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的研究进展_韩越梅

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的研究进展_韩越梅


129
双臂机械手。两个机械手臂,每个手臂端部都有一个抓刀 手,其抓刀和换刀动作类似于人手动作,除执行换刀动作外, 有些还可以起运输刀具的作用。这种机械手结构较复杂,但换 刀时间短。
带送刀臂、摆刀站和换刀臂的机械手。送刀臂将刀具从刀 库中取出送到摆刀站,由摆刀站将刀具送到换刀位置,最后由 换刀臂进行换刀。其结构更复杂,各部分在空间巧妙配置和组 合,更具变化性,一般换刀时间较短,适用于刀库距离主轴较 远的场合。 2.3 驱动装置
机械手的驱动,主要有液压(包括气液)驱动和机械式凸 轮联动两种。
液压式。采用液压式驱动的自动换刀装置,插、拔刀动作 均由油缸完成。常见的方案是机械手装在套筒上,活塞杆固 定,缸套同套筒一起移动,油缸左右腔进油完成动作。机械手 的回转既可以采用回转油缸,也可以采用直线运动油缸通过 齿轮齿条带动来完成。
参考文献: [1] 王科社,杨庆东,赵宏林.高速加工中心的快速自动换刀技术[J]. 制
造技术与机床,2001,(12):5- 7. [2] 刘建慧,邹慧君. 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类型综述及设计特点[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1,(9):49- 51. [3] F C Chen. Configuration synthesis of machining centres with tool change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数控机床刀库主要分为:转塔式、圆 盘式、链式刀库等形式。
转塔式刀库,包括水平转塔头和垂直转塔头两种,所有刀具 固定在同一转塔上,无换刀臂,储刀数量有限,通常为 6~8 把。 一般仅用于轻便而简单的机型,常见于车削中心和钻削中心。
圆盘式刀库呈盘状,刀具沿盘面垂直排列(包括径向取刀 和轴向取刀)、沿盘面径向排列或成锐角形式的刀库,结构简 单、紧凑,应用较多,但刀具单环排列,空间利用率低。若增加 刀库容量,必须使刀库的外径增大,那么转动惯量也相应增 大,选刀运动时间长。
《装备制造技术》2010 年第 5 期
特性分析,建立快速创新设计支撑平台等。系统设计技术涉及 设计、分析等多种软件的集成与二次开发。 3.2 关键零部件的核心制造技术
凸轮机构是凸轮式自动换刀装置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平 面凸轮和空间弧面分度凸轮。其中,弧面分度凸轮机构,是一 种高速间歇空间分度机构,与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传统的间 歇分度机构相比,具有分度精度高、动力学特性好、承载能力 大等优点;而弧面分度凸轮的工作轮廓面是空间不可展曲面, 设计、制造难度大。凸轮的制造工艺水平和加工精度,直接影 响自动换刀装置的换刀速度和可靠性等性能[5]。机械手上刀具 夹持元件的结构,直接影响着其使用性能,研究适应重量刀具 安全夹持要求的换刀机械手上刀具夹持元件的结构模式,使 之具备夹紧力大,适应重量刀具的安全夹持,能够自锁和工作 可靠等特点,而且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夹持刚度,同时便于刀具 的轴向精确定位。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545X(2010)05- 0128- 02
人们一直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如提 高进给与移动速度、提高主轴转速、加大主轴电机功率、加大 切削用量、采用高质量刀具等。在高节拍多次换刀的加工过程 中,缩短换刀时间,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国内外加工中心生 产厂家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研制自动换刀装置,以缩短 换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收稿日期:2010- 02- 25 作者简介:韩越梅(1972—),女,辽宁锦州人,讲师,硕士,从事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128
2.2 机械手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执行刀库和主轴之间换刀动作的机
械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臂机械手、双臂机械手、带送 刀臂、摆刀站和换刀臂的机械手。
单臂机械手。换刀机械手仅一个手臂,又分为单手式和双 手式。单手式,一个换刀臂且仅一端有一个抓刀手,所有动作 均由单手完成,执行动作多,换刀时间长,但结构简单。刀库与 主轴轴线平行或垂直的情况均适用。双手式,一个换刀臂两端 各有一个抓刀手,机械手同时抓取主轴和刀库上的刀具,回转 180°,同时放回和装入刀具,换刀时间短,较为常用,多用于刀 座与主轴轴线平行的场合。
!"
!!!!"
!"
