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碑林书法艺术鉴赏

西安碑林书法艺术鉴赏


3《勤礼碑》
•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 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 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 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 38字。碑侧5行,每行37字,左 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 1922年10月在西安出土,后移 新城,现在西安碑林。 •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 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 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 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 颜体中的代表作
• 西安鼓楼是目前所存在全国最大的鼓楼。它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 三滴水。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7.7米,南北正 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楼建筑在基座的中心,面阔7间,进 深3间,四周另有走廊。第一层楼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重檐 歇山顶,上覆绿琉璃瓦。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 楼的整个建筑层次分明,浑雄博大。
西安事变
•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 生在这里,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是中国抗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西安事变”的 遗址在华清池风景区,内有五间厅和兵谏亭等。
3大雁塔
•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 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 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 的象征。相传是玄奘大法师 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 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 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 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 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 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 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 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 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 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 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 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 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 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 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 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 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
4《玄秘塔》
• 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 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 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 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 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 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 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 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 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 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 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 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 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 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 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 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 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 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 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 为楷模。
简介
• 这里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 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 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 修建过行宫别苑。冬天温泉喷水, 在寒冷的空气中,水汽凝成无数 个美丽的霜蝶,故名飞霜殿。相 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宫。 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环山 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 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 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 宫,每年十月到此,年终返回。 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朝第 七个皇帝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 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据记载, 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 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 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飞 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 杨贵妃的卧室。白居易《长恨歌》 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 泉水滑洗凝脂”。
石碑林立
1、曹全碑
• 东汉中平二年 (185年)十月 立,明万历初年 在陕西省郃县旧 城出土,现在西 安碑林。内容为 王敞记述曹全生 平。此碑是汉碑 代表作品之一, 是秀美一派的典 型。其结体,笔 法都已达到十分 完美的境地。清 万经评此碑: “秀美生动,不 束缚,不驰骤, 洵神品也。”
地位
• 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汉中平二年(公元 185) 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 1956 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价值
• 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 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 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 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 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 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 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 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 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 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表 演 活 动
• 园区各景点每天上演各种精彩节目,包括祈天鼓舞、“教坊乐舞”宫廷演 出、“艳影霓裳”服饰表演、少林武术表演、舞狮、高跷、杂技等。每晚 上演的全球最大水幕电影,集音乐喷泉、激光、火焰、水雷、水雾为一体, 带给游客震撼的立体感觉。每逢节假日,还有各种应景主题活动,带给你 三百六十五天的惊喜欢乐。 大唐芙蓉园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无可比拟的历 史地位,成为华夏子孙寻根追梦的文化祖庭和重温盛世的精神家园,它将 带您进入中国唯一的盛唐文化之旅。

5《大唐三藏圣教序》
• 怀仁集王《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陈列在西安碑林第二室东侧第二排 南数第一的位置。此碑螭首方座, 高350厘米.宽100厦米,刻于唐高 宗李治咸亨三年(公元672 年)十 二月。 • 怀仁,唐弘福寺和尚.以唐太宗李 世民喜爱王羲之的字,用选集拼凑 的方法集“王” 字而成,从唐太宗 贞观二十年至唐高宗咸亨三年(公 元648—672年),历时24年。 • 此碑形神兼备,书法秀劲超群,分 行布白,笔意俱存,俨然是一气呵 成,不愧为中国古刻名碑之妙品, 难怪世人一直称它为 “千王碑”。 它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 它的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都是无以 伦比的。
西安碑林
--石质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宝库
一、概况
西安碑林碑林座 落于著名古城西 安市三学街(因 清代的长安学、 府学、咸宁学均 设在这里而得此 名)。 它于北宋二年 (公元1078年)为 保存《开成石经》 而建立。九百多 年来,经历代征 集,扩大收藏, 精心保护,入藏 碑石近三千方。 现有六个碑廊、 七座碑室、八个 碑亭,陈列展出 了共一千零八十 七方碑石。
5鼓楼

西安鼓楼位于西 安城内西大街北院 门的南端,东与钟 楼相望。
鼓楼始建于明太祖 朱元璋洪武十三年 (1380),比钟楼 大四岁,迄今已有 625年历史。清康 熙三十八年(1699) 和清乾隆五年 (1740)先后两次 重修。楼上原有巨 鼓一面,每日击鼓 报时,故称“鼓 楼”。历经岁月沧 桑,如今巨鼓早已 不存,惟余鼓楼巍 然安大雁塔之侧,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 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早在历史上,芙蓉园 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 今天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 遗址上,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为背景,展示了 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
文化主题区

全园景观分为 十二个文化主 题区域,从帝 王、诗歌、民 间、饮食、女 性、茶文化、 宗教、科技、 外交、科举、 歌舞、大门特 色等方面全方 位再现了大唐 盛世的灿烂文 明。园中亭台 楼阁、雕梁画 栋,包括有紫 云楼、仕女馆、 御宴宫、芳林 苑、凤鸣九天 剧院、杏园、 陆羽茶社、唐 市等众多景点。
二其他景点
• 1兵马俑
2华清池
• 位于西安东约30公 里的临潼骊山脚下 北麓,是中国著名 的温泉胜地,温泉 水与日月同流不盈, 不虚。每天都有很 多游人在这里洗温 泉澡。据历史记载, 这里的温泉大约发 现在3000年前的西 周时代。汉代曾在 这里建造帝王贵族 的行宫别墅。唐代 建有富丽堂皇的 “华清宫”。“华 清池”由此得名。
《大唐三藏圣教序》
6《道因法师碑》
• 欧阳通书写的《道 因法师碑》,与其 父欧阳询的《皇甫 诞碑》很相近,结 构严谨,书法险劲, 是值得珍视的书法 名碑。
7怀素草书千字文
对比
• 智永《真草千 字文》
8《关帝诗竹图》
•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竹子图,被称作 “关帝诗竹图”。是关羽在临别曹营时 送给曹操的的一幅丹青竹子图。整个画 面由两棵竹子组成,仔细看。一棵枝叶 飘飞,似狂风袭来,另一棵则枝叶低垂, 又像骤雨落叶,所以。又叫“风雨竹”。 • 如果我们横着看,就会发现这幅由竹叶 组成的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前两句是 写给曹操的,“东君”指的就是曹操, 意思是说,你的一番好意,我就不当面 辞谢了,送此画可表我的心意。希望大 哥(刘备)不要嫌我身单力薄,我对你 的忠心就像这竹叶一样,永久不会凋零。
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 了书写的效率,它的产生,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 折点。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的东汉《曹全碑》,可谓是隶 书的代表,汉碑中的精品。
2《多宝塔》
• 《多宝塔感应碑》全称《大唐西 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岑勋 撰文,颜真卿楷书,徐浩隶书题 额,史华镌刻。唐天宝十一年 (公元752年)四月立。碑高 260.3厘米,宽140厘米。34行, 行66字。 《多宝塔感应碑》是已知颜 书中书写时间最早的碑刻,因此 反映了颜氏早期书法风貌。从风 格看,此碑和他中、后期书法风 格出入还是较大的,还没有体现 出他雄强、伟壮、沉雄的气象, 相对写的严谨、秀整,起收笔见 笔见锋,尚未有篆籀之气,略近 欧书。故有评论道:此是鲁公最 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 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