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复习
评析 1.该语言游戏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善于倾听同伴和成人讲话,愿意和别人 交往,愿意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培养幼儿正确、规范、清晰的发 音,同时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会使用“您、 你、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目标明确,既全面又具体,难度适合小 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活动开始时,采用语言、实物、动作综合设置,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 儿对游戏的兴趣,培养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活动结束时,进行了游戏延伸, 扩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游戏形式具有时代感。在设计此游戏时充分重视了幼儿原有经验的准备, 让幼儿在积累了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让幼儿在游戏中互相交流,分 清角色,耐心倾听,学会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打电话 的过程中体现出幼儿的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 4.教师给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游戏环境。通过与不同对象打电话 交流的形式,使幼儿体验到与同伴及成人交谈的乐趣,与人合作的乐趣。整 个活动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使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 性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和提高。
• 23.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 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育的 ( D ) • 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 24.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 里学习、生活、游戏的教育组织形式是( C ) • A.托儿所 B.幼儿园 • C.混合班 D.学前班 • 25.“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要求父母( A ) • A.做好榜样 B.尊重儿童 • C.规矩明确 D.理智的爱
3.教师参与游戏,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 (1)教师示范。教师先给方方小朋友打电话。拿起听筒:“喂,你 好!是方方吗?我是红红,今天是我的生日,请你到我家来参加 生日晚会吧。晚上七点开始,一定要来啊,再见!”提醒幼儿注 意分清对象,认真倾听对方说话,学会比较清楚、有条理地表达 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2)教师引导幼儿游戏,特别是与个别幼儿的游戏。 向幼儿询问一些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互相对话。也可以让小 朋友自己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把一件事情简明扼要地说清楚: “喂,您好!是妈妈吗?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六一’儿童节 到了,我们班要表演一个舞蹈节目,我被选上当跳舞的小演员了 ,还要上台表演节目呢,我真高兴。”教师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语 言表达自己与人交谈的愿望,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表达方式。
)
案例 语言活动:打电话(小班) 活动目标:1.善于倾听同伴和成人讲话,愿意和别人交往, 愿意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2.学习正确、规范、清晰 地发音。3.养成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会使 用“您、你、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玩具电话两部或玩具手机两个,生日蛋糕,蜡烛 等 活动过程:1.出示实物,设置情境。 教师出示生日蛋糕,对小朋友说:“今天是红红的生日,她 很想邀请几个小朋友到她家去玩,和她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 她会用什么方式邀请小朋友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玩‘打 电话’的游戏。” 2.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打电话要有甲、乙两方对话。打电话时,先拿起电话听筒, 听到一长声“嘟——”后,才能拨号,拨号接通后才能讲话,讲 话完毕要将电话挂好。讲话时要分清不同的角色和关系,表达 要清晰、简洁、完整,说话要自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论述题
• 1、结合实际,论述新时期学前教师应具备 哪些素质? • 2.结合实际,举例论述如何实施表扬鼓励法? • 3.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以及 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 4、结合自身教育实际,论述幼儿教师应怎 样减压? • 5.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全 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 8.学前教育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 会性的全面发展,这是( D ) • A.工业社会初期 B.工业社会 • C.农业社会 D.现代社会C • 9.新生儿出生后能吃到母乳,是依靠( C ) • A.听觉 B.味觉 • C.触摸觉 D.视觉 • 10.大脑的重量1000克,相当于出生时的两倍半是( D ) • A.7岁 B.6岁 • C.4岁 D.3岁
• • • • • • •
11.儿童最初的规则意识和懂得遵守规则开始于( C ) A.托儿所生活 B.幼儿园生活 C.家庭生活 D.社区生活 12.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细节的敏感期出现在(A ) 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13.我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为了适应所在地区园舍缺乏、设 备不足、适龄幼儿多的特点而采取的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形 式是( A ) • A.二部制幼儿园 B.完全幼儿园 • C.学前班 D.巡回辅导班
