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卷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法律知识普及程度的问卷分析报告
关于法律知识普及程度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组长:虎珊珊数据统计:丁哲马静制作:马复兴排版:马小军出题及发放问卷:小组其余人员
预科二班/第三小组
关于法律知识普及程度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概述
1. 调查时间:XX年5月
2. 调查地点:甘肃政法学院
3. 调查对象:甘肃政法学院在校学生
4.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并以当场收回的形式
5. 调查目的:本次问卷调查是法学概论课程期中考核的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客观地分析与评价我校学生法律知识普及程度的状况,同时作为对我校学生法律知识方面的调查,本次调查问卷有助于我们对我校大学生法律知识状况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并发现问题、尝试解
决问题,以加强我们对法律知识观念的重视程度。
二、调查过程
1. 问卷详情:问卷设题主要从构成法律知识的两个基本方面,即基本知识和法律概念入手。
共选择题目30道,其中基本知识类的题目十七
道,法律概念类的题目十二道。
2. 调查阶段:经过排版打印后的问卷由小组成员在校园内随机发放
并当场收回,共发放50份问卷且全部收回。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受调查人群分布:
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文科学生(31名)明显多于理科学生(19名)。
2、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调查人群分类统计数据
问卷题目分类统计数据
(此次调查统计是抽样调查,着重关注文理科的差别对于学生法律知识观念的影响,忽略了专业差别对学生法律知识观念的影响。
所以定
量的数据不够精确。
)
由表一统计结果来看,此次问卷调查中文科学生法律知识普及程度要高于理科学生。
说明文科学生对问卷各项题目的认知程度整
体上比理科学生更加精确。
由表二统计结果来看,文理科中均有近70%的学生具有基本的法律知识,而文理科学生的主要差别在于法律概念类知识的把握程
度不同。
四、报告结题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文科学生因接受过系统的具有法律相关内容的课程,且由于文科学生接受的教育主要在人文社科方面,其较于理科学生具有更好的人文素养,所以普遍情况下文科学生法律知识
普及程度要比理科学生高。
篇二: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为贯彻第11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弘扬法制精神,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构建和谐校园,我校特举办此次问卷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不记姓名,请认真,如实地填写,您所填写的内容对我们都是莫大的帮助与支持。
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配合。
年级()专业()性别()
1、您觉得社会上开展的普法活动对您有用吗?()
A.有用 B . 没有用,纯属虚设 C、有一点用
2、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A、非常有用
B、一般
C、基本没用
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
3、你觉得法律能维护你的切身利益吗?()
A. 能,我对法律有信心
B. 不能,法律愈来愈成为有钱人和有权的人的代表
C. 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4、请问你对你身边的公民的法律意识强弱的看法:()
A.强B.一般C.薄弱
5、你认为法律与你的学习和生活:()
A.关系密切 B.关系不大 C.没关系
6、您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事件吗?( )
A.会
B. 不会
7、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
A、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
B、在立法以及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
C、官民平等,官员无特权;
D、关键是政府与民间法人及公民的平等
8、法律名称的知悉程度
你听说过下列哪些法律法规的名称,请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刑法》(2)《国旗法》
(3)《未成年人保护法》(4)《劳动法》
(5)《继承法》(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7)《宪法》(8)《民法通则》
(9)《国徽法》(10)《税法》
(11)《行政诉讼法》(12)《婚姻法》
你还听说过哪些法律法规名称,请写在横线上您身边的法律
(1)您使用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吗()
A、有过
B、没有
C、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2)您和亲戚朋友之间借钱打欠条吗()
A、打
B、不打
C、有时打有时不打
(3)您了解法律的途径有哪些()
A、网络
B、电视
C、报刊
D、各类普法活动
E、亲身经历
F、其他老师或亲戚朋友谈论
(4)您经常看普法类节目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您喜欢那种题材的普法活动()
A、刑事
B、民事
C、行政
D、都喜欢
E、其他
(6)遇到纠纷,您会选择怎样解决()
A、通过法律
B、私了
C、忍气吞声
D、报复
(7)您怎么看待家庭暴力、婚姻财产纠纷()
A、清官难断家务事
B、清官易断家务事
①如果您选择了A,您的理由是()
A、法律法规不健全
B、公民法律意志不坚定
C、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②如果您选择了B,您的理由是()
A、法律法规健全
B、多年普法成效
C、一切问题都能用法律解决
(8)你买了某种商品但你后来发现被骗了,你会:()A.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B.以此为教训,不做任
何行动 C.到该商场骂他们一顿
(9)你急需辆自行车,一天你恰好在街上见到一辆自行车在卖,价钱很便宜,你也很喜欢,但车子似乎来路不明,可能是偷的,那你会买吗:()
A.会 B.不会
(10)假如您有参加勤工助学或利用课外时间在社会打工,当您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您会怎么办?()
A. 利用法律手段(包括找劳动仲裁委员会,诉诸法院等)
B. 报告老师,让学校出面处理
C.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气吞声
(11)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偷正往路人口袋里偷东西,你会:()
A.明哲保身,视而不见B.立刻告知被偷者C.打电话报警
(12)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几月几号,()
A、3·15
B、
C、
D、12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谢谢!
