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防腐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使用环境本项目钢结构主体表面、钢结构横梁、钢结构桁架处于水蒸气蒸发、凝结的高潮湿环境下,钢结构极易发生腐蚀,属于C4腐蚀环境。
2、防腐要求根据使用设计要求,本项目钢结构要达到五年以上的防腐要求,我公司建议采用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改性环氧云铁中间漆、改性丙烯酸聚氨酯面漆的防腐体系。
二、涂层材料的选用我公司的“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技术源于美国费城化工,并于2003年技术引进,在十二年的应用中不断改进确定现在的产品方案。
并在施工中不断积累经验,制定并改良出本产品现行的配套施工规范。
在生产中采用了先进的工艺和特种功能原材料,集硬度、韧度和防护功能于一身,大大提高了该类产品的使用功效,与其他外延涂料相比,涂层致密坚固,有更优异的抗冲击强度,更好的防冻融、耐碱、耐盐雾、耐水、耐大气污染等功能,能有效地阻挡水和二氧化碳,防止钢结构锈蚀;即使在恶劣海洋气候下气候条件下,涂层仍具有长期的耐久性。
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具体特性如下:1、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具有出众的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在广泛的环境和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优异的强韧性,防止基面的磨损及涂层的脆裂。
2、涂层的耐盐水性、耐盐雾性、抗水、抗化学品性能卓越。
水性、无毒、不含有机挥发物质、不具引火危险(无闪火点)、不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voc为零,对大气无污染,施工时不避明火,使施工者及施工现场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在施工、贮存、运输过程中非常安全。
3、能够对涂层中任何破损的地方实施阴极保护。
小的缺漆斑块、针孔、划伤或疤痕还会由于锌的反应物的形成而愈合,可对旧的热浸锌钢结构件等无机涂层进行覆涂和维修更新。
4、涂膜附着性良好,且具有高度弹性及韧性,每平方英寸可达1000CBS强度。
涂膜硬度最高可达6H,耐磨性极强,可抵抗大部分地区冬季的风沙。
能有效防止船壳进入船坞有可能引起的擦伤和涂装后的工件运输过程中的擦伤。
5、气候、阳光、紫外线辐射、雨、露、细菌、真菌、或温度对它影响较小,不易粉化,多年暴晒、风吹雨打后仍然完整,基本维持同样的厚度。
6、粘度极低,在20CPS以下,可节省大量原材料,又可容纳大量锌粉,涂膜干燥后的锌粉含量达95%以上,可有效提高防锈效果,延长防锈年限。
可多次涂刷,并可与旧涂料层自然结合,即使局部意外破损也不会向四周扩散及剥落,重新涂抹后,仍能与四周涂料结合,防锈作用不变。
7、能经受γ射线或中子的轰击,并于1×1010R以上的原子辐射下不改变性能,阳光强射不粉化。
8、在干燥或固化时不会像有机涂料那样收缩,在涂装时能适应表面外形。
9、涂层不受切割及焊接损伤,带涂层焊接不影响焊接质量。
改性丙烯酸聚氨酯面漆膜干燥快,附着力好,耐热性、耐候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户外耐久性、封闭性、装饰性,抗紫外线性能优异,可在较低气温条件下应用。
三、涂装1、涂装前表面处理1.1打磨①所有气割、剪切、机加工后的自由边锐角均应打磨至R2;②喷砂前应用砂轮打磨去除气割表面的割痕及火工矫正部位的硬化层,以使喷砂后在这些部位能形成合适的表面粗糙度。
1.2除油1.2.1喷砂前钢材表面污染的油脂必须清除干净。
①推荐使用具有中度碱性的水性清洗剂清洗油污,然后以清水冲净。
②杜绝用蘸有有机溶剂或洗涤剂擦拭大面积油污,以免扩大油脂污染面积。
1.2.2抛丸、喷砂过程中和施工后,钢材表面必须避免油脂再污染。
①喷砂用压缩空气必须装有性能良好的油水分离器。
②除锈后的钢材表面必须严格避免重复污染油脂。
③质量检查人员和涂装施工人员不可穿戴沾有油污的工作鞋、工作服、手套对未涂装的钢结构进行质量检查和涂装施工。
1.3抛丸或喷砂除锈1.3.1除锈质量等级要求①所有待涂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钢材表面,必须抛丸或喷砂达到ISO8501-1(GB8923-88)Sa2.5级要求。
②局部修补涂层时,钢材表面必须打磨至ISO8501-1(GB8923-88)St3级。
1.3.2表面粗糙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控制在35~65μm范围内。
1.3.3磨料①为确保抛丸或喷吵后钢材表面达到规定的清洁度和表面粗糙度,推荐使用棱角状的粒度为0.8-1.2mm的铜渣砂或粒度为0.4-0.8mm的钢砂。
②所用磨料应是清洁干燥的,不可被有机物污染。
1.3.4压缩空气喷砂用压缩空气,压力应不低于0.5Mpa。
2. 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的涂装2.1混合2.1.1混合比,主剂:锌粉=1.0:2.5(重量比)当用量较少时,不可估计两组份的重量比,必须称重2.1.2混合时,应在不断搅拌A组份(主剂)的情况下,缓缓倒入B组份,决不可将主剂倒入锌粉中。
混合后,将混合物用80目筛网过滤,并倒入另一只容器中。
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要求持续不断地搅拌,以使锌粉在与基料混合后始终处于悬浮状态中。
2.2稀释与适用期2.2.1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事先已稀释到喷涂粘度,并具有4小时的适用期。
2.2.2必要时,可以用蒸馏水稀释①稀释时,将蒸馏水加入到盛有基料的容器内,彻底混合均匀。
②在阳光直射下,或环境温度高于25℃时,根据气温每公斤可加水25ml。
2.2.3当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已超过适用期而变稠时,不可加水稀释再用。
2.3喷涂施工2.3.1环境条件①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喷涂作业应在喷砂除锈后尽快进行,一般不应超过8小时。
②钢材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0℃,待涂表面温度至少应高于露点3~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60%;当环境温度为5~10℃时,应视涂层表干速度,如果表干在30分钟之内,则可以施工;5℃以下应停止施工。
③喷涂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作业前或作业中,邻近场所不可喷涂有机涂料,以免有机涂料飞扬到待喷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的钢材表面。
