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难点〗1、重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
2、难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
〖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一)概念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二)分类1.血管壁异常:如过敏性紫癜等。
2.血小板异常:如特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白血病、DIC 等。
3.凝血异常:如血友病发病机制:免疫介导临床特征: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自身抗发病情况:5~10/10 万,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男女之比为1:4。
一、健康史1.感染占80%,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
2.免疫因素3.脾破坏4.雌激素二、临床表现急性慢性好发年龄儿童中青年女性起病方式起急骤,病前常呼吸道感染史缓慢,一般无前驱症状出血特点较重,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颅内出血是主要死因。
轻而局限的皮肤黏膜出血,但易反复发生,内脏出血少其他贫血、血压下降、休克长期月经过多,可致贫血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小板计数急性型常低于20×10/L, 慢性型常为50×10/L 左右。
2.骨髓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低于30%。
3.其他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增高,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贫血。
四、心理社会状况精神紧张、焦虑、恐惧、自卑五、治疗要点目的:减少血小板的破坏,防止出血。
方法:首选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输注血小板悬液,静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置换血浆等。
〖护理诊断〗1.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ITP 的有关知识。
〖护理措施〗(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1.休息与活动:轻者:可适当活动,但要防止外伤重者:卧床休息。
2.心理疏导:加强沟通,消除紧张、焦虑情绪,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遵医嘱用药(1)糖皮质激素:首选(2)免疫抑制剂4.病情观察出血、药物疗效、不良反应、查血压、血糖、血象。
(二)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指导疾病相关知识,避免剧烈或易致损伤的活动,防止外伤。
2.用药指导药物副作用,糖皮质激素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功能的药物3.病情自我监测指导出血观察过敏性性紫癜病人的护理概念:血管变态性疾病临床特点:皮肤紫癜,可伴有腹痛、便血、关节痛、血尿,多为自限性。
发病情况:青少年,男多于女,春、秋季多发。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感染最常见2.食物异性蛋白质3.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磺胺类等4其他如花粉、尘埃、虫咬、疫苗及寒冷等二、临床表现1.单纯型最常见。
2.腹型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3.关节型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和功能障碍。
多为大关节,反复发作,呈游走性,数日内消失,不留后遗症。
4.肾型最严重。
5.混合型具备以上两种以上类型的特点。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小板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2、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3、肾型可有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四、心理社会状况紧张、焦虑、烦躁、恐慌等五、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祛除病因,抗过敏治疗2、常用药物抗组胺药物,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对腹型、关节型可选用糖皮质激,肾型可选用免疫抑制剂〖护理诊断〗1.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2.急性疼痛腹痛、关节痛3.潜在并发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
4.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1.休息与活动发作期应卧床休息,避免过早与过多的行走活动。
2.饮食避免过敏性食物摄入,有上消化道出血者,流质或半流质,避免过热饮食,必要时禁食。
3.心理疏导4.遵医嘱用药5.病情观察:出血(二)急性疼痛腹痛、关节痛:1.体位腹痛者取屈膝平卧位,关节肿痛局部制动2.遵医嘱用药糖皮质激素:腹型和肾型,解痉剂:腹痛,如阿托品、山莨菪碱,消炎止痛剂:关节痛,如吲哚美辛、布洛芬3.病情观察腹痛:性质、部位、程度及持续时间,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关节痛:部位、数目,有无肿胀、压痛、活动障碍(三)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指导2.指导病人自我监测病情出血情况、腹痛、关节肿痛血友病病人的护理概念:遗传性凝血活酶生产障碍〖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血友病A 、B 属于X 连锁隐性遗传。
遗传性FXI 缺乏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临床表现1.出血①出生即有,伴随终身,②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③负重关节出血,最终可致畸形2.压迫血肿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CT 正常或延长,APTT 延长,PCT 不良及STGT 异常,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鉴别诊断四、心理社会状况不安、无助感或恐慌,悲观、失望五、治疗要点替代疗法〖护理诊断〗1.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3.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1.休息卧床休息,防止创伤,患肢制动2.饮食避免刺伤消化道粘膜3.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恐惧4.遵医嘱用药①补充凝血因子,②其他药物:去氨加压素;达那唑5.病情观察出血、关节(二)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1.休息卧床休息,关节局部制动并保持肢体于功能位2.关节功能训练3.病情观察关节出血,关节功能,关节畸形(三)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血友病知识,出血急救2.生活指导:避免受伤,关节功能锻炼,个人卫生3.用药指导:避免使用阿托品、双嘧达莫等4.预防指导:婚检,妊娠检查第五节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1.了解白血病的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
