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课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课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第4课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清平乐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①,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 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 梅花。 【注】 ①雪里:指雪里梅开,预示着莺飞草长的春之降 临。②挼(ruó):揉搓。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赏梅词作,词意含蓄蕴藉,感 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孤苦之感和亡国之忧,感慨深 沉。
(5)间 ①无有入无间。(间隙)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③立有间。(一会儿) 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⑤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中间,其间) 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 (6)及 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赶得上,比得上) ②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等到) ③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乘,乘着)
(4)相 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互相,音xiāng) ②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面相)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④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丞相,宰相) ⑤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审视,观察) ⑥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相应:合适,音xiāng) ⑦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代词,偏指一方,有指称 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 ⑧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
2.一词多义 (1)莫 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不要,勿) ②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没有) 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没有人,没有谁) ④至莫夜月明。(通“暮”,读mù,日落的时候,傍晚)
(2)名 ①吾不知其名。(名字) ②名之者谁?(命名,取名字) 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指出) (3)常 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顺应) ②圣人无常师。(固定的) ③盖常理也。(平常的)
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颠沛流离,沦落飘零。生活的 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如今虽 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 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 花”一句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这里的“风势”既是自 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寄寓着词 人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心绪。这种情况下,她哪里还有赏梅的 闲情逸致呢!身世之苦、国家之难融合在一起,词的思想境界 得到升华。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 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 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 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二、相关知识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 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 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 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 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 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 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 面。
为了防止事物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 “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 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 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 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 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 畏和晚年三个不同的生活阶 段中赏梅的不同情致:少年时赏梅醉酒,青年时对梅垂泪和晚 年时无心赏梅。运用对比手法,物态人事双关,表现出词人生 活的巨变,着重写词人晚年飘零之境和国破家亡之悲,真切感 人。
一、作者简介 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 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又称老聃。 传说,老子一生下来,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 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任周 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 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 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老子跟孔子同时, 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礼”。著有五千言《道德经》,又名《老 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寂兮寥.兮( liáo )
为而不恃.( shì)
驰.骋.天下之至坚( chí chěng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大曰逝.: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 (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顺应自然,不妄为 (3)万物将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①周行而不殆.。(通“怠”,懈怠) ②逝曰远,远曰反.。(通“返”,回返)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 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 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 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 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 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上片回忆往昔赏梅生活,分为两层。“年年雪里,常插梅 花醉”这两句抓住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生动地再现了词人早年 赏梅、头上插梅的情景和兴致,表现出少女的纯真、欢乐和闲 适。接下来“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两句,心绪显 然不同,虽然梅花依旧,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 揉搓着。
赏梅原本为的是排遣心头的忧伤,可是本来心情就不好,到头 来不仅忧伤没有消除,反倒触景生情,激起更深的伤感,落得 个“满衣清泪”。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 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这两句写的是词人婚后的这段 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 下片以“今年”两字领起,同上片的“年年”相对。往年是 “常插梅花醉”,即使是“挼尽梅花无好意”的时候,也多半 是为离别相思。眼前却截然不同了,“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 鬓生华”,这里面包含着几多辛酸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