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二年级下册小学美术全册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画家眼中的儿童的基本形态结构,培养创造能力。
2、养成团结、关心他人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画家眼中的儿童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难点:绘画不同造型的画家眼中的儿童动态。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器。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复习学过的绘画的基本技法。
二、新课教学:1、板书课题,说明教学目的要求。
2、让学生观看连环画,了解画家眼中的儿童的基本形态结构。
3、演示绘画画家眼中的儿童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4、做游戏活动尝试表