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
(二)钵水母纲的主要特征: 1、水母型发达,且多为大型水母。 (1)消化循环腔发达 (2)胃囊内有来源于内胚层的胃丝,上有许多刺细 胞,能杀死进入体内的小动物,保护生殖腺。 (3)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位于胃囊里面底部的边 缘。 (4)水母型无缘膜 (5)雌雄异体,多行体外受精,受精卵发育经浮浪 幼虫发育成小的螅状幼体。 2、水螅型不发达,很小,退化成幼虫:由浮浪幼虫 发育成的螅状幼体进行横分裂形成碟状幼体,由 碟状幼体发育为水母成体。 3、一般有世代交替现象 钵水母与水螅水木的不同点: (1)钵水母一般为大型水母,而水螅水母为小型水 母。 (2)钵水母无缘膜,而水螅水母有缘膜 (3)钵水母的结构比较复杂 (4)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的生 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2. 钵水母纲和珊瑚纲起源于水螅纲。
理由:后两纲生活史中一般都有水螅型。
(二)水螅纲的主要特征
1、一般是小型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 2、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 循环腔。 3、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4、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和水母型, 有世代交替现象。少数种类无水母型 (水螅)或水母型不发达;有的水母 型发达,水螅型不发达或不存在(桃 花水母);还有的群体发展为多态 (僧帽水母) 5、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三)其他珊瑚纲动物 八放珊瑚亚纲:海鸡冠、海鳃、笙珊瑚、红珊瑚等。 六放珊瑚亚纲:石芝、鹿角珊瑚、脑珊瑚等。
第四节 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一、起源 理论:起源于类似于浮浪幼虫的群体鞭毛虫祖先。
理由:浮浪幼虫与群体鞭毛虫相像。
二、各纲的关系 1. 水螅纲最原始
理由:水螅纲的水螅型和水母型结构最简单,生 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辐射对称
1. 辐射对称的概念: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多个切 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形 式称为辐射对称。 2. 生活适应:固着和漂浮。 两辐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两个切面可以把 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形式 称为两辐对称。
(二)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三)水螅纲的几种代表
二、钵水母纲(Scyphozoa) (一)代表动物——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Lamarck) 1. 形态结构 营漂浮生活,白色透明,形似明月。 口面、反口面 触手、感觉器(触手囊)、眼点、缘瓣、感觉窝。 消化系统:口、胃腔、辐管、环管、生殖腺、胃丝
2. 生活史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
真正的后生动物的开始
本章重点
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①体制对称形式;② 胚层和原始消化腔;③有组织 分化;特点是 ;④ 神经系统;⑤有水螅 型和水母型。 2. 水螅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 3. 各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及其形态结构、生活史。 4. 名词概念:辐射对称、两辐对称、不完全消化系统、 扩散型神经系统、出芽生殖、再生 5. 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腔肠动物是真正的后生动物的开始?
(五)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
水螅型和水母型的比较 外形 口面 生活方式 中胶层 生殖方式 水螅型 筒状 向上 固着 二节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水螅 (Hydra)
一、生活习性
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丰富、 水质清澈的淡水中。
二、形态结构
1. 外形 体圆筒形,一端为 基盘,另一端有触手和口。
海蜇: 与海月水母不同的 是:①伞半球形,中胶层厚 (海皮); ②口腕愈合成口柄(海蜇 头),大型口消失,在口柄 的边缘形成吸口。 水母与风暴报警仪(仿生学)
三、珊瑚纲
(一)代表动物——海葵 形态结构 体呈圆柱状,下端为基盘,上端有口、口道及口道 沟。消化循环腔较复杂,有宽、窄不同的隔膜和隔膜 丝。雌雄异体,生殖腺由内胚层形成。
吸收
3. 呼吸与排泄
通过体表进行。
4. 生殖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生殖方式
受精 有性生殖:精卵结合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卵囊 小水螅
出芽生殖:由母体长出芽体,芽体经过发育长出与 母体相同的器官,然后从母体上脱落成为新个体的生 殖方式。
5. 再生 再生:生物体恢复其丧失部分的能力称为再生。 高等动物的再生是体内激素起作用。
2. 体壁
外胚层 外皮肌细胞、 刺细胞、间细胞、感觉细胞、 神经细胞 中胶层 薄而透明的胶状物质。 内胚层 内皮肌细胞、腺细胞、 刺细胞、 间细胞、 感觉细胞
3. 消化循环腔
三、生理机能
1. 运动 摆动、翻筋斗运动、尺蠖运动、上升下降运动。
2. 营养 摄食
机械消化
消化
化学消化
细胞外消化
细胞内消化
第三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纲
根据形态和有无世代交替现象,将腔肠动物门分为 3 个纲。
一、水螅纲(Hydrozoa)
(一)代表动物——薮枝虫(Obelia) 1. 生活习性及形态 螅根、螅茎 水螅型 围鞘、共肉及共肉腔 基本形态 水螅体 生殖体(生殖鞘和子茎) 水母型 体形:伞形,边缘有触手和缘膜 消化循环系统:口—胃—辐管—环管 2. 生活史
外胚层 体壁 中胶层 个体基本结构 内胚层 消化循环腔 不完全消化系统:只有口没有肛门的消化系统。
(三)组织分化
特点:①上皮组织占优势;②(上)皮肌(肉)细胞兼 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
(四)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或称扩散型神经系统)
1. 组成:由分散的神经元组成。 2. 特点:无神经中枢,传导不定向,传导速度慢。
(二)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1、只有水螅型,无水母型,因而无世代交替现象 2、构造复杂: (1)有口道:为联络口与消化腔的一段发达的通道,由外胚层内陷 而形成。在口道的两端各有一条纤毛沟——口道沟。 (2)消化循环腔构造复杂:其中有宽窄不同的隔膜,将其隔成很多 小室,其作用主要为支持和增加消化面积。 (3)可形成骨骼:除了海葵外,所有其它珊瑚纲的动物均形成骨骼, 一般是由外胚层细胞分泌形成——石灰质。 (4)生殖:雌雄异体,生殖腺由内胚层形成,一般为体外受精,胚 胎发育经浮浪幼虫阶段 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为纵裂或出芽生 殖,出芽生殖产生的新个体不与母体脱离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 珊瑚纲动物与水螅纲水螅型个体的不同点: (1)珊瑚纲动物只有水螅型,其构造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 和隔膜丝;而水螅纲动物的水螅型构造简单。 (2)珊瑚纲动物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纲水螅型个体的生殖 腺来自于外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