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疾病教案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60g/L,白细胞10.6×109/L,尿常规阴性。腹部透视有多个液平面。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急性肠梗阻(机械性,粘连性,低位)
(二)诊断依据
1.急性阵发性腹痛,伴肠鸣音亢进
2.腹胀,呕吐;停止排便与排气
3.有腹部手术史
4.腹透有多个液平面
二、鉴别诊断(5分)
1.急性胃肠炎:有腹痛,呕吐,腹胀,但无腹泻
2.输尿管结石: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尿(-)等
3.其他外科急腹症:消化道穿孔、胆囊炎等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尿常规及沉渣镜检
2.B超1分
3.血酸碱度及电解质
四、治疗原则(3分)
1.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
2.输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
3.手术治疗
提问:1、斜疝的鉴别诊断有那些?
二.分类
(一)按照病因分类
1.机械性肠梗阻
①肠腔堵塞:寄生虫、粪石、异物等。
②肠管受压:粘连带缩窄、肠管扭转、嵌顿疝、肿瘤压迫等。
③肠壁病变:先天性肠道狭窄或闭锁、炎症性狭窄、肠壁肿瘤。
2.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腹膜炎,大手术后,腹膜后感染,血肿等。
痉挛性肠梗阻:如铅中毒。
3.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供血障碍,发生肠坏死麻痹等。
3、掌握肠梗阻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授课重点
肠梗阻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授课难点肠梗阻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方法
讲授法
参考文献
1、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裘法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急性肠梗阻
[病例摘要]
男性,25岁,腹痛2天急诊入院。
患者于48小时前突然发作全腹痛,以右下腹更明显,为阵发性绞痛,伴有肠鸣,多次呕吐,开始为绿色物,以后呕吐物有粪臭味。两天来未进食,亦未排便排气,尿少,不觉发烧。三年前曾作过阑尾切除术。
查体:急性病容,神智清楚,血压100/60mmHg,脉搏132次/分,体温37.5℃,皮肤无黄染,干燥,弹性差。心肺正常,腹膨隆,未见肠型,全腹触诊柔软,广泛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不大,肠鸣音高亢,有气过水音。
思考题
1、肠梗阻的病因分类?
2、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
第一节 解剖和生理
小肠结构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全长3—5.5M,十二指肠长25-30CM,小肠上段,2 / 5为空肠,小肠下段3/5为回肠。
小肠血供由肠系膜上A供应(胰十二指肠下A、中结肠A、右结肠A、回肠A和12-16支空肠和回肠A6)。
神经支配交感和副交感N
小肠生理功能1.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2.吸收
3.免疫
小肠疾病分类炎性肠病,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短肠综合征,小肠肿瘤。
借助图片讲解
借助图片讲解
基本内容
注解(进展、辅助手段)
第三节、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一.定义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课程名称
外科学
授课题目
小肠疾病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
装
订
线
时间分配
1、复习小肠及大肠的解剖及生理10分钟
2、肠梗阻的病因、分类及病理生理25分钟
3、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45分钟
4、小肠肿瘤、息肉和息肉病的诊断及治疗10分钟
合计80分钟
课时目标
1、了解小肠的解剖和生理。
2、了解小肠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血运障碍。
2、绞榨性肠梗阻:肠腔梗阻,血运障碍。
(三)按部位分
1、高位性肠梗阻:
2、低位性肠梗阻:
(四)按梗阻程度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五)按病程长短
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三、病理生理
1、局部病理生理变化
(1)蠕动增加:
(2)肠腔膨胀积气积液:
借助图片讲解
基本内容
注解(进展、辅助手段)
配合多媒体了解疝形成的病因
借助图片讲解
基本内容
注解(进展、辅助手段)
腹部专科检查:视:
触:
扣:
听:
辅助检查
化验检查
单纯性肠梗阻实验室检查变化不大,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血液浓缩,尿比重升高,白细胞升高,水与电解质紊乱及代谢紊乱
X光检查
五、诊断
是否是肠梗阻?
是机械性还是动力性?
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
引起梗阻的原因是什么?
(3)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
2、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
(1)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2)感染、中毒:
(3)休克:
(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四、临床表现
症状
1、腹痛2、腹胀3、呕吐4、肛门不排便不排气(痛、胀、吐、闭)
体征
单纯性肠梗阻早期可无明显表现,晚期则可出现缺水征象如:皮肤干燥,弹性差,尿少无尿,还可出现休克及休克前期症状。
其中是否较窄性肠梗阻更为重要,因其决定手术与否。
六、治疗
1.一般治疗:持续胃肠减压、禁食,矫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止感染和中毒。
2.解除梗阻: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如口服中药(承气汤、针炙、植物油灌肠等。)
手术治疗
基本内容
注解(进展、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