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第一单元
1藤野先生
1.绯匿鉴诘逊杳2.(1)居然(2)瞥见3.(1)死在异国他乡。
(2)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4.对日本“爱国
青年”荒谬逻辑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把中国人看作低能儿的极为
愤慨的感情。
5.(1)日本的“爱国青年”(2)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
人6.忧国忧民,对软弱国民的麻木、愚昧感到不满。
7.弃医从文。
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正是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作者想用
文艺救治人们的精神,唤醒麻木的灵魂。
8.孙犁戴着袖套在捡黄豆,见了我,与我交谈。
准备糊窗缝,向
我证实自己的衰老孙犁坐在桌台前写作,见到“我们”后立刻热情招
呼客人。
9.(1)写出了我期盼、兴奋、敬仰的心情。
(2)表现出孙
犁珍惜纸张、小心谨慎、害怕糟蹋纸张的心理。
10.①“我”不热不同
省里几位老师对《灶火的故事》的评价。
②“我”相信孙犁先生能读
懂它的精妙之处。
11.①以小见大,以普通平凡的细节,表现大师品质
的高尚。
②这里反复强调,突出地表现了孙犁始终如一的质朴形象。
③多次点题,使孙犁先生戴套袖的形象深入读者的心,从日常生活中
表现孙犁的高尚品质。
2我的母亲
1.质恕绉绉嬉绰翳2.(1)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
隐含着作者羡慕、惋惜之情。
(2)即“闯荡”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谦逊态度,同时可见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之大。
3.示例:如果我能坦然面对失败,如果我能淡然面对成功,如果我能
毅然面对困难——那么,我得感谢生活的点滴给我的启示。
4.我母亲
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5.因为说轻薄话,母亲重责“我”;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6.为了顾及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处罚的
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不是给别人看的。
7.示例:母亲教子严格,
有时过于严厉,但严中有爱。
旧式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在
丈夫去世后,母
1母亲深夜敲盆赶亲深感教子责任重大,将孩子视为全部的精神寄托。
(言之有理即可)8.○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鼠;○(意对即可)9. ①使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
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或:“立起来”使用拟人
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
母亲插秧技术之高;“嫩绿”突出了秧苗的生机,“像块绿色的地毯”用比喻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②用“双
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等动作描写,写出母亲插秧的艰辛,
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意对即可)10..“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
力描写这个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
母亲的爱和怀念。
(意对即可)11.略12.略
3我的第一本书
1.掺晾盈蹭奥覆2.(1)凄惨(2)崇敬3.C4.父亲为儿子考
上大学而欣慰,又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
这是不善于表达而又难以
掩饰的父爱的流露。
5.父亲冷峻的外表;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6.(1)卖驴让儿子复读;(2)给儿子打点行李、借学费;(3)专
程赶回家送儿子。
7.“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因为这句话里包含
着父亲对儿子的理解与信任。
8.示例:比尔?盖茨的父亲让孩子从小
懂得凭本事挣钱。
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小报酬,以此
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
4列夫?托尔斯泰
1.黝锢滥尴炽颔2.(1)鹤立鸡群(2)正襟危坐3.(1)茂密(2)粗劣4.犀利的目光;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
5.具有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6.因为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够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具有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