2.3.2预涂装下述部位在喷涂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之前应用漆刷进行预涂装(但预涂装不可涂得太厚):——孔内侧及边;——自由边;——手工焊缝;——喷涂难以喷到的部位。
2.3.3喷涂作业①喷涂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可使用GRACO公司的HUSKY307或Binks公司的专用喷涂设备,也可选用四川长江机械厂生产长江牌9C泵。
②应以垂直表面的角度持枪,并按50%搭接要求向表面喷涂,以获得均匀湿膜;③喷涂角焊缝时,不宜将喷枪直对角部喷涂,而应让扇形喷雾边缘掠过角落,以避免因涂膜过厚而引起干燥不完全或涂膜龟裂。
③干膜厚度要求为100μm时,涂装作业可分两道施工,喷涂第一道使之平均干膜厚为50μm,让其干燥至指干(通常15-30分钟)后,接着尽快以全润湿状态涂装第二道,并达到所要求的最低干膜厚。
④喷枪嘴与待涂表面应保持适当距离,以避免干喷产生。
如果表面存在干喷,或沉积有其他灰尘和杂质,在喷涂第二道涂层之前,应用砂纸打磨,继之以清水冲洗,然后再进行涂装。
⑤杜绝使用已超过适用期的涂料。
2.4涂层保护涂层在完全干燥固化前(正常条件下一般为2小时),已涂装表面应避免受到雨淋。
3.涂层质量检测3.1涂层外观目测检查涂膜是否存在龟裂、流挂、鱼眼、漏涂、片落和其它弊病。
3.2涂层附着力①按ASTMD3359方法A—十字划线附着力试验法检测涂层附着力。
②用锋利刀片在已完全固化,并且没有油脂污染的涂层表面,刻划两条各长40mm 相互以45度十字交叉的切口,切口必须穿透涂层,到达基底。
③用ASTM指定的压敏胶带粘贴于十字切口之上,用手指和橡皮压紧,使胶带成半透明状,并留有一自由端。
④抓住胶带自由端迅速拉起,观察切口两边涂层与基底间涂层剥落情况。
切口两边或交叉处锯齿状剥落宽度小于1.6mm时,视为合格。
3.3涂层膜厚用磁性干膜测厚仪测量涂层膜厚。
4.涂层缺陷修补4.1涂层擦伤处①擦伤面积较小,并且锈蚀不严重时,先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表面,干燥后打磨,然后刷涂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
注意:不可一次涂刷过厚,以免龟裂。
②擦伤面积较大或者已有明显锈蚀时,在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表面并干燥后,用动力砂纸盘打磨,然后刷涂或喷涂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
4.2涂层失去附着力的表面由于钢材表面存在油污或表面粗糙度过低,涂层失去附着力时,如面积较小,则按4.1条处理,如大面积失去附着力,则该表面必须重新清除油污,并喷砂至Sas2.5级,然后刷涂或喷涂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
4.3涂层龟裂处龟裂面积较小时,用动力砂纸盘打磨除去龟裂涂层,重新刷涂或喷涂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
龟裂面积较大时,应重新喷砂至Sas2.5级,然后重新刷涂或喷涂水性无机硅酸盐胶涂料。
4.4膜厚不足涂层膜厚未达规定要求时,应根据面积大小用喷涂或刷涂方法修补到规定厚度,修补前表面应是清洁的。
四、安全保证措施1.安全制度1.1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安全员对全体职工进行日常安全生产教育,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对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1.2所有施工人员工作前必须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1.3各危险区(如配电箱、涂料库)要有明显警告标志,施工用料要堆放整齐、牢固。
1.4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检修电气设备,须遵守电工操作规程。
1.5严禁携带引火物进行施工,施工现场严禁烟火,并设置消防器材。
2.喷涂安全注意事项2.1为保证喷涂机安全使用,最高进气压力不准超过0.4MPa。
2.2喷涂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因此,喷涂操作时,要将喷涂机接地,以防静电。
2.3喷涂过程中,在清洗更换喷嘴或不喷时,应及时将喷枪扳机保险装置锁住。
在任何情况下,喷枪不能朝向自己或他人,以免误压扳机高压喷料喷出击伤人体。
2.4施工时,涂料不慎进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高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3.1为满足高空基面处理、涂刷要求,需采用移动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脚手架必须搭设在稳定地基上,脚手架之间的连接必须牢固,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3.2参加本工程的所有施工人员,应熟悉本工种的专业技术及规程;登高前,施工负责人应对全体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3.3防护用品要穿戴整齐,要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将绳子系在牢固的建筑结构上或金属结构架上,不准系在活动物体上。
3.4检查所有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必须安全可靠,严禁冒险作业。
3.5高空作业范围划出禁区,并挂上“闲人免进”、“禁止通行”等警示牌。
3.6在基材处理打磨阶段,会产生粉末及碎屑,为保障行人安全,施工过程中会构建封闭的人行道,产生的垃圾施工人员要及时处理,不得影响行人通行。
3.7高空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并必须从指定的线路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掷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将易滚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不准乱放;工作完成应及时将工具、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坠落物件清理干净,以防落下伤人;脚手架使用彩布进行包裹;上下大型零件时,应采用可靠的起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