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报告模板
关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报告模板
高校层面:着眼“高校如何办好教育”, 改革重点是聚焦质量提升与特色发展
针对问题:经过多年发展,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战
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仍 部分存在背离教育本原、违背教育规律、丢弃办学特色 等问题。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还较为 薄弱,对产业支撑还不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是 本科教学质量亟待提升
举措3:抓科学评价,健全分类多元教育 评价机制
(1)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
——整体办学水平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对高校的发展规划、 招生指标和高校生均定额进行增减的重要依据
——教育教学水平评价:对高校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水 平进行分类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开展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 及相应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
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
第一个层面:政府层面 第二个层面:学校层面
政府层面:立足“政府如何管好教育”, 改革重点是提升政府教育治理能力
针对问题:政府不同程度存在错位、越位、缺位
现象,管了不少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着力破 解政府“放权不够”问题
改革目标:转变职能,促使政府管理“到位”而
不“越位”,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探索来自立科学的“管 办评”机制,推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力争做到面对若干年后上海及周边地区各级各类人 才需求,上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类型上都能输 送、结构上大致匹配
通过地方立法保障规划实施权威
举措1:抓规划引领,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 管理机制
(1)编制实施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两个规划
两个规划于2013年初启动编制,期间实地考察了
美国加州、德州等地的规划编制经验,充分研究 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城市相关经验,并立足长三角 地区实际开展研制,预计今年年底前发布实施
17
外贸(财经类)
商学院(财经类);视觉艺术 (艺体类)
6所:
25所:民航、版专、 城市管理、交通、
医疗器械专、电子信息、 海事、农林、建峰、济光(理工类);旅
应用
科学技术、
专、民远 、工商外国语、邦德(人文教
技能
新侨、中华 (理工类);育类);公安专(法学类);行健、工会 31
型
震旦(人文教育类) 管理、东海、立达、中侨(财经类);医
一、总体思路 二、改革重点 三、实施保障
一、总体思路
目前,上海已完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 任务,正朝着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迫切需要从单项改革转变为综合改革,从增 量改革推进到存量改革,从表层改革深化到深层 改革
《方案》提出“三个导向”“三个统一” “三个制度体系”“一个目标”的总体思路
三个统一
服务国家战略与立足上海实际相统一:按世界一流、 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示范引领的要求,探索可复 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推进综合改革与深层次突破相统一:强化省级政府 统筹,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深 水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
勇于探索与稳步推进相统一:既鼓励保护创新、释 放各方活力,又坚守底线思维、控制改革风险,确 保在原则和大局问题上不出现方向性、颠覆性失误
举措2: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 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
(2)建立以经常性经费为主的高校投入机制
以往高校投入以专项经费投入为主,高校忙上项目、 教育部门忙“分钱”,学校容易功利化,缺乏通盘考 虑、长远谋划 2014年,上海对地方高校的经常性经费与专项经费投 入比例从以往的3:7调整为6:4 今后3-4年内,经常性经费比例进一步提高至70%,确保 经常性经费由高校按照内涵发展需要自主安排;专项 经费投入聚焦“高峰”“高原”学科、高水平大学建 设、领军人才培养等,符合政府规划方向的重点投入
构建相应配套资源分配和评价机制,引导高校明确在 二维分类体系的定位,在各自类型中追求卓越,促使 全市68所高校由“一列纵队”变为“多列纵队”
上海市高校结构布局现状(根据二维分类标准)
综合性
多科性
单科性(特色)
合 计
学术 研究
型
复旦大学 上海交大 同济大学 华东师大
1所:上海科大(理工)
5
2所: 8所:华东理工、东华、 5所:中医大(医学类);华政(法学
这里重点就上海高考方案中,如何通过系列制度设 计提高高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匹配度,作简单介绍
举措1:关于人才培养,改革重点是提升 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
(1)前端的招生选拔
现行高考制度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 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 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化教育提出 更高期盼 现行高考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 足,一定程度上导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 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迫切需要深化综合改革 上海高考改革从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两方面同时着手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整 体规划与系统优化布局,这是政府管教育应该做也 必须做的事
举措1:抓规划引领,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 管理机制
