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外实验教案: 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

红外实验教案: 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

实验一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
——KBr压片法制样
【实验目的】
1、学习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2、掌握用压片法制作固体试样晶片的方法
3、熟悉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学习查阅萨特勒标准红外谱图的方法
【实验原理】
当一定频率(一定能量)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辐射频率一致,二者就会产生共振。

此时,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产生振动跃迁,从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如果红外光的振动频率和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频率不一致,该部分红外光就不会被吸收。

用连续改变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试样,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就得到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由于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有转动能级的跃迁,因此所得的红外光谱不是简单的吸收线,而是一个个吸收带。

对试样的红外吸收谱图进行解析,可以推断化合物的结构。

【实验仪器和试剂】
1.TENSOR27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公司)或5700智能型傅里叶变换红
外光谱仪(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
2.压片机及压片模具
3.玛瑙研钵
4.红外干燥灯
5.苯甲酸(优级纯)
6.溴化钾(优级纯)
【实验条件】
1.室内温度:18~20℃,相对湿度≦65%
2.测定波数范围:4000~400cm-1
3.参比物:空气
4.扫描:1min
【实验步骤】
1.开启空调和除湿机,使室内温度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65%。

2.取1-2mg苯甲酸,加入100-200mg溴化钾粉末,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磨细,使之混合均匀。

以上操作在红外灯下进行,以保持试样的干燥。

将研磨好的试样转移到干净的压片模具内,于压片机上在1×105~1.2×105MPa压力下维持10s以上,制成直径为13mm、厚度为1mm的透明薄片。

3.根据TENSOR27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步骤调节仪器,以空气为参比,测绘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数据处理】
在获得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上,从高波数到低波数,标出各特征吸收峰的频率,参考本章最后的附表,指出各特征吸收峰属于哪种基团的什么形式振动。

【注意事项】
制得的KBr晶片必须无裂痕、局部无发白现象,否则因重新制作。

思考题
1.红外吸收光谱测绘时,对固体样品的试样有什么要求?
2.红外光谱实验室为什么要求温度和相对湿度维持一定的指标?
3. 如何着手进行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