3.掌握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和护理诊断。
4.熟练掌握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5.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肿瘤病人的不同心理状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教学重难点〗1、重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难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2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一)概念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大量异常增生,正常造血功能抑制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二)分类1.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L1 ~3 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M0~7 型(二)分类2 .慢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淋)少见类型的白血病一、健康史1.生物因素病毒感染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3.化学因素苯及其衍生物等4.遗传因素5.其他血液病、临床表现1.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①贫血,②发热,③出血2.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①肝脾、淋巴结肿大②骨和关节:胸骨下段局部压痛③眼部: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④口腔和皮肤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⑥睾丸:无痛性肿大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有大量原始和幼稚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2.骨髓象诊断的主要依据多数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少数骨髓增生低下,但原始细胞占30%以上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3.其他检查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学检查、染色体和基因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心理反应过程:震惊否认期、震怒期、磋商期、抑郁期和接受期。
未确诊:怀疑、焦虑确诊:恐惧、忧伤、悲观失望、企图轻生治疗好转:正视疾病复发:紧张、抑郁、易激惹,孤独、绝望五、治疗要点治疗目的:控制病情,防止出血、感染,延长生命。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化学治疗、骨髓移植等综合治疗方法。
〖护理诊断〗1.有感染的危险2.有损伤的危险出血3.活动无耐力4.预感性悲伤5.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一)有感染的危险1.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卫生,忌生冷及不洁饮食,止吐药物,静脉补充营养。
2.环境单人病房,通风、换气、消毒,限制探视,保护性隔离3.保护皮肤黏膜4.遵医嘱用药(1)化疗诱导缓解,缓解后治疗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保护血管,注意不良反应(2)抑制尿酸的生成和碱化尿液(3)预防脑膜白血病鞘内注射甲氨蝶呤(4)控制感染5.病情观察体温,感染症状,血象慢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一、健康史病因同急性白血病。
二、临床表现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大2.慢性淋巴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结肿大引起病人注意,晚期出现贫血、出血、感染。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2.骨髓象确诊的主要依据四、心理社会状况惶惶不安、悲观失望,甚至拒绝治疗。
五、治疗要点以化疗为主。
进入加速期或急性变,按急性白血病治疗。
〖护理诊断〗1.慢性疼痛:腹痛2.有感染的危险3.活动无耐力4.知识缺乏〖护理措施〗慢性疼痛:腹痛1.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避免撞击腹部,防止脾破裂。
2.饮食少量多次进食,减轻腹部饱胀感。
3.心理疏导4.遵医嘱用药慢粒:首选羟基脲,慢淋:常选用苯丁酸氮芥、氟达拉滨抑制尿酸:嘌呤醇口5.病情观察测量脾的大小、质地,检查有无压痛。
慢粒急性变。
药物的副作用。
监测血尿酸和尿尿酸含量、肝肾功能等。
第七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目标〗1.掌握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2.熟练掌握肥胖、消瘦及特殊外形病人的心理疏导。
3.熟悉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教学重难点〗1、重点: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措施2、难点: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2概念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各种激素,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脏器功能、生殖和衰老等生命活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结与生理功能(一)内分泌腺及其激素1.内分泌腺2.其他内分泌组织人体的内分泌腺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内分泌胰腺(包括胰岛和胰岛外的胰腺激素分泌细胞)胰岛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二)神经-内分泌相互调节下丘脑垂体周围靶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二、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1. 肥胖2. 消瘦3.特殊外形肥胖概念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指数(BMI )(亚洲正常18.5~22.9 ) >24 或体重增加超过理想体重的20%。
肥胖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肥胖可分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单纯性肥胖的主要病因:摄食过多或运动过少,并有一定的遗传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