录。
技术记录必须准确、完整、清晰。
4.3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工作规定。
4.4每天检修工作结束后必须认真清扫施工现场。
整个检修工作结束,恢复原来现场整洁面貌。
4.5工作结束后及时召开检修工作总结会,对检修质量、进度、原材料消耗进行全面总结。
5.质量检验
5.1检修人员要以负责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本领做好检修工作。
按着质量标准自行检查,检修质量合格后方可交工。
验收人员按着质量标准认真做好验收工作,把住质量关。
5.2施工工艺较简单的检修工作由检修负责人检查验收。
重要的工作由班长或车间组织验收。
5.3检修交工后,试运行前检修工作负责人应向运行人员交待设备和系统检修内容及变动情况。
试运行期间,检修和运行人员共同监测检修设备技术状态和运行状况。
6.发电机解体(抽转子)
6.1发电机检修前,应根据运行记录、发现的缺陷,制订革新与改进措施,编制检修项目及进度表。
准备必要的仪表、工具、备品、材料,停机后立即测量定子,转子线圈的热态绝缘电阻。
6.2设专业人员跟踪监护安装人员操作并将个数据和维修进度详细记录。
6.3测量风扇叶片与发电机风挡的间隙,记录最大值、最小值和位置,抽出转子前应测汽机端及励磁机端转子与定子空气间隙。
6.4抽转子时,必须保持转子与定子之间一定间隙。
转子在定子膛内移动过程中,应设专人监护。
用灯光透视方法仔细监视四周的间隙,严禁转子与定子碰撞和磨擦。
6.5不许将转子直接放在定子上,应以轴作支转点。
靠近铁心外应垫有木质类软垫块,不准垫在转子风扇、套箍及滑环上。
6.6吊转子时,应采用短轴,在钢丝绳与转子间放胶垫,起吊搬运时钢丝绳必须按指定的起吊位置线进行。
6.7转子应放在枕木上。
转子滑环、风扇、套箍不能当受力面。
6.8抽转子时,由车间领导在现场监督。
7.定子检修
7.1测量定子线圈的绝缘电阻。
7.2检查定子槽楔有无松动,位置有无变动。
7.3检查定子线圈端部是否有变形,位置有无变动。
7.4检查定子线圈端部的绝缘有无损坏。
7.5检查定子线圈端部连接线的绝缘是否良好。
7.6检查定子线圈是否清洁。
7.7检查完毕后,定子应烘干并喷绝缘漆。
8.转子检修
8.1检查风扇紧固情况,并注意风叶和焊缝有无裂纹。
8.2检查护环通风孔有无堵塞,并注意护环有无异常现象。
8.3 用灯照亮转子花鼓筒缺口,检查转子线圈端部情况。
8.4 检查轴颈表面情况。
8.5 转子线圈匝间短路、接地或绝缘电阻严重下降,采取其他措施仍未消除并判明若不拆卸护环就不能排除故障时,需拆卸护环进行检修。
8.6 拆卸护环后进行下列检查。
8.6.1寻找和清除作为必须拆卸护环原因的故障。
8.6.2检查线圈端部形状是否变形,端部垫块是否移动。
8.6.3检查转子绕组匝间、端部及磁极引线绝缘情况。
8.6.4用无油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净转子线圈端部的灰尘,必要时修理其绝缘并重新喷漆。
8.6.5对于线圈已经重新绝缘,或端部垫块位置有较大移动的转子,应重新进行动平衡校验。
9.检修发电机风道
9.1检查各部密封垫、应无硬化、变质脱落。
9.2检查和清理通风沟处的槽部、线棒绝缘,检查槽楔、铁芯、风道应清洁,不漏风。
10.发电机组装(装入转子)
10.1发电机定子、转子经过清理吹灰,试验工作结束后,经车间及有关部门验收,即可将转子装入定子膛内。
应注意检查在定子转子内不得遗留任何物件,穿入转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抽出转子相同。
10.2将励磁机座平台清理干净,瓦座装上后用1000伏摇表测量,瓦座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兆欧。
绝缘板应露出瓦座10—15毫米。
10.3汽轮机至发电机的中心找好后,发电机定子与转子空气间隙差不大于10%。
即:(最大间隙—最小间隙)/ 平均间隙小于等于10%
10.4发电机端盖和轴,挡风板与轴的间隙不小于1.5毫米。
10.5发电机端盖密封毡垫应完整,不漏风。
10.6回装滑环碳刷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0.6.1刷握与滑环表面的间隙为2—3mm,刷握的轴线与滑环的切线之夹角应合适(一般为90度)。
10.6.2电刷在刷握内应可滑动,但不晃动。
四周的间隙为0.1—0.2mm。
10.6.3电刷应完整,运行中的电刷长度以刷辨算起,不应小于10mm。
10.6.4电刷与滑环表面接触应严密、接触面不应小于75%。
10.6.5电刷的压力应调到不冒火花的最小压力,一般为0.12—0.25kg/cm2 ,各电刷的压力应均匀,其差别不应超过正负10%。
10.6.6滑环上的电刷应错开排列,使滑环受到均匀磨损。
10.6.7滑环刷架连同线路用500伏摇表测量,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兆欧。
10.6.8装大盖,端盖应清洁,无油垢,对口处与密封沟应干净。
11.励磁系统的检修
11.1励磁机的检修
11.1.1励磁机解体时应将拆下的绝缘垫、刷架、线头、及零件做好标志。
拆下的零部件应放入专用箱内。
回装时按照标记进行。
11.1.2磁极与外壳固定应牢固,装在磁极上线圈应不松动,绝缘应完好无损,各磁极线圈的连接线绝缘应完好,接头不脱焊,引线端子应良好。
11.1.3电枢的绝缘应不老化,无损伤,槽楔不松动、断裂、接头无开焊现象,端部绑贤不松弛、断裂等。
铁心无过热、锈斑。
风扇无变形开焊和裂纹,平衡块应牢固。
11.1.4整流子表面光滑,无发热变色和烧痕。
表面凸凹不平不超过0.5mm,偏心不应超过0.05mm,云母沟深为1-1.5mm,沟底平直,两侧倒角。
11.1.5主磁极应处于中心线上,补极应处于主磁极的中心线上,无特殊情况不应变动磁极位置。
11.1.6励磁机电枢应在磁极中心线上。
11.1.7励磁机主磁极中心处空气间隙,其相互间的最大差值不得大于平均值的5%。
11.1.8励磁机刷握与整流子距离为2-3毫米。
11.1.9电刷在刷握中应有0.1—0.2毫米间隙,压力调到不冒火花时的最小压力,电刷与整流子接触面不小于75%,电刷长度从刷辨算起不小于10毫米。
11.1.10励磁机各部分应清洁,电枢线圈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兆欧,全部励磁回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3兆欧,最低不小于0.5兆欧。
11.1.11用1000伏摇表检查励磁机轴承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兆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