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网电缆敷设技术交底

环网电缆敷设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14年月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电缆敷设交底提要环网电缆敷设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A、技术准备1. 施工图纸、技术资料、相应施工图集、规范、规程齐全;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并进行电缆线路牵引计算。

用电缆线路的全长来定出每盘电缆的路径起始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每盘电缆的路径分成各种类型的基本段,如水平直线牵引、水平弯曲牵引、垂直提升牵引等,比较计算结果,定出合适的牵引方向及牵引方式。

3. 电缆敷设前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1) 1kV以下电缆,用1kV兆欧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2) 6kV~10kV电缆应做耐压或泄露电流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和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

(3) 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

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长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现象。

(4) 多根电缆敷设在桥架及支架上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形式画出来,防止电缆的交叉和混乱。

B、材料准备1. 所有电缆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CCC”认证标识;其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

橡套、塑料电缆外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4. 电缆的其他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牌、油漆、酒精、汽油、硬脂酸、白布带、电缆头附件等均应符合要求。

5.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

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C、机具准备1. 手动工具:电工工具、钢锯、手锤、扳手。

2. 电动工具:电气焊机具。

3. 测试器具:兆欧表、皮尺。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14年月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电缆敷设交底提要环网电缆敷设交底内容:4. 其他工具:人字梯、可升降支架及轴杠、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倒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电缆牵引头、电缆钢丝网套、手持通话对讲设备等。

5. 作业条件要求(1)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3)电缆安装前,土建工作应具备下列条件:1) 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埋设牢固。

2) 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3) 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

4) 电缆线路敷设前,土建应完成的工作必须完成。

5) 电缆沟排水应畅通。

6) 有较宽的操作场地,施工现场干净,并备有220V交流电源。

6.施工前准备(1)电缆的技术准备已完成。

(2)电缆线路两端连接的电气设备(或接线箱、盒)应安装完毕或已就位,敷设电缆的通道无堵塞。

(3)电缆桥架、电缆支架及电缆管道已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4)电缆沿线照明满足施工要求。

(5)敷设电缆施工机具及施工用料已准备好,支架已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

(6)电缆线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并已审批,工程任务单已下达。

(7)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与设计资料核对无误。

(8)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及绝缘电阻试验,6kV及以上的电缆应作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

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9)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

(10)保证管路畅通。

二、施工工艺A、工艺流程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14年月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电缆敷设交底提要环网电缆敷设交底内容:1.桥架内敷设2. 电缆沟内及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3. 排管内电缆敷设B、操作工艺1. 电缆桥架内电缆敷设(1) 水平敷设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将电缆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最上层。

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桥架敷设时,电缆水平净距不得小于电缆外径。

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m~10m处设固定点。

(2) 垂直敷设垂直敷设电缆时,有条件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设。

土建未拆吊车前,用吊车将电缆吊至楼层顶部;敷设前,选好位置,架好电缆盘,电缆的向下弯曲部位用滑轮支撑电缆,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设制动和防滑措施;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再敷设高层。

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麻绳人力牵引敷设。

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

(3) 电缆的排列和固定电缆敷设排列整齐,间距均匀,不应有交叉现象。

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14年月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电缆敷设交底提要环网电缆敷设交底内容:设固定点。

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m~10m处设固定点。

对于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每敷设一根应固定一根,全塑型电缆的固定点为1m,控制电缆固定点为1m,其他电缆固定点为1.5m。

敷设在竖井及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按设计要求位置,做好防火阻隔。

(4) 电缆挂标志牌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及起始位置。

沿电缆桥架敷设的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

2. 电缆沟内电缆敷设(1) 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在电缆沟内及竖井敷设前,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电缆沟及电缆支架的施工,电缆敷设在沟内壁的角钢支架上。

电缆支架间平行距离为1m;垂直距离,电力电缆为1.5m,控制电缆为1m;电缆层间距,10kV及以下电缆为150mm~250mm,控制电缆为12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距沟底的距离不小于50mm~100mm。

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支架应横平竖直。

电缆牵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见直埋或桥架电缆牵引方式。

(2)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前,应验收电缆沟及电缆竖井,电缆沟的尺寸及电缆支架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沟内等清洁干燥,应有适量的积水坑。

电缆在支架上敷设时,应按电压等级排列,高压在上面,低压在下面,控制电缆在最下面。

如两侧装设电缆支架,则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别安装在沟的两侧。

在支架上敷设电缆时,其水平间距不得小于下列数值:电缆在支架敷设时,电力电缆间距为35mm,但不小于电缆外径尺寸;不同等级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的最小净距为100mm;控制电缆间不作规定。

电缆支架间的距离应按设计规定施工,当设计无规定时,电缆间平行距离不小于100mm,垂直距离为150mm~200mm。

电缆在支架上敷设,拐弯处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

(3) 电缆固定垂直电缆敷设或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

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14年月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电缆敷设交底提要环网电缆敷设交底内容:电缆排列整齐,少交叉;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电缆支持点。

(4) 防火措施敷设电缆的电缆沟和竖井,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做好防火阻隔。

(5) 电缆挂标志牌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及起始位置。

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

3. 排管内电缆敷设(1) 检查管道金属导管严禁熔焊连接;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应采用防爆活结头,其结合面应紧密。

管口平整光滑,无毛刺。

检查管道内是否有杂物,在敷设电缆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

(2) 试牵引经过检查后的管道,可用一段(长约5m)的同样电缆作模拟牵引,然后观察电缆表面,检查磨损是否属于许可范围。

(3) 敷设电缆1) 将电缆盘放在电缆人孔井口的外边,先用安装有电缆牵引头并涂有电缆润滑油的钢丝绳与电缆的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电缆管道,拖拉电缆力量要均匀,检查电缆牵引过程中有无卡阻现象,如张力过大,应查明原因,问题解决后,继续牵引电缆。

2)电力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管孔内。

同一管孔内可穿入3根控制电缆。

3)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4) 防火措施敷设电缆的电缆管,按设计要求的位置,有防火阻隔措施。

(5) 电缆挂标志牌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及起始位置。

三、质量标准A、主控项目1. 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2.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B、一般项目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14年月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电缆敷设交底提要环网电缆敷设交底内容:1.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

2. 电缆与管道的间距应符合要求。

3. 敷设在电缆沟、穿越不同防火区的电缆桥架处、电缆管道处,按设计要求,有防火隔断措施。

4. 桥架内、支架上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设固定点。

(2) 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盘)、台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做密封处理。

(3) 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m~10m处上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不大于规定。

5. 电缆固定(1) 垂直电缆敷设或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

(2) 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

(3) 电缆排列整齐,少交叉;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持点间距不大于规定。

6. 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的距离不小于150mm~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0mm~100mm。

(2) 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符合规定。

(3) 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支架应横平竖直。

7. 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

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