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颂》教学案

《黄河颂》教学案

课题:黄河颂
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于强审核人:温慧青班级:姓名:
课题黄河颂使用年级七年级下学期
时间2017.2 地点夏津县实验中学
流程具体内容方法指导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分析诗歌的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诗歌。

3、体会诗歌蕴含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学习重点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多媒体课件
知识链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

自主学习(8分钟)①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
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
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
“望”字。

)





8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
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
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
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板书设计:黄河颂光未然
望黄河气势
黄河颂
颂黄河精神



15



【任务:展示自主学习内容】
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组内后,展示学习成果。

评价:(学生评价和老师点评)板书认真合理+1分,声音洪亮+1分,答案
正确+2分,学生补充质疑有效+1分。

用正确、洪亮
的声音给大家
解释清楚,方
法的讲解。


评质疑也要针
梳理【任务:整理导学案,完成达标检测】
1.概括歌词的主要内容
.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2.“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三次反复出现,将歌词部分清楚地分为三个层次:黄河养育、
保卫、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3.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等
4.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
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的距离较近,与整首
诗的气势不符
4.把选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层意
望黄河,颂黄河
6.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伟大坚强
7.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朗读起来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准确地表
达了诗人激越的感情。




6






达标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iān 峰( 巅) 流xiè( 泻) 狂lán ( 澜)
pínɡ障( 屏) 发yuán(源) wǎn 转( 宛)
⒉.熟读课文后填充诗句
我站在高山之巅,_______,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__
_____
2.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_______;多少英雄的故事,_
______!
3. 你是伟大坚强,_______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
那英雄的体魄,_______
4. 你一泻万丈,_______,_______伸出千万条
的臂膀。

5找出“颂黄河”这一环节的明显标志,并分析这一部分可划分
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标志:“啊!黄河!”
分为三层: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