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史纲要习题第六章

近代史纲要习题第六章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 )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A.沈阳B.长春C.大连D.旅顺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二十九军B.第十九路军C.第二十六路军D.第二十五军3.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 )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A.绥远B.张家口C.石家庄D.通化4.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呼吁一致抗日。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停战议和一致抗日》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5.全国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最典型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6.在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共杀害了约( )中国军民。

A.10万以上B.30万以上C.5万D.50万以上7.百团大战的直接指挥者是( )。

A.毛泽东B.朱德C.彭德怀D.贺龙8.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被聘请担任政治部副部长A.叶剑英B.叶挺C.王若飞D.周恩来9.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 )一文。

该文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与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问题。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论抗日游击战争》C.《论持久战》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0.1940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将军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A.张自忠B.张治中C.张灵甫D.张发奎11.1940年创办的()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A.延安大学B.延安公学C.鲁迅艺术学院D.延安自然科学院12.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这表明中共A.认为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C.要独立自主的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D.揭露顽固派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3.1941年5月,毛泽东做了()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A.《反对党八股》B.《整顿党的作风》C.《改造我们的学习》D.《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14.1941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创办了盟报()A.《光明报》B.《大公报》C.《文汇报》D.《国闻报》15..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共采取的巩固统一战线的措施有①建立三三制政权②开展大生产运动③进行整风运动④实行减租减息政策⑤实行精兵简政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④16.抗日战争期间,新加坡成立了由()为主席的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DA.徐四民B.司徒美堂C.林白D.陈嘉庚17.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战役是()A.忻口战役B.淞沪战役C.豫湘桂战役D.枣宜会战1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是A.8月15日B.9月3日C.7月7日D.8月12日19.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余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A.150万B.200万C.100万D.250万20.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突出表现在A.中国战场最广大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C.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牵制二.多项选择题1.1935年日本策动“防共自治运动”,其中华北五省是( )A.河北B.察哈尔C.绥远D.山西E.山东2.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东北设立的两大垄断企业是( )A.东亚银行B.南满铁路株式会社C.满洲重工业股份公司D.东北开发股份公司E.三井重工业股份公司3.1936年5月,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爱国民主人士包括( )A.宋庆龄B.沈钧儒C.邹韬奋D.陶行知E.章乃器4.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A.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B.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C.实行片面抗战路线D.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E.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5.1939年,国民党成立“防共委员会”,其方针为A.防共B.限共C.剿共D.溶共E.反共6.毛泽东科学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包括()三个阶段。

A.战略防御B.战略相持C.战略进攻D.战略撤退E.战略反攻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反对投降势力E.联合所有势力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报刊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及时宣传党的主张,鼓舞和激励群众的抗战热情A.《新华日报》B.《群众》周刊C.《向导》周报D.《热血日报》E.《解放日报》9.1945年,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的三个国家是()A.法国B.中国C.美国D.英国E.德国10.1939年7月,中共明确提出()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反对一切反动派C.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D.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E.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简答题1.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有哪些?如何防止中国再次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2.什么是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3.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采取了哪些措施?4.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四、辨析题1.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 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并不具有战略地位3. 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五、论述题1.如何评价中国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材料分析题1.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疯狂屠杀我国同胞,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为掩盖罪行,日军将被害者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材料2某日,中国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枪扫射后,弃尸江中,其中仅有两人逃生。

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在近代史上日军制造的哪两起屠杀事件?(2)它们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想法?2.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

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从1937年2月至8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抗州、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

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

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国民族既已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

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材料三1937~1941年,叶剑英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并多次参与同国民党谈判。

1939年2月,叶剑英参与创办的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史》请回答:(1)中共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提出《合作宣言》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3)材料三说明了哪些问题?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A2.A3.B4.B5.B6.B7.C8.D9.D 10.A11.D 12.D 13.C 14.A 15.D16.D 17.C 18.B 19.A 2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BC3. ABCDE4. ABC5.ABDE6.ABE7.ABC8. AB9. BCD 10.CDE三、简答题1、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有哪些?如何防止中国再次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侵华日军在中国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极为慎重的灾难。

第一,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第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如何防止中国再次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第一,以史为鉴,面向末来,是处理中日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要百倍珍惜和维护中日两国人民历尽艰辛共同努力建立起来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第三,我们要居安思危,保持高度警惕。

记住历史的教训,警惕军国主义的残余死灰复燃,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2.什么是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概括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基本内容,一是进行人民战争,全民战争,二是坚决抗战,反对任何妥协、投降。

3.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主要有:普遍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开展生产自救式的大生产运动;调整赋税政策,推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制等。

通过采取上述政策和措施,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情况得到了有效的克服。

4.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第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的正确道路。

第五,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