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液压传动系统学习要点:液压传动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冶金机械、石化机械、航空、船舶等各个行业部门均有广泛的应用,根据主机不同的工况要求,液压系统有着不同的组成形式,形成了繁多的种类。
本章有选择地介绍四种典型的液压系统,通过对这些液压系统的分析,可以加深对基本回路的认识,了解液压系统组成的规律,为今后分析其他液压系统和设计新的液压系统打下基础。
液压传动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冶金、轻工、起重运输、工程机械、船舶、航空等各个领域。
根据液压主机的工作特点、工作环境、动作循环以及工作要求,其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作用和特点不尽相同。
液压系统是根据液压设备的工作要求,选用适当的基本回路构成的,它一般用液压系统图来表示。
在液压系统图中,各个液压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与控制方式,均按标准图形符号(或半结构式符号)画出。
分析液压系统,首先必须对系统的工况进行分析,看系统是如何满足工况的要求的;其次,再分析系统的特点。
分析液压系统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了解液压设备的功用。
重点是液压传动装置实现了哪些运动;具体工艺对于液压传动系统的要求等。
⑵分清主次。
首先分析各个主运动所需的主油路和控制油路,然后分析润滑油路一类的辅助油路。
⑶分析系统中各液压元件的作用。
搞清系统由哪些基本回路组成,并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4)归纳总结整个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8.1 液压传动系统的形式液压系统应用领域不同,其特点也不同。
在航空、国防领域,可靠性是系统所追求的;在大型重载设备行列,节能降耗是设计系统必须考虑的。
液压传动系统按其应用行业可分为航空液压系统、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冶金液压系统、机床液压系统等;按系统特点可以分为以压力控制为主的液压系统、以速度变换为主的液压系统、以换向精度为主的液压系统;按系统的功率可分为大功率液压系统、中功率液压系统、小功率液压系统;按系统压力等级可分为超高压液压系统、高压液压系统、中高压液压系统、中压液压系统、低压液压系统;按油液的循环方式不同,有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之分;按系统中液压泵的数目,可分为单泵系统、双泵系统和多泵系统。
8.1.1 幵式系统与闭式系统液压系统按照液流循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
1.开式系统一般情况下所见的液压系统均为开式系统,如图8-1所示系统就是一个开式系统。
液压泵从油箱吸入液压油,经过换向阀送入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进油腔,其回油腔的油最终返回油箱,工作油液可以在油箱中进行冷却和沉淀,然后再进行工作循环。
开式系统的特点如下:(1)液压油在系统中循环使用时,油箱是一个重要环节;图8-1开式液压系统1—液压泵;2—溢流阀; 3—换向阀;4—液压缸图8-2 闭式液压系统1—液压泵2—补油泵3—液压马达;4—溢流阀;5—安全阀;6—背压阀;7—液动换向阀; 8,9,10,11—单向阀(2)执行元件的启动、停止、换向均由方向控制阀进行控制;(3)系统结构简单、油液散热条件好;⑷开式系统所需油箱的容积较大,且系统结构不紧凑;(5)油液与空气长期接触,空气容易混入。
由于开式系统具有上述特点,因而它多用于一些固定设备如各种机床和压力机等液压系统中。
2. 闭式系统图8-2所示系统为闭式循环系统。
