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面子心理
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等,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
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逊,结果争吵起来。
更有甚者,一
个不让,一个拔拳相向,头破血流,事后懊悔不迭。
从心理学角度讲,则是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
仿佛谁先道歉就伤了面子,谁在威胁面前低了头,谁就孬种、于是
层层升级,以悲剧而告终。
冲动心理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展期,自制能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或者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做事爽快,实则也是冲动表现。
象骑车相撞
以及类似的许多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
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
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大学生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糟。
宽容心理
同学之间坦诚相待、互通有无,有利于增进彼此友情,减少不必要的磨擦、冲突。
但是,如果你和同学交流时遇到意见分歧,或对
方有错误时,你是措辞生硬,直道其详,还是近取诸譬,站到对方
的立场上想一想,委婉地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
效果。
另外,培养幽默感也有助于把本来紧张的局面缓和得轻松自如;几句俏皮话能使一个窘迫的场面在笑话中消逝。
封闭心理
大学生人际和谐的表现之一是乐于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则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心理,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
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情感冲动的强度较弱,外露表现不明显,被人误认为封闭。
实际上他们是情感深沉,能帮人一帮到底;有的是
整天忙忙碌碌,因为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所累,始终处于疲倦
状态,自然[本文来自于大学生必备网}也就很少有高涨的热情,只
要紧张气氛松弛了,他们的热情一般能很快调动起来;有的则是因为
心灵上的创伤所致。
如过去曾赤诚待人,结果却遭致欺骗、暗算,因此对人渐存戒心,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事业屡屡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
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自以为
是看破红尘,新的事物,新的活动难以再激起他的热情,看不到自
己改造世界的力量,只想消极混世,了此一生。
对于心理封闭的同学,最重要是要努力改变自我,自强不息。
大家要以更大的热情关
心他(她)、帮助他(她),不能简单予以责备,甚至孤立他(她)。
“人不可太直,也不可口太快。
”自古就是人生名言。
正直的人虽是值得称赞的,可是,倘若人太直了,反而会招惹一些不好惹的人,麻烦就自然源源不断涌来。
与其结冤的人,也必定被抓住把柄。
若有一丝的风吹草动,他们就想办法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在众
人面前给其难堪,冷嘲热讽,还借题发挥,不断地栽赃、陷害。
社
会上不仅有之,学校里也是如此。
同学们为了争夺奖学金,不惜任
何代价,互相诽谤,在背后说别人的闲话。
想来,确实令人寒心!
只有站在局外人的立场,能心平气和,不愠不怒,微笑着面对种种流言飞语,坦然一笑,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敬而远之,才能
避免自己被牵连进更多的旋涡里。
要学会迂回,表面上要和同学客客气气,说话不可太直,即使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要学会保留观念和隐私,“话到嘴边留三分”,才不至于把自己身陷其中。
否则,难以与人和谐,甚至难和人家沟通。
明知是自己最讨厌的人,也要忍一时气,不和他们一般见识。
无论如何,个人纠纷已发生,也不能再制造状况,以免扩大事态,
加重他们的不满。
所以,从容冷静地面对现实挫折,大度处世,得
意时不可眼高手低,失意时不可迁怒他人。
人生苦短,我们生活中
能有多少个真心朋友呢?太亲近了,反倒易伤害对方,招来一些没必
要的麻烦,甚至反目成仇;太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冰冰,又
有何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能保持适当的距离,保留个人观念,不
强加于人,感情更持久。
“正人必先正己”,有人在报复我,有人在诽谤我,有人在不满我。
我固然伤心痛苦,可是,要仔细想一想,我也有种种的不是。
我很情绪化,喜怒无常,容易计较个人的得失,对于别人的语言过
度敏感。
我父亲说得很对,不应该断绝与怨恨自己的人相处。
生活
中怨恨自己的人,往往是对自己缺点或过错最敏感的人,是对自己
的过错能给予无情批评的人。
若是认为他人的批评纯粹是对个人的
故意中伤,而耿耿于怀,在不知不觉的举手投足间,与他人的矛盾
就会日益恶化,甚至一触即发。
同学们比社会上的人单纯一点,他
们最多的就是造谣生事,而外面的人,却远远没有我想得这么简单,有人争权夺利,有人靠关系走后门,有人妒忌英才,白说成黑,黑
说成白,栽赃陷害嫁祸他人……这些触目惊心的现实,难道,我们
走向社会以后,非要气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