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 不稳定边坡防治工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0二、编制依据 (1)三、施工准备 (1)1、施工组织机构 (1)2、施工人员安排 (1)3、机械设备、试验检测及测量仪器配置情况 (1)四、施工计划 (5)1、施工总体安排 (5)五、施工阶段 (5)1、施工程序 (5)2、施工工艺 (8)3、施工方法 (13)六、工序报检 (17)1、钻孔 (17)2、锚索的制作和插入 (17)3、注浆 (17)4、钢筋笼 (18)5、混凝土 (18)6、张拉 (18)七、质量控制措施 (18)1、质量保证体系 (18)八、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1)1、安全保证体系 (21)2、雨季夜间施工措施 (21)九、环境保护 (23)十、文明施工 (23)XXXX 不稳定边坡防治工程锚固施工技术方案、工程概况1、设计情况XXXX 不稳定边坡防治工程位于XXXX ,共有A、B、C 三个区域。
治理措施主要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截、排水。
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取380kPa,设计荷载405kN,锁定荷载285kN,锚固段长5m~8m,每根锚索钢绞线4 根,且每根锚索为Φ15.2 普通无粘结钢绞线,fptk=1860MPa 预应力筋,砼框架内采用喷洒草种护坡。
2、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表 1 主要工程数量表二、编制依据1、XXXX 边坡防治工程边坡设计图,边坡锚固防治设计图;2、XXXX边坡防治工程[2015] 金秀政采GZ第14 号;3、国家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施工技术指南;4、技术规范质评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DZ/T0219-2006) ;《建筑边坡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 200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85。
三、施工准备1、施工组织机构1.1技术准备: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相关设计图纸、规范及施工技术指南,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为边坡防治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1.2机械准备:对所有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清洁、保养、调试、检查和维修。
并配齐了生产施工过程中部分机械的易损备件,保证各类机械运转处于良好状态。
1.3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相关原材料,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材料的采用需经项目部自检及监理组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组织机构见图1〈组织机构图〉。
2、施工人员安排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我项目部组织专业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施工班组和施工人员安排详见表2〈施工投入人员一览表〉。
3、机械设备、试验检测及测量仪器配置情况主要机械设备已全部到场,机械设备已全面检修与保养,可正式投入生产。
试验检测及测量仪器、仪表在使用前均已通过计量、检验单位标定。
试验检测及测量仪器、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见表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图 1 组织机构图表 2 施工投入人员一览表表 3.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表 3.2 主要仪器设备备注: 投入设备根据工期要求和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四、施工计划1、施工总体安排锚索框架梁施工主要受土石方开挖的控制同时考虑到本合同段全部工程的总体计划,故在以上前提下进行该段路基边坡防护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本施工段锚固边坡施工计划见图2图 2 施工进度横道图施工设备必须配套,并有充分的备件,确保施工机械处于高效工作状态。
所有设备进场前均应进行认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以确保在本项目施工中正常运行。
各施工班组的技术工种,均由经验丰富的熟练技术工人上岗,注重抓好施工质量管理,减少和避免因返工造成工期延误。
为确保工期,减少施工干扰,拟采取下述措施:保证足够的人员和设备,进行24 小时作业;将钻孔设备与压浆设备分别配套,保证每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材料供应。
五、施工阶段1、施工程序根据区域内边坡锚固工程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编制以下施工程序。
1.1主体工程施工顺序(见图3)图 3 施工顺序图1.2 锚杆索施工顺序图 4 锚索施工顺序流程图2、施工工艺2.1锚索张拉工艺流程图 5 锚索张拉工艺流程图2.2锚索锚体制作工艺流程图 6 锚索锚体制作工艺流程图2.3 格构梁框架支护流程图 7 格构梁框架支护流程图3、施工方法3.1测量放样根据控制点和设计施工立面图用全站仪精确测放锚孔孔位以及格构梁框架横竖梁的位置、堑顶刷坡线,并对各工点钻孔位编号、作醒目标志。
经自检以后,申报监理认可方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并派专人对山体、开挖坡面的稳定性设点进行监测。
3.1.1边坡开挖至交工过验收前,对坡顶隔3 至5 天进行调查一次,看表层土体有无裂缝发生,有裂缝及时记录裂缝产生的时间、深度、连通性、通水状况等发展变化情况;边坡开挖过程中对开挖断面的地质剖面,观测坡面岩层产状,节理发育状况及地下水出露情况进行记录。