液压泵1排出的压力油直接进入液压马达3的进油口,驱动马达3旋转,马达3的回油返回液压泵1的进油口,这样工作油液不断在液压泵1和液压马达3之间循环流动,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为了补偿系统中的泄漏(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控制阀等处的泄漏)损失,防止泵1因供油不足而引起吸空现象,及其补偿泵1和马达3 瞬时流量的不均,闭式循环系统必须设置一个补油泵2,以便向低压支路进行补油。
为了解决闭式循环回路的散热问题,系统中一般都要设置液动换向阀.使低压支路的一部分热油可以通过它并经背压阀1和冷却器流回油箱,由此减少的油液由补油泵2进行补充。
因而液动阀7也称为热交换阀。
图中溢流阀4是补油泵2的低压溢流阀,为使补油泵2的油全部进入回油支路,则流阀4的调整压力要高于背压阀1的调整压力,溢流阀5是限制系统最高压力的安全阀。
与开式系统相比,闭式系统的特点如下:⑴系统中液压泵的出油管直接与液压马达进油管相接,液压马达的出油管直接接入液压泵的进油管;⑵执行元件的转向和转速由双向变量泵来控制;(3)系统结构复杂,油液散热条件差;(4)油箱容积小,但系统结构紧凑;(5)系统封闭性能好。
闭式系统常用于大功率传动的行走机械中,采煤机的液压牵引系统和其他许多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
8.1. 2单泵系统和多泵系统按照系统中液压泵的个数,可将系统分为单泵系统、双泵系统和多泵系统。
由一个液压泵向一个或一组执行元件供油的液压系统,称为单泵液压系统。
两个单泵液压系统组成双泵液压系统。
在液压系统中采用两台以上的液压泵向系统供油,即为多泵液压系统。
1.单泵系统单泵系统在液压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
它既可以控制一个执行元件,也可以控制多个执行元件动作。
在单泵多执行元件系统中,按照执行元件与液压泵的连接关系不同,可分为并联回路、串联回路和串并联回路等三种主回路形式。
1)并联回路图8-3所示,液压泵排出的压力油同时进入两个以上的执行元件,而它们的回油共同流回油箱,这种回路称为并联回路,这种回路的特点是各执行元件中的油液压力均相等,都等于油泵的调定压力,而流量可以不相等,但其流量之和应等于泵的输出流量。
另一特点是各执行元件可单独操作,而且相互影响小。
并联回路常采用多路阀操纵各执行元件的动作。
2)串联回路如图8-4所示,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进入第一个执行元件,而此元件的回油又作为下一个执行元件的进油,这种连接的油路称为串联回路。
串联回路的特点是进入各执行元件的流量相等,各执行元件的压力之和等于液压泵的工作压力。
图8-3 并联回路图8-4串联回路3)串并联回路系统中执行元件有的串联、有的并联的回路称为串并联回路。
这种回路兼有串联回路和并联回路的特点。
2.双泵系统双泵供油液压系统由两个油泵供油。
系统中每一个泵可以分别向各自回路的执行元件供油,为其提供动力。
每个泵的功率根据各自回路所需而定。
当系统中只需要进行单个动作,同时又要考虑发动机功率的充分利用,此时可采用合流供油方式,即两个液压泵同时向一个执行元件供油。
这样,执行机构速度可增加一倍。
这种双泵液压系统在中小型挖掘机、起重机、组合机床液压系统中已被广泛使用。
3.多泵系统多泵液压系统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液压泵组成,每个泵分别向不同执行元件供油,也可以按照需要把两个或多个泵合流使用。
8.2 典型液压系统8.2.1液压压力机液压系统液压压力机是锻压、冲压、冷挤、校直、弯曲、粉末冶金、成形、打包等工艺中广泛应用的压力加工机械,可用于加工金属、塑料、木材、皮革、橡胶等各种材料,是最早应用液压传动的压力加工机械。
液压压力机的结构形式很多,最常用的是三梁四柱式液压压力机,通常由横梁、立柱、工作台、滑块和顶出机构等部件组成。
液压压力机的主运动为滑块和顶出机构的运动。