青海师范大学青年法学社
篇三:法律问题的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因游戏装备而产生法律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者:*** ***
二、调查课题:关于因游戏装备而产生法律问题三、调查时间:XX年8月四、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五、调查报告内容(一)调查缘由
网络游戏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已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十分明显,如韩国网络游戏创造的产值已超过汽车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法律问卷调查报告)。
我国的网络游戏从起步至今短短几年,已经成为全球网络游戏产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网络游戏在中国从无到有,再到拥有5000万在线玩家,显示出中国游戏出版业市场的巨大潜力。
据统计XX年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达亿人民币,预计XX年网游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同时带动电信服务、IT设备制造等关联行业大幅增长。
网络游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但在它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嗅觉灵敏的不法之徒,也把黑手伸向了这块蛋糕,他们利用一些技术手段,侵入计算机系统,盗窃玩家的虚拟财产销赃牟利,给玩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精神上的痛苦。
网络虚拟财产其典型主要体现为游戏装备、钱币,有统计数字称大约有61%的玩家有过武器装备、钱币被窃的经历,但是由于我国在保护虚拟财产方面立法的空白,至使他们投诉无门。
我地每年也有多起网络虚拟财产被盗报案,而且呈上升趋势,它不仅破坏这一产业的健
康发展,还引发了相应的社会治安问题。
为了保护它的健康发展,为了打击盗窃游戏装备、钱币等虚拟财产的犯罪,维护游戏用户的合法利益,为了统一对虚拟财产的认识,于是组织这次社会调查。
(二)调查过程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因网络游戏装备而产生法律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在调查中发放调查表50份,共计收回50份
(三)调查结果
4 您认为虚拟游戏装备是否可以作为物的一种来属财产?
5
您认为游戏装备积分能否折算成人民币?
6 您认为游戏公司冻结玩家装备是否侵权?
7 您认为盗窃网络游戏的账号或者装备是否应当构成犯罪? 8 您认为网络游戏中的顶级装备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9 您认为网络立法保护是否具有必要性?
10 您认为网络游戏中的秩序混乱的原因在哪里?
(四)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关于因游戏装备而产生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主要对象,在这些人群中学生占了绝大部分。
2、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看来,认为网络游戏中的装备可以一种特殊的个人财产,可以折算成人民币,个人合法的游戏所得应当受法律保护的调查者占了大部分,也有部分持不同看法。
3、有将近占六成的调查者认为游戏只是人们娱乐游戏的一种途径,游戏的混乱只是由于网民的素质不高引起的法律的强制规定会限制人们在游戏中的自由,但是有三成的调查者,认为为了维护和谐的网络秩序立法很有必要。
(五)建议
若要实现网络游戏的和谐有序,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以下
1、丰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对文明游戏的教育。
2、完善对网络法律规定,保护个人合法的游戏所得应当受法律保护。
3、注重保护网络秩序方式的灵活性,引导广大游戏人群文明游戏,不过死过严的限制网络的自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