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库北方地区12

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库北方地区12

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库北方地区1,图示反映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国家体育场--“鸟巢”A. 国际交往中心B. 全国的文化中心C. 全国的政治中心D. 全国的经济中心2,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B. 油菜C. 小麦D. 谷子3,下图中①、②两地的地理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B.①地种“春小麦”,②地种“冬小麦”C.①地多“暖温带”,②地多“寒温带”D.①地有“京津唐”,②地有“辽中南”对黄土高原影响最大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5,读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将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其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世园会将汇聚众多国内外参展者,交流园艺文化,促进共同发展,打造文化盛宴。

园区内场馆设计利用建筑遮阳、自然通风、蒸发冷却降温、太阳能光伏发电、滴灌技术和雨水回收利用等可持续技术,成为绿色、环保的低能耗建筑。

(1)延庆区位于北京中心城区的_____________方向,根据图示完善该图的线段比例尺。

延庆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全市唯一一个全境域都是水源保护地的区域,森林覆盖率30年间从30%提升到74.5%,空气质量位列北京市各区第一,成为北京市最宜居的地方。

(2)请列举延庆区大力植树造林对北京中心城区的重要性。

(列出三条即可)(3)世园会选址延庆,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

(双项选A. 位于山区,夏季凉爽B. 河流穿过,航运便利C. 离市中心近,科技发达D. 植被茂密,环境优美(4)世园会办会期间经历的传统节日有等,节气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世园会的举办以及场馆的设计体现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有______。

(多项选择)A. 文化中心B. 政治中心C. 国际交往中心D. 科技创新中心(6)请你说出在园区建设中是如何体现其“绿色”主题的。

(说出两条即可)6,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A. 风沙危害B. 暴雨C. 春旱D. 霜冻7,形成黄土高原塬、梁、峁、川地貌的主要原因是:()A. 风力吹送B. 地壳运动C. 流水侵蚀D. 乱砍滥伐8,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化,关键问题是()A.乱砍乱垦B.人口增长过快C.农作物产量下降D.生态环境恶化9,下面四幅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可能是()A. B.C. D.10,关于东北地区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 全部是平原B. 以平原和盆地为主C. 高原面积广大D. 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11,下面是“我国人民币的票样及背面景观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背面图显示的地区位于我国的()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2. 与该背面图对应的诗句是()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C.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_________。

13,读北京市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D.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对外交流中心2.北京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是()A.加大工业发展的步伐,实现工业兴市B.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强化对旧城区的保护,维持现状D.加快对旧城区的改造,进一步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化大都市14,下图为黄河某河段剖面示意图,左图为某高原景观图,右图为实验探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___________(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该河段素有“_____________”之称。

(2)形成上图所示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____________高原,该高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从左图可以看出该高原的地貌特征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读右图,甲、乙、丙的烧杯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_____。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__________。

因此,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地理现象多发生在东北三省的是:()A. 台风B. 水土流失C. 低温霜冻D. 强沙尘暴16,东北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由____平原、____平原、_____平原组成。

17,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是()A. 华北平原B. 东北平原C. 成都平原D. 河套平原18,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这体现的北京的职能是()A. 文化中心B. 政治中心C. 国际交往中心D. 经济中心19,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水经注》卷--河水“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

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

禁民勿复引河。

”(1)以上材料中描述的是我国的哪条河______。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淮河(2)导致该河“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雨季多暴雨 B.土质疏松 C.河流落差小 D.植被稀少(3)“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其导致该河不能通航的原因是______。

A.流量减少,泥沙淤积 B.引水工程易阻塞河道C.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D.位于上游,河谷太深(4)“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三月该河堵塞甚至决堤的原因是______。

A.正值雨季,降水量大 B.冰坝阻塞河水陡涨C.冰川融化,融水量大 D.泥沙淤积堵塞河道(5)该河问题突出,请你出谋划策,谈谈治理该河的有效办法有哪些?(至少两条)______。

20,我国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两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主要原因是()A. 东北地区冬季风沙大B. 东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C. 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D. 东北地区降水少21,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和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玉米种植以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相对集中B. 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C. 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D. 吉林省是我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22,北京的地理坐标位置是________,位于________平原的北部边缘。

23,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______。

24,东北地区位于哪里?位于中国_______部,包括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

25,结合下图,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东北的地形结构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 东北的城市多分布在铁路沿线C. 东北重工业基地是建立在其丰富资源基础之上D. 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政策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26,东北三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从原来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________。

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___,梁,峁,川等多样的地貌景观。

27,读"我国北京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地形、河流、地势、气候等方面分析北京的自然条件完成下题。

(1)地形:北京位于_________平原的北部,地形以___________为主。

(2)地势________高,______低,于此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

(3)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中心,_____________中心。

28,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气候。

29,“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于()A. 蒙古高原、西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B. 伊朗高原、西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C. 蒙古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D. 伊朗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30,读东北地区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春是_______省的省会。

(2)东北地区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其中_______运输占主导地位。

本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是______市。

(3)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

(4)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千米?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_________(地形区)和长白山脉。

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

(5)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种植以______平原和_____平原相对集中。

31,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________土地。

32,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错误的是()A.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和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B.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C.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D. 造成北京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因此要禁止私家车行驶和外来车辆进京33,图中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A. ①--辽河平原B. ②--长白山C. ③--松花江D. ④--渤海34,下列事项,不是去东北冬季旅游应注意的事项是()A. 防寒:多带厚衣御寒,棉鞋、帽子、手套、围巾等B. 防滑:雪地上行走,身体的重心应向前倾,不易摔倒C. 防刺眼:雪地反射光强烈,应随身携带墨镜D. 防缺氧:东北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应尽量少带东西35,辽宁省盘锦市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该地生产的大米品质优良,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同学们对盘锦优质生态稻米的生产条件开展了探究学习活动。

阅读探究学习活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左图盘锦位置图资料二右表是盘锦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数据资料三水稻小知识探究主题一地理位置(1)盘锦地处_____海之滨,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平均海拔4米,地势_______,土壤肥沃。

入海口处有30多万公顷____,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体,为水稻生产提供生态屏障,被誉为“黄金三角洲”地带。

探究主题二气候条件(2)盘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一年中有____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大于10℃,适于种植粳稻,盘锦水稻生长期长达158-170天,至少可一年_____熟。

夏季白昼时间_____,日照充足。

水稻收获时,昼夜温差大,成为盘锦大米质优而甜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究主题三水源条件(3)盘锦的年降水量约____毫米,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水量。

特别是在水田泡田的春季。

辽河是盘锦稻田灌溉的重要水源,该季节辽河径流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当地还建有大型水库以保障生产,水库主要在_______季节蓄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