滑块由主液压缸(上缸)驱动,顶出机构由辅助液压缸(下缸)驱动。
其典型动作循环图如图8-5所示。
液压机液压系统的特点是压力高、流量大、功率大,以压力的变换和控制为主。
图8-5 液压机动作循环图1. 3150KN通用液压机工作原理以3150 KN通用液压压力机为例,分析其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由图8-6可见,系统有两个泵,主泵1是一个高压、大流量恒功率(压力补偿)变量泵,最高压力由溢流阀的远程调压阀调定。
辅助泵是一个低压小流量定量泵,用于供应液动阀的控制油,其压力由溢流阀3调定。
这台液压机的主液压缸能实现快速下行、慢速下行、加压、保压、释压、快速返回、原位停止的动作循环;辅助液压缸(下缸)能实现向上顶出、向下退回、原位停止的动作循环。
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实现空载启动;按下启动按钮后,液压泵启动,此时所有电磁阀的电磁铁都处于断电状态,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6和12处于中位,它们的中位机能分别是M 型和K 型。
油液流向为:主泵1(电液换向阀6(电液换向阀12(油箱。
表8-1所示是3150KN 通用图8-6 3150KN通用液压机液压系统图1—主泵;2—辅助泵;3,4,18—溢流阀;5—远程调压阀;6,21—电液换向阀;7—压力继电器;8 —电磁换向阀; 9—液控单向阀10,20—背压阀;11—顺序阀;12—液动换向阀;13—单向阀;14—充液阀;15—充液油箱16—主液压缸17—辅助液压缸;19—节流器;22—压力表液压机动作顺序表。
1)快速下行液压泵启动后,按下工作按钮,电磁铁1Y A、5YA通电,使电液换向阀6和电磁换向阀8右位工作,液控单向阀9处于打开的状态。
上缸滑块在自重作用下迅速下降,泵1虽输出最大流量,依然不能满足需要,因而充液油箱15给液压缸16上腔充液。
进油路:主泵1(电液换向阀6(右位)(单向阀13(液压缸16(上腔)。
充液油箱15(充液阀14(液压缸16上腔。
回油路:液压缸16(下腔)(液控单向阀9(电液换向阀6(右位)电液换向阀21(中位)(油箱。
2)慢速下行、加压当液压缸16滑块下行触动行程开关2S后,电磁铁5YA断电,液控单向阀9关闭。
充液单向阀14亦处于关闭状态。
液压缸16慢速接近工件。
当滑块接触工件后,上腔压力升高,主泵1流量随之减小。
进油路:主泵1(电液换向阀6(右位)(单向阀13(主液压缸16(上腔)。
回油路:主液压缸16(下腔)(背压阀10(电液换向阀6(右位)(电液换向阀21(中位)(油箱。
3)保压当主液压缸16(上腔)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压力继电器7发出信号,使电磁铁1Y A失电,电液换向阀6中位,单向阀13和充液阀14的锥面保证了液压缸16(上腔)密封良好,使(上腔)保压,保压时间由压力继电器7控制的时间继电器调整。
保压期间,泵1经电液换向阀6 及电液换向阀21的中位卸载。
4)释压保压过程结束后,时间继电器发讯,电磁铁2YA得电,电液换向阀6换至左位。
由于液压缸16上腔压力很高,液动换向阀12处于上位,压力油经电液换向阀6及液动换向阀12,控制外控顺序阀11,使其开启。
此时主液压泵1输出油液经顺序阀11回油箱。
主液压泵1在低压下工作,此压力不足以打开充液阀14的主阀芯,而是先打开充液阀14中的卸载阀芯,使主液压缸16(上腔)的油液经此卸载阀阀口泄回充液油箱15,压力逐渐降低。
5)快速返回当液压缸上腔的压力卸至一定值时,液动换向阀12下位工作,则外控顺序阀11关闭,主液压泵1供油压力升高,充液阀14完全打开,此时油液流动情况如下。
进油路:主泵1(电液换向阀6(左位)(液控单向阀9(主液压缸16(下腔)。
回油路:主液压缸16(上腔)(充液阀14(充液油箱15,实现主缸快速回程。
6)主液压缸原位停止当液压缸滑块上升触动行程开关1S,使电磁铁2Y A失电,电液换向阀6处于中位,液控单向阀9将液压缸16下腔封闭,液压缸16原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