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概述-研究设计
与处理因素同时存在,能使受试对象产生 效应的因素
–在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中,若吸 烟与不吸烟组人群的年龄分布不同,则 年龄可能会干扰肺癌与吸烟相关程度的 分析,成为一个混杂因素
8
实验设计三要素
• 处理因素和水平 level
– 单因素:只有一个处理因素 – 多因素:有多个处理因素,多个药物的
治疗效果比较
• 为什么分成6组?为什么在同一条船上? • 医学史上第一次有效控制的干预试验
2
研究分类
• 观察性研究 observational study 不施加任何干预
–以客观真实的观察为依据,对观察结果进行 描述和对比
–调查设计 design of investigation
• 实验性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人为给予干预措施 实验设计 design of experiment DOE
研究设计概述
1
詹姆斯·林德的实验
• 1747年5月20日,詹姆斯·林德在船上做了个很著名的实验,12个严重的 坏血病海员,分成6组,带到同一条船上。大家都吃完全相同的食物, 唯一不同的药物是当时传说可以治疗坏血病的药方。两个病人每天吃两 个橘子和一个柠檬,另两人喝苹果酒,其它人是喝稀硫酸,酸醋,海水 +缓和的泻药,或是一些其它当时人认为可治坏血病的药物。6天之后, 只有吃柑橘水果的两人好转,其它人病情依然。6月16日返航时所有人 都有所好转,吃橘子和柠檬的好转最快最好。
• 实验对照:对照组仅施加与处理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试验组在施加实验因素的同时给予处理
• 其它:自身对照(前后:时间问题);历史对照、文献 对照(缺乏可比性:病人来源和试验条件)
16
随机化
• Fisher在1935年首先提出随机化概念 并应用在农业实验中。
• 含义
– 样本是随机抽取,总体的每一个观察单 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中来,使 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使其误差大小 可以估计(这里的总体是符合根据假设 规定的入选标准的有限总体)
实验条件可以严格控制 –临床试验:以人为研究对象,试验条件较
难控制,必须经过周密设计以控制误差和 偏倚
• 现场实验:经常是正常人 • 临床疗效实验:患者,临床试验
7
实验设计三要素
• 处理因素 treatment effect
欲施加或观察的,需要阐明其处理效应的 因素
• 非处理(混杂)因素 confounder
处理因素
对
实 验 效
– 处理因素 treatment 象
应
– 实验效应 effect
• 阐明某种或某些处理对受试对象产生的效应 •如: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某种疾病
6
实验设计三要素
• 受试对象: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总 体
– 同质性,代表性 – 对处理因素敏感、反应稳定 –实验室研究:以动物或标本为研究对象,
– 水平:每个处理因素的处理方式在数量 上或强度上可有不同,即水平
• 两水平:用中药和不用中药 • 多水平:用三种不同剂量的中药 • 多因素多水平: 探索某肿瘤的联合化疗方案
9
实验设计三要素
• 实验效应:处理因素作用与对象的 反应 response 和结局 outcome
• 观测指标(变量 variable)
• 系统误差 system error,偏倚 bias
–非实验因素造成的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 –呈现一定的方向性 –选择性偏倚:研究的初始阶段或研究对象引入阶段 –测量偏倚:正式研究的全过程中
5
–系统误差的来源:仪器,理论,操作,试剂
实验设计的要素
• 实验设计三要素
– 受试对象 subject
受 试
– 主观和客观 主观: 受试对象的感觉、记忆、陈述 或饰演者的主观判断结果 客观:借助测量仪器和检验手段
10
回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指标
• 连续型变量:一般为带量纲的测量值 • 离散型变量
二分类变量(最常用) 无序多分类变量 有序多分类变量 观察计数变量
实验设计的原则
• 实验设计三原则
– 随机 randomization – 对照 control – 重复 replication
3
医学研究的特点
• 最终对象是人 • 人的个体变异大,一致性差 • 先要进行动物实验,不允许直接在人
体进行试验
–考虑论理学问题
如何控制好误差?
4
医学研究中的误差
• 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
–由于一系列实验或观察条件的随机波动造成的实测 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随机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同一个人同一时间多次测定同一对象的血压
别等 –后果:影响疗效的判断;由于不随机,各
组差异不符合概率论和统计学原理,使统计 学检验结果无效
• 对照内容
–空白对照 –标准对照 –阳性对照等
15
常用的对照
• 空白对照:试验组用新药(疗法),对照组不给任何 药物或处理,易导致心理差异
• 安慰剂对照:试验组用新药(疗法),对照组给安慰 剂(与试验药性状相同但不含有效成分 )
• 标准对照:试验组用新药(疗法),对照组给原有的 有效药物或疗法(标准治疗)
12
对照的必要性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 是比较的基础,说明假设是否正确:
– 有人研究假药镇痛的效果达60%-70%
• 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不同
– 白细胞计数在一天中的波动 –5-FU快速注射治疗晚期肠癌的20个临床
试验:有效率8%-85%——病例选择:病 情发展程度、好转标准
• 疾病的自愈倾向
– 受试对象被随机分配,各处理组间均衡
– 受试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进行分组,接受 不同的试验顺序/处理。
17
随机化原则
• 随机化的目的:
– 随机化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 通过随机,均衡干扰因素的影响,使试
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控制试验误 差 – 避免主观安排带来的偏性;
18
随机化原则
• 随机≠随便
–病人的选择性:对医院 规 律 、 病 人 的 年 龄 、 性
– 感冒、哮喘等
13
对照的必要性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100名感冒患者
服用感冒药A
1周后观察:体温 下降和鼻塞流涕
体温、鼻塞流涕情况
缓解状况
结论:该药能有效治疗感冒,改善鼻塞流涕状况
对照的意义:
控制实验过程中非研究因素的影响和偏倚, 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14
常用的对照
• 按对照形式:
–组间平行对照 –配对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