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性肝炎诊断

病毒性肝炎诊断


急性乙型肝炎和慢乙肝急性发作区别
急性乙肝
流行病学史 发病情况 有些患者可能有经常在外就餐史或近期明 确乙肝接触史。 大多起病急,可有发热,有明显的消化道 症状和黄疸。 黄疸,可有肝大,肝区扣痛。 HBsAg和HBV DNA阳性,抗-HBcIgM阳性 HBeAg可转阴性,有些患者HBVDNA很快阴 转, HBsAg可随病情好转滴度下降。 符合急性肝炎表现,主要病变发生在肝小 叶区,汇管区纤维化不明显。 开始不抗病毒,如3个月病毒变化不明显 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如浓茶,两周左右达 高峰 热退,自觉症状好转 部分病人伴有皮肤瘙痒、大便灰白 肝脾肿大
与其他黄疸鉴别
急性肝炎恢复期
黄疸渐消退 症状减轻、消失 肝脾回缩 肝功能恢复正常 总病程约2~4个月
部分患者病程较长,但在6月内恢复
甲、戊型急性肝炎预后
急性甲肝:抗-HAV IgM是急性甲肝的确诊 指标抗-HAV IgG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急性戊肝:抗-HEV IgM、IgG任一项阳性 都可以诊断急性戊肝 急性乙型肝炎 HBsAg和HBV DNA阳性, 抗-HBc IgM阳性 但抗HBc IgG阴性 急性丙型肝炎 HCV RNA阳性,抗-HCV阳 性或阴性;或抗-HCV由阴转阳
丙型肝炎 平均 50日(15-150日) 丁型肝炎 未定 戊型肝炎 平均 40日(10-70日)
临床分期
急性肝炎黄疸前期(1-2周)
发热:3-5天,一般不超过7天 乏力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 油腻 尿色逐渐加深
常被误诊为“消化不良”
急性肝炎黄疸期(2-3周)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血液传播相关病史、家族聚集母婴传播 症状体征:消化道不适症状、黄疸、肝掌、蜘蛛痣等,( 症状轻重差异较大) 实验诊断 生化学检查:肝功、蛋白电泳 HBV血清学检查:乙肝五项
HBV DNA载量、基因型和变异检查
影像学诊断:B超、CT 病理学诊断:肝穿病理—感染、慢性HCV感染免疫
抑制状态或HCV RNA假阳性