若有结构面组合不利于边坡稳定,地下水涌出等情况应及时现场讨论研究边坡稳定性及应急措施。
3.1.2对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m的边坡设桩点用光电测距仪和水平仪进行动态观测,派人作专项记录。
3.2搭接工作平台用脚手架按坡面锚孔横排位置,搭接两米宽锚索、格构梁框架施工的工作平台。
要求爬杆不得和竖梁锚孔交错,平台应低于横排锚孔0.5m。
平台铺上厚度≥25mm木板,平台外边设栏杆,平台用垂直水平面地锚桩锚牢,保证钻机施工时的稳定及施工的安全性。
3.3设备安装就位平台搭好后在坡底将钻机分解,用人工将潜孔钻机搬运至坡面工作平台组装,将钻机的钻头、冲击器、钻杆安装好后,将钻机底盘螺丝松开,调整钻机底盘将钻头对准孔位,然后用测斜仪量测钻机的底盘或钻杆,将钻机的倾角调好,定位组装架设,并用脚手架、扣件和连接器将钻机固定在平台的钢管上。
必要时需在钻孔位置对平台增加地锚桩加固平台。
3.4钻孔3.4.1钻孔倾角钻孔的倾角为25°,开孔时要用钻头来回多次对孔口进行钻进,导正开孔的倾角和孔位,并在开孔钻进前一米时,用测斜仪多次量测钻机的底盘或钻杆,随时调整钻机,保证在开孔时由地层软硬或坡面不平整引起钻机对孔位偏移的误差,在钻进中毎钻进3-5m 用测斜仪量测一次钻孔孔斜,及时调整钻孔孔斜误差。
锚孔倾角、水平角允许误差点在内± 20,成孔后,孔斜不得超过3%。
3.4.2钻机参数的调整控制在钻进中应根据岩层的岩性软硬来调整钻机的参数。
当岩性较硬时应低压低转速钻进,当岩性较软时应高压高转速钻进。
当钻孔越深时应用较高的风压,当钻孔越浅时可适当降低钻机的风压。
钻机钻进参数控制用钻机的操作阀来调节。
3.4.3钻孔中钻进过程中应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性情况作好现场记录,如遇地层松软、破碎时则应跟管钻进以使钻孔完整不塌。
若遇塌孔,应立即停钻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等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当钻进深度超过6m 时要求每钻进一米清除孔内岩粉一次。
孔位误差水平不得超过± 5cm 垂直不得超过± 10cm。
要求干钻,禁止水钻,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至于恶化边坡岩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
锚索全孔直径为150mm。
为确保锚孔深度,实际钻孔深度应要求大于设计深0.4m。
3.4.4清孔毎个钻孔终孔后,下锚索前应将孔内的残渣岩粉或地下水清除干净,宜采取高压空气风(风压0.2 ~0.4MP),以免降低水泥砂浆和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钻孔成孔后在浇砼前应用棉纱或水泥包装编织袋堵孔临时防护。
3.4.5锚孔钻进时应做好记录,若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报设计单位,以便变更设计。
3.4.6锚孔完成后,须经监理和质检部门检查后,方可进入下道程序。
3.5 锚索制作3.5.1锚索的制作堆放应在工棚内,钢筋、钢绞线堆放时应在底部用≥ 20cm 木头垫好,并在上面盖上彩条布防止钢筋、钢绞线銹蚀损坏;锚索要确保每根钢绞线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对死弯,机械损伤处应剔除。
无粘结钢绞线外套管不得有破损。
预力锚体内的绑扎材料用黑铁丝,不得用有色金属材料。
3.5.2锚索制作前应对钻孔实际长度进行测量,并按孔号截取锚索体长度;锚体材料应用机械切割,不得用电弧切割;锚杆按设计长度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锚索的长度按设计孔深长度外加1.2m 的预留张拉长度制作,锚具采用OVM15-4 型。
对组装好的锚索按照对应的锚索孔进行编号,并妥善放置备用。
锚体制作完成后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
3.6下锚索下锚索时锚索体由套管作导向,操作人员协调一致,均匀用力往锚孔里推,保证锚索体在孔内顺直不扭曲。
将锚索插入锚孔内,距离孔底0.5m 居中安放好,并在锚孔外预留钢绞线1.2m 长,锚索安放时搬运支点不得大于2m,转弯半径最好不小于10m保证锚索在搬运过程中不扭曲变形。
下完锚索,用拔管机将套管拔出。
下锚杆时将注浆管头部用14 号铁丝捆住留一弯勾,勾住锚杆,锚杆安置时跟随锚杆下入孔底,注完浆后将注浆管轻轻一带,铁丝拉直脱离锚杆,便可将注浆管取出,锚索将注浆管预置在锚体中部跟随锚索一起下入孔底。
3.7注浆3.7.1根据设计浆材为M30水泥砂浆,灰砂比1:1, 水灰比0.45 ,采用从孔底到孔口返浆式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3MPa。
注浆必须饱满密实,注浆体的强度要求≥ 30Mp。
浆液应搅拌均匀,过筛,注浆管路应经常保持畅通。
当浆体强度达到80%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为0.1 倍的设计拉力。
3.8框架基槽开挖3.8.1锚索槽开挖时,硬岩对梁的架空坡面用浆砌片石支补垫平。
坡面为土质时,用风镐将坡面开挖深60cm地槽,将锚索框架嵌入坡面,立柱埋入地面标高50cm以下。
3.8.2锚索以锚索孔位为轴心向两边各开挖30cm,基槽垂直坡面,槽底面平行坡面。
3.9框架梁钢筋制作3.9.1钢筋的堆放下料均在钢筋棚内,堆放的钢筋底部用岩石块距地面20cm 垫好, 上面用彩条布盖上,防止钢筋锈蚀。
3.9.2锚索框架钢筋也应在坡面上绑扎,并先在基础上铺砌一层5cm厚砼,钢筋笼制作要规整、平顺、牢固满足规范,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1/4 ,框架钢筋笼的保护层梁侧面不得小大7cm,上下底面不得大于6cm。
3.9.3框架钢筋制作时若锚索与地梁钢筋、箍筋相互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的间距。
3.10框架模板安装3.10.1根据梁的位置安装模板,采用1 套0.5x2.2m 的钢模进行安装。
模板使用前应用磨光机将模板表面的锈迹清除干净。
为使砼表面光洁,棱角整齐,在砼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刷机油作为脱模剂。
3.10.2为控制模板的稳定,在模板内设两条Ф12 拉模筋,每节模板设两处间隔1.2m。
模板外用钢管卡住支撑,每节模板设三处。
模板安装就位上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