Equipment Manufactring Technology No.5,2010
!!!!" 专论与综述
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的研究进展
韩越梅
( 大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
摘 要:介绍了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自动换刀装置各组成部分,还分析其工作原理,针对自动换刀装置的 特点,指出了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对自动换刀装置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发展;分析
相比工业发达国家,我国对加工中心的研究起步较晚,因 此对自动换刀装置的研究也相对落后。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 北京机床研究所、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沈阳机床集团、大连 机床集团、济南第一机床厂等,先后对自动换刀装置开展了研 究与开发。如大连机床集团自主研发的自动换刀装置刀对刀 最短换刀时间已达到 2 s 以内。
mechanism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 & Manufacture, 1999,(39) :273- 295. [4] 陈芳,李继中.盘式刀库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系统控制[J]. 机械设计 与制造,2007,(10):149- 151. [5] 尹明富,赵镇宏.弧面分度凸轮单侧面加工原理及刀位控制方法研 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05,(2):127- 130. [6] 贺 炜,夏粉玲,唐学飞. 凸轮式立卧两用换刀机械手的研究[J]. 组 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12):17- 19.
双盘式结构,是两个较小容量的刀库分置于主轴两侧,布 局较紧凑,储刀数量也相应增大,适用于中小型加工中心[4]。
链式刀库,包括单环链和多环链,链环形式可有多种变 化,适用于刀库容量较大的场合,所占的空间小。一般适用于 刀具数在 30~120 把。仅增加链条长度即可增加刀具数,也可 以把多个刀库按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排列起来,既可使刀库容 量加大,又可以不增加圆周速度,其转动惯量不像盘式刀库增 加的那样大。链式刀库的驱动,有伺服电机或液压分度马达, 刀库做选刀运动在起始和到位时,有平稳的加减速过程,而在 相隔多个刀位选刀运动途中,运动连贯不变速,这样就保证了 较高的选刀速度和平稳性。
1 自动换刀装置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工业发达国家对于自动换刀装置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并获得迅速发展。1983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数 控刀具锥柄的国际标准,自动换刀装置形成了统一的结构模 式。目前德国、奥地利、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都将自动换 刀装置成功应用到了高端加工中心上。例如德国 CHIRON 公 司生产的 FZ08S 和 FZ08W 加工中心,采用机械手换刀,刀库 布置在主轴的周围并可随主轴一起移动,且每把刀具配有一 套换刀机械手,其刀对刀换刀时间仅需 0.5 s,切削对切削换刀 时 间 仅 为 1.5 s。 德 国 Burkardt 和 WeberGmbH 公 司 生 产 的 MC325、MC325- TWN 加工中心,采用可换位的转塔刀库,换刀 时间等于换位与进给时间,并带有可交换托盘和回转刀具交 换系统,其切削对切削换刀时间为 2 s[1]。
凸轮联动式。机械凸轮联动驱动的自动换刀装置,插、拔 刀动作通常由凸轮驱动摆杆来完成。回转动作常通过弧面分 度凸轮或平行分度凸轮,带动滚子盘直接驱动机械手,或再通 过一对齿轮驱动机械手旋转。
3 自动换刀装置的关键技术分析
3.1 系统设计技术 系统整体设计,是保证大型高速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产
品质量的基础,核心在于保证系统各零件、各机构间协调、有 序的工作,使系统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发生干涉。系统设计 技术包括创新设计、并行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多种 设计方法。其中,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其运用到自动换刀装置系 统的整体设计当中,建立系统化设计理念。同时运用结构拓扑 优化方法对各模块进行设计与优化,并对各运动件进行动态工作需要,进行多元 化发展。自动换刀装置的换刀时间将越来越短,同时通用性和 可靠性越来越强。传统装置将会采用动作速度更快的机构和 驱动元件,凸轮结构近年来已被大量采用。同时新的材料和加 工工艺,弥补凸轮机构磨损后可靠性降低的缺点。新的换刀方 式的出现,也为自动换刀装置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双主轴和多主轴换刀技术,把机床的换刀速度提高到了新的 水平。多主轴换刀方式,可以使安装在夹具上的工件快速在各 主轴之间移动,使得切削对切削换刀时间到达 0.4 s。在通用性 方面,立卧式两用自动换刀装置将会成为另一个发展方向[6]。
自动换刀装置是专门为大中型加工中心配套,实现其刀 具储备及自动交换功能的重要功能部件,是高档加工中心和 重型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减少加工过 程中的非切削时间,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 机床乃至整个生产线的生产力。自动换刀装置的换刀速度和 可靠性,是数控机床系统先进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2 自动换刀装置的主要组成
自动换刀装置是加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刀库、 机械手和驱动装置等组成。刀库的功能,是存贮加工中心所要 用的各种刀具,并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把即将要用的刀具准 确地送到换刀位置。加工中心换刀机械手,是自动换刀装置中 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将主轴上的工作刀具与刀库中的 待用刀具两者位置交换的任务,其应具有换刀时间短、工作平 稳、定位准确等特点[2]。驱动装置,则是使刀库和机械手实现其 功能的机构。此机构一般由电机、液压、气液机构或凸轮机构 组成,它们在数控系统控制下,驱动刀库和机械手,实现刀具 的选择与交换[3]。 2.1 刀库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Tool Changer
HAN Yue-mei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 Dalian Liaoning 116622,Chin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