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管理实施细则(参考)
1. 目的
提高集团成本管理水平,建立先进合理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2. 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集团所属各地产公司。
为集团所属各地产公司制订目标成本
和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提供相应依据和规范。
3. 职责
3.1 集团成本与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实施细则的制订、修改、指导、解释与检
查落实,集团财务管理部成本审算中心负责有关具体对接事宜。
3.2 集团所属各地产公司负责贯彻实施。
4. 方法与过程控制
4.1 目标成本释义
4.1.1 目标成本是公司基于市场状况,并结合公司的经营计划,根据预期售价和目
标利润进行预先确定的,经过努力所要实现的成本指标。
应体现集团“以经
济合理性最大的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并形成行业成本优势”的成本管理
宗旨。
4.1.2目标成本文件分为三个部分:《目标成本测算表》《目标成本控制责任书》《动态成本月评估》。
4.1.3《目标成本测算表》是反应项目的总目标成本和分项目标成本的金额。
建设项目的总目标成本是建设项目成本的控制线,由各分项目标成本组成。
各
分项目标成本包括各专业工程造价指标及各种费用指标。
4.1.4 《目标成本控制责任书》是对各项目费用的责任部门及其主要职责的说明,包括控制内容、控制要点和手段,需要注意的已完工程的失败教训。
4.1.5 《动态成本月评估报告》反映各成本项目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成本控制建议。
4.2 目标成本管理原则
4.2.1市场导向原则:目标成本管理以市场为导向,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
4.2.2准确严谨原则:目标成本指标应科学准确,每项来源都要有充分依据,保证目标成本的权威性。
4.2.3 事前控制原则:目标成本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每一阶段,凡事做到事先
控制为主,事中事后控制为辅,在立项、设计、施工之前发现问题,减少无效
成本。
4.2.4动态管理原则:建设项目的动态成本要及时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并纠偏,确
保建设项目总成本在目标成本控制范围内。
4.3 目标成本科目的分类:详附件《目标成本科目分类》
4.4 目标成本文件制订的步骤及时间要求
4.4.1 项目定位阶段:在投资分析和概念设计阶段,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营销、设计、成本、工程、财务等相关部门互动讨论确定的项目定位,完成“项
目定位阶段的全成本测算”。
确定各项费用的计划金额,包括设计、报建、环
境配套、营销费等,并向各费用的负责部门交底达成一致,作为各部门的工作
目标。
主体建安费以设计部编制的《建设项目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表》为依据,
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根据测算基础,提出实施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目
标、措施或建议,形成《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建议》,以此指导实施方案
的造价控制。
4.4.2 实施方案阶段:实施方案确定后五个工作日内,对《项目成本测算表》进行
细化和修订。
根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现状和计划,对设计、报建、营销等费用
进行分析或修正。
建安费的控制在主要材料设备选型确定后,需增加主要材
料设备的目标成本分析。
结合设计院的承诺明确各产品类型的限额设计指标
(如钢筋、砼含量等),形成《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建议》,作为《设计
任务指导书》的一部分发给设计院作为施工图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4.4.3施工图预算阶段:施工图完成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对《目标成本测算表》全面进行细化和修订,作为最终的目标成本。
并按已完工程的经验和“责任成
本体系”的要求,编制正式的《目标成本控制责任书》,并以此指导招标、施
工、采购等业务活动中的成本费用使用与管理。
4.4.4各阶段的成本测算的相关资料(成本测算表、目标成本控制指导书)在定稿后即时上报集团财务管理部成本审算中心,相关数据录入成本管理软件。
4.5 目标成本测算表的编制
4.5.1 目标成本测算必须应用集团统一测算表格(见附件),并体现量价分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