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课程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研究思路及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各论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重点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加深对中药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明确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学习目的和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1.概念2.研究内容3.学科任务4.学科性质5.学习目的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1.中国古代对药物作用研究的探索2.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简况本章习题要点: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3.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2 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理论研究的方法,理解中药归经和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掌握中药的四性(四气)、五味及有毒无毒的现代研究。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四性、五味及有毒无毒的现代研究。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2.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5.寒凉药的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第二节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1.辛味药2.酸味药3.甘味药4.苦味药5.咸味药第三节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1.概念2.研究内容第四节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1.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2.归经与药动学的关系3.归经与微量元素的关系4.归经与环核苷酸的关系5.归经与受体学说的关系第五节对中药有毒和无毒的现代认识1.急性毒性反应2.长度毒性反应3.过敏反应4.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本章习题要点:1.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内容。

2.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内容。

3.中药有毒无毒的现代研究内容。

4.现代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研究中药的归经。

第三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2 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主要因素,理解三大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掌握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物因素1.品种与产地2.采收与贮藏3.炮制4.制剂与煎煮方法5.配伍与禁忌第二节机体因素1.生理状况2.病理状况3.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第三节环境因素1.时辰节律与时间药理学2.研究内容本章习题要点:1.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主要包括哪些?2.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机体因素主要有哪些内容?3.中药药理作用的时辰节律。

第四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2 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理解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一致性及差异性,掌握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1.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2.中药作用的双向性3.中药作用的差异性4.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5.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第二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思路1.重视中药复方药理的基础研究2.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需与证的研究结合3.中药分类对比研究4.加强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5.深入进行中药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6.中药毒性研究本章习题要点:1.双向调节性。

2.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

3.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4.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思路。

第五章解表药(2 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解表药的概念、分类及常用的试验方法,理解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掌握常用药物麻黄、桂枝、柴胡、葛根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常用药物麻黄、桂枝、柴胡、葛根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解表药的概念、分类及临床适应症。

2.主要药理作用及可能机制。

第二节常用药物1.麻黄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2.桂枝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3. 柴胡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4.葛根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本章习题要点:1.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麻黄发汗平喘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3.桂枝的主要药理作用。

4.柴胡保肝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

5.葛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第六章清热药(4 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热药的概念、分类及常用的试验方法,理解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掌握常用药物黄芩、黄连、金银花、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常用药物黄芩、黄连、金银花、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清热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与抗生素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清热药的概念、分类及临床适应症。

2.主要药理作用及可能机制。

第二节常用药物1.黄芩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2.黄连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3. 金银花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4. 青蒿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本章习题要点:1.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黄芩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3.黄连抗病原微生物的机制及特点。

4.黄连对血糖的影响。

5.黄连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6.金银花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及主要成分。

7.青蒿抗疟原虫的作用特点、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

第七章泻下药(2 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泻下药的概念、分类、临床适应症及常用的试验方法,理解里实证的中医病机及现代医学对里实证的认识,掌握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掌握常用药物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常用药物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泻下药的概念、分类及临床适应症。

2.现代医学对里实证的认识。

3.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可能机制。

第二节常用药物1.大黄的主要成分2.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3.其他药理作用4. 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本章习题要点:1.泻下药的分类及主要药理作用。

2.大黄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

3.大黄改善氮质血症的机制。

4.大黄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5.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制。

第八章祛风湿药(0.5 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祛风湿药的概念、分类、临床适应症及常用的试验方法,理解痹症的中医病机及现代医学对痹症的认识,掌握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掌握常用药物秦艽、五加皮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常用药物秦艽、五加皮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祛风湿药的概念、分类及临床适应症。

2.现代医学对痹症的认识。

3.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第二节常用药物1.秦艽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其他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2.五加皮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其他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本章习题要点:1.祛风湿药的分类及主要药理作用。

2.秦艽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及机制。

3.秦艽升高血糖的机制。

4.五加皮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第九章芳香化湿药(1 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芳香化湿药的概念、分类、临床适应症及常用的试验方法,理解湿阻中焦证的中医病机及现代医学对其的认识,掌握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厚朴、广藿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常用药物厚朴、广藿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芳香化湿药的概念、分类及临床适应症。

2.现代医学对湿阻中焦症的认识。

3.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第二节常用药物1.厚朴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2.广藿香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本章习题要点:1.芳香化湿药的分类及主要药理作用。

2.厚朴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作用特点。

3.广藿香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第十章利水渗湿药(0.5 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分类、临床适应症及常用的试验方法,理解利水渗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掌握常用药物茯苓、茵陈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利水渗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常用药物茯苓、茵陈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分类及临床适应症。

2.利水渗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第二节常用药物1.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2.茵陈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本章习题要点:1.利水渗湿药的分类及主要药理作用。

2.茯苓的利尿作用及作用机制。

3.茯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4.茵陈保肝作用的主要成分及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