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性质和变化-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解析版)
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性质和变化-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解析版)
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
解,其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 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故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误;B、化学反应前后遵循元素守恒的思想,制造过程中元
1
A.碳酸、KSCN、乙醇均是有机物 B.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在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还含有氧元素、氮元素、卤素、硫元素等 【答案】A 【解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为有机物,但是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含有碳 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所以碳酸、KSCN 属于无机物,乙醇属于有机物, 故 A 错误;B.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由于聚合物分子中的 n 值不同,所以属 于混合物,故 B 正确;C.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 的种类和数目,质谱仪都可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三者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故 C 正确;D.在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还含有氧元素、氮元素、卤素、硫 元素等,故 D 正确。 5.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专题 03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性质和变化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SO2 使品红溶液褪色 C.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B.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漂粉精使某些染料褪色
【答案】B
【解析】A 项,SO2 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 A 项;B 项,活性炭 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分子,“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项;C 项,氯水中含有的
误;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 B 错误;C.NO2 与水反应生成 HNO3 和 NO,
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 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C 错误;D.Al2O3 在熔融状
态时能导电,NaOH、CuSO4 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均能导电,三者都属于电解质,故 D 正确。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 CCl4 和金属钠为原料,在 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
选项
X
Y
Z
A
Al
Al2O3
Al(OH)3
B
Cu
CuSO4
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答案】C 【解析】X 可以转化为 Y,Y 可以转化为 Z,Z 可以转化为 X,形成一个环。A.4Al+3O2=2Al2O3,但是 Al2O3 不与水反应,不能生成 Al(OH)3,而且 Al(OH)3 也不能直接转化到 Al。A 项错误;B.Cu+ 2H2SO4(浓)=CuSO4+SO2↑+2H2O;CuSO4+2NaOH=Cu(OH)2↓+Na2SO4,但是 Cu(OH)2 不能直接转化得到
HClO 具有漂白性,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 C 项;D 项,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Ca(ClO)2,水解生成的 HClO 具有漂白性,可以使某些染料褪色,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 D 项。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卤水点豆腐”运用了胶体电泳的性质
B. 有漂白性,可漂白草帽和纸浆 C.NaCl 既可以做调味品,也可以做食品防腐剂 D.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答案】A 【解析】A、用盐卤点豆腐是胶体聚沉的应用,不是胶体电泳的性质,故 A 错误;B、 具有漂白性,可 以漂白有机色素,可漂白草帽和纸浆,故 B 正确;C. NaCl 具有咸味,用食盐腌制食品可以防止食品腐烂变 质,所以既可以做调味品,也可以做食品防腐剂,故 C 正确;D. 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陶瓷是 传统的硅酸盐产品,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 D 正确。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带一路”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丝绸属于纤维素 B.电解水制氢气可缓解能源危机,实现节能环保 C.“雨后彩虹”是一种与胶体有关的自然现象 D.烧制“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时未涉及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A. 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 项错误;B. 电解水制氢气,可以减少碳排放,实现节能环保,但 不能缓解能源危机,B 项错误;C. 雨后空气中含有纳米级的小水珠,与空气形成胶体,“雨后彩虹”是胶体 的丁达尔效应,C 项正确;D. 黏土为原料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氧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 项错误。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u 单质,B 项错误;C.2C+O2 2CO,2CO+O2
2CO2,CO2+2Mg
2MgO+2C,C 项正确;
D.Si+O2
SiO2,但是 SiO2 不与水反应,得不到 H2SiO3,而且 H2SiO3 也不能直接转化得到 Si,D 项错
2
误。
6.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铝热剂、水玻璃、冰水、氯水、水煤气均为混合物
B.玻璃、水泥、陶瓷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CO2、NO2、P2O5 均为酸性氧化物,MgO、Fe2O3、Na2O2 均为碱性氧化物 D.Al2O3、NaOH、CuSO4 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导电,都属于电解质
【答案】D
【解析】A.铝热剂、水玻璃、氯水、水煤气均为混合物,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冰水属于纯净物,故 A 错
素种类没有改变,故 B 正确;C、CCl 4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属于化合物,故 C 正确;D、CCl 4 和
金属钠为原料,在 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过程是钠单质置换出碳单质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故 D 正确。
8.下列选项中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