A )
• • • • • • •
5.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 C ) A.后天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自然环境 6.儿童认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 B ) A.生理成熟 B.心理发展 C.生理适应 D.心理适应 7.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 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C ) •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 C.阶段性 D.社会性
)
• 有一对年轻夫妇,对其儿子6个月就教他走路,1岁刚开始 呀呀学语,就教他数数,1岁半就教他识字,目标是“2岁 扫盲,3岁读书”。2岁上小小班,每天回家,要他跟学一 则故事或寓言、童话,背一首古诗、做一道小学一年级的 数学题……结果他们这个儿子在进入小班、中班、大班时, 游戏能力都很差,虽然智力表现还可以,但在集体活动中 不合群,人际交往困难;到小学后,其学习成绩也只处于 中下水平。 运用学前教育原理的有关理论分析上述这对 年轻夫妇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正确 的家庭早期教育应该如何进行。
• 17.提出“整个教学法”,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 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的是( D ) • A.陶行知 B.张雪门 • C.张宗麟 D.陈鹤琴 • 18.发展适宜性的含义:一是个体适宜性,一是( C ) • A.目标适宜性 B.方法适宜性 • C.年龄适宜性 D.课程适宜性 • 19.儿童通过扮演妈妈体会到母亲的行为以及和孩子之间 的关系,这种游戏是( A )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 C.结构游戏 D.智力游戏
• • • • • • • • •
20.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 A ) A.幼儿的身高 B.教师的身高 C.家俱的高度 D.房屋的高度 21.教师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 学习的方法是( B ) A.语言法 B.范例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 22.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 映了幼儿( B ) A.认识发展水平 B.社会性发展水平 C.情感发展水平 D.身体发展水平
• 4.幼儿自主游戏。 • (1)请两名能力较强的幼儿扮演不同角色打电话,内容可以是 教师规定的,也可以由幼儿自定或即兴发挥。 • (2)幼儿两个一组开展游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 5.游戏延伸 • 打电话的内容广泛多样,幼儿可以多样选择。打电话的地点 可远可近,电话可以是本地区的,也可以是通往全国其他城 市,甚至是国际长途。在游戏中,还可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 护的教育,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如 “110”“119”等。 • 分析其活动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并说明理由。
• • • • • • •
14.提出多层智力观的是( B ) A.戈尔曼 B.加德纳 C.卢梭 D.夸美纽斯 15.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著作是( A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爱弥尔》 16.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的是 ( B)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练习2
• • • • • • • • • • • •
1.我国幼儿园大班一般为(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教育的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 B ) A.教育影响 B.教育物质资源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3.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一种( C ) A.个体现象 B.群体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 4.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的是(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 • • • • • • • • •
26.因为儿童生病或过生日而进行的家庭访问是( A.新生家访 B.定期家访 C.情感性家访 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C )
27.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A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8.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三优工程”是指( B ) A.优产、优生、优育 B.优生、优育、优教 C.优产、优生、优教 D.优生、优护、优教
科学教育活动:淡水用处多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动目标: 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淡水,动植物生长液需要水。 了解淡水是有限的,懂得要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用水的标记。 活动准备:有关水的用途的录像(也可用图片替代),挂图,地球仪等。 活动步骤: 了解水的用途 (1)看录像(或图片),了解水的用途。 展示池塘干涸,土地龟裂,万物枯萎的画面。 (2)讨论: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如果我们的城市没有水,如果我们的 幼儿园没有水,我们的家没有水,那么会变成怎样? 2.了解淡水是有限的,懂得要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1)观察地球仪,找一找淡水再哪里。 让幼儿园知道虽然海里有很多水,但是它们是咸的,它们不能用。 让幼儿园知道淡水只在地球上不多的地方才有。 (2)讨论:淡水很少,我们要怎样保护淡水? 引导幼儿懂得要不污染水源,要懂得节约用水。 重点讨论再幼儿园如何节约用水。 3.认识节约用水的标记 (1)由讨论引出不仅自己要节约用水,还要让别人知道要节约用水。 (2)出示规范的“节约用水的标记”,说明它能提醒人们节约用水。 分析其活动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