(1)编制实施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两个规划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行业发展、人才需 求预测及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实施 上海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两大规划,明确普通 高校与职业院校结构与数量,优化层次和类型
举措2: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 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
(4)健全管理监督机制
全面实行地方高校总会计师委派制,由主管部门选聘、委 派和考核,对委派者负责 上月,上海市委已审议通过《上海市地方公办高校总会计 师管理办法》,明确:今后上海地方公办高校都要设立由 专业人士担任的总会计师岗位,负责掌握“财权”;赋予 总会计师8项职责、5项权利,今后所有上海地方公办高校, 若要动用大额资金,除学校主要负责人签字外,还得由总 会计师联签方可执行 这是在高校财经活动日趋活跃的形势下,规范财经行为的 重大制度安排 。今年11月前,实施首批3-5所地方高校开 展试点,并尽快实现全覆盖
举措2: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 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
(3)试点实施高校综合预算管理
2012年,选择上科大整体试点,按照“部门预算、核 定收支、财政补贴、统筹安排”等原则管理财务,既 实现高校筹资渠道多元化,又保障经费使用管理的自 主性。下一步考虑:
——继续选择若干所地方高校整体试点推行; ——支持条件成熟的高校,在校内二级单位试点推 行综合预算管理模式,“下沉”经费统筹权,引导高 校内部管理下移重心
改革目标:促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体系构建、内
外融通,高等教育更加聚焦质量提升、特色发展 改革重点:聚焦人才培养、特色发展、开放联动
举措1:关于人才培养,改革重点是提升 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人才培养应立足自身传统、底蕴和特色。比如: 加州理工大学、纽约服装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各不相同, 但都围绕强项培养了许多世界顶尖人才
改革重点:规划引领、资源配置、科学评价
举措1:抓规划引领,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 管理机制
(1)编制实施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两个规划
从美国加州、德州等国际教育发达地区经验看,无 不高度重视教育规划。从我们高等教育现状看,当 前突出问题是高校发展同质化,科研力量分散、重 复,学科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
——内涵建设水平和财政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评价:评价结果 作为安排市级统筹的财政高等教育经费、调整高校经常性经 费额度、决定全市性重大教育改革发展项目投入方向的重要 依据
举措3:抓科学评价,健全分类多元教育 评价机制
(2)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
建立行业企业代表、社会公众、家长等参与的评价机制, 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
改革策略:打算分“两步走”,在教育部指导下, 先编制“权力清单”,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负面 清单”
举措2: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 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
客观讲,近年来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不小,有人 形象比喻为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在与上海一些高校书记、校长交流时, 也听到抱怨:“以项目代投入”情况还较突出, 钱没法花在人头上,引进急需、关键岗位人才 也遭遇“玻璃门”等。为此,上海在这次综合 改革中,将着力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应用 上海大学 上海理工、海事、海洋 类);上体、 上戏、上音(艺体类)
研究 上海师大 (理工类);上海财大、
15
型
上纽大(财经类);上外
(人文教育类)
应用 技术
型
6所:杉达、建桥、上外 11所:工程大、 应用技术、电力、电机、
贤达、上师大天华、兴 韦信息(人文教育类);
二工大(理工类); 海关(人文教育 类);政法(法学类);立信会计、金融、
三个制度体系
以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原为重点,形成促进 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 体系
以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形成科学 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
以加强资源共享、促进融合互补为重点,形成教育 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
一个目标
到2020年,率先构建系统完备、开放有序、 高效公平的区域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率先实现教 育现代化。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不懈努力, 创建世界一流教育
药专、健康、欧华、思博(医学类);工
艺美术、电影艺术、 体育(艺体类)
合计 6
21
41
68
举措1:抓规划引领,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 管理机制
(3)探索政府对高校“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基本思路:“抓大放小、掌舵而非划桨”,探索政 府对高校“负面清单”管理改革,主要借鉴自贸区 经验,探索对高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也就是 “非经禁止即可为”,下放更大自主权
关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报告
xxx 2019
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和上海市 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立足上海 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编制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 案(2014-2020年)》,待国家层面批准后将全面启动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