非HCV感染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根据血中胆红素正常与否分为 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典型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分三期:
黄疸前期
黄疸期 恢复期
各型肝炎潜伏期
甲型肝炎 平均 30日(15-45日)
乙型肝炎 平均 70日(30-180日)
急性乙型肝炎
定义
人体感染HBV后,HBV在6个月内能被机
体清除血液检测相关指标阴性的乙型肝炎
注意急性乙、丙型肝炎在临床相当少见,应与慢 性肝炎的临床首次发现或急性发作相鉴别,必要 时进行肝活检
急性HBV感染血清标志物与时间关系图
早期:HBsAg(+)、HBeAg (+) 、HBVDNA (+) 、抗HBc-IgM(+)
HBV携带者诊断
慢性HBV携带者: 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 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 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 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对血清HBV DNA阳性者,应 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进行相 应治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 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 测不到 (PCR法) 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 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 显示:Knodell 肝炎活动指数 ( HAI) <4或其他的 半定量计分系统病变轻微
慢性乙肝急性发作
可有乙肝家族史。 一般症状较急性肝炎轻,个别病 人症状较重。 一般无明显黄疸,重型者可有较 明显黄疸,体检可有慢肝体征 一般病毒变化不大,个别病人HBV DNA可有下降。 慢性乙肝改变,主要病变为汇管 区,表现为炎症坏死和纤维增生 。 符合抗病毒适应症者要积极抗病 毒治疗
体格检查
病毒标志
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HAV) RNA-V (HBV) DNA-V (HCV) RNA-V (HEV) RNA-V
人体感染HAV后会怎样?
产生两种抗体:抗-HAVIgM 抗-HAVIgG 抗-HAVIgM:出现早(发病1周)、消失快( 病后3-6个月)、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抗-HAVIgG:出现晚(发病2周出现,3-4周达 高峰)、消失慢(持续多年,甚至终生)、可 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HBcAg
病毒复制的标记 存在于肝细胞核内.正 常情况下血清中无 游离的HBcAg. 临床不作为常规检查 项目.
Anti-HBc
在 HBsAg 出 现 后 3 - 5 周出现. IgM- 急 性 感 染 和 慢 性 肝炎急性发作. IgG-出现迟.可持续多 年.
HBeAg – Anti-HBe
HBeAg:一般仅见于HBsAg 阳性的血清,出现稍 晚于HBsAg,消失早,是HBV活动复制和有传染 性的标志,前C区基因突变可造成HBeAg不能 表达而致血清HBeAg阴性,与HBsAg、Anti-HBc 同时阳性俗称大三阳 HBeAb:在HBeAg阴转前后出现,此时期称为血 清转换期,预示病毒复制减弱或停止,非保护 性 抗 体 , 是 病 毒 感 染 过 的 标 志 , 与 HBsAg、 Anti-HBc同时阳性俗称小三阳
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
急性病毒性肝炎概述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直接或间 接引起的急性肝脏病理损害 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伴 有黄疸,严重者出现各种合并症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升高等 肝脏功能受损的表现 病毒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原的诊断 主要病原是甲、乙、戊型肝炎病毒
有乙型肝炎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 HBsAg和(或)HBV 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 为慢性HBV感染
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有ALT、AST异常, 即病毒复制过程中引起肝细胞炎性损伤,称之为 慢性乙型肝炎
进展为HBV慢性感染的座标图: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程图:
免疫耐受期:
判断疗效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V DNA和HBeAg阳性,抗-
HBe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
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持续
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ALT持续或
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乙肝五项常见组合
人体感染HCV后会产生?
HCV-RNA 出现早 现症感染和病毒复制的指标
需用PCR方法检测
Anti-HCV 8-12周后出现
既往感染
现症病人
联合血清抗HCV和HCV RNA水平诊断急性或 慢性HCV感染
抗-HCV + + HCV RNA + - 意义 结合临床情况考虑为急性或慢性HCV HCV痊愈或急性感染后RNA清除期
肝活检
抗病毒方案
急性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主要包括不洁饮食史(甲、 戊型肝炎)、与血液传播相关病史(乙、丙 暴露史)病程小于半年 询问传播途径—急乙肝性传播 有或无症状体征(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 、黄疸…)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 病毒相关指标(+)
急性肝炎病原学诊断
HBV三大抗原抗体系统
HBsAg – Anti-HBs HBcAg – Anti-HBc HBeAg – Anti-HBe
HBsAg – Anti-HBs
HBsAg:是HBV感染的标志,往往同时伴有 HBV的存在; Anti-HBs:中和抗体,有保护作用;恢复期 开始出现,6-12月达高峰,约半数人在 HBsAg转阴后数月出现。 窗口期:HBsAg转阴,Anti-HBs尚未出现, 能查到抗HBc(或抗HBe)
E抗原阳性、HBV-DNA滴度高(高病毒载量),肝 功正常,无症状。
免疫清除期:治疗窗口
“E抗原阳性或阴性、HBV-DNA滴度低于耐受期, ALT异常,可有症状体征。
非活动性携带状态:
E抗原阴性、HBV-DNA阴性,ALT正常。
再活动:治疗窗口
E抗原阴性或阳性、HBV-DNA阳性,ALT异常,可 有症状。
HBV DNA检测:
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情 况或水平,主要用于慢性HBV 感染的诊断、 血清HBV DNA及其水平的监测,以及抗病毒 疗效。 注意DNA不可测水平,各地各家医院不同
HBV DNA检测的意义:
检测血清中HBV DNA水平的优点: 评价疾病活动度(活动与非活动) 筛查抗病毒治疗的对象
HBV-DNA
位于HBV核心部分
与HBeAg同时存在于血清中 是HBV复制的最可靠指标
乙肝两对半的四种排列
HBsAg(+)Anti-HBc(+)HBeAg(+)Anti-HBe(-)Anti-HBs(-) 所谓大三阳,说明病毒复制活跃,有传染性.
HBsAg(+)Anti-HBc(+)HBeAg(-)Anti-HBe(+)Anti-HBs(-) 所谓小三阳:①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小. ②HBV前C区变异,病毒复制活跃,有传染性. HBsAg(-)Anti-HBc(+)HBeAg(-)Anti- HBe(+)Anti-HBs(-) 含义:①既往感染 ②现症感染,正处于移行阶段,正在 清除病毒. HBsAg(-)Anti-HBc(+)HBeAg(-)Anti-HBe(+)Anti-HBs(+) 说明既往感染,现已恢复.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
慢性病毒性肝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