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月饼以示“团圆”。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 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 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 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 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 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 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 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 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
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明清之后,因 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习俗的主要形态。
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制作人:
和谐、团圆,是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亘古 不变的主题,代表 着炎黄子孙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无论 是杜甫的“露从今 夜白,月是故乡明”, 还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都表露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对家 乡、亲人的思念。
这种浓浓的亲情,构成了我们社会凝聚力的基础,形成了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石。
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
每到中秋,
人们对着如玉银盘的朗朗明月,以月圆象征人
团圆,借圆圆的月饼表达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之情,寄托、祈盼幸福和团圆的心愿。
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怀有同样一个崇高的“中国梦”,那就是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团圆的民族,团圆是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信念,甚至是生活理想中的重要部分。
中秋节就是一个把团圆与和谐体现得淋 漓尽致的节日。
“海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景象既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 中国“天人合 一”、“中道和谐”哲学理念的反映,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
和谐统一。
在中秋来临之际,作为社会主宰的中华儿女,我们在享受中秋
佳节美妙之时,在体味那不尽福祉的同时,对“家”、“国”的认 识得到升华。
感恩大爱、感恩“家国”!让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中国道
路”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优秀民族文化。
让中秋情浓、“中国梦”圆成为我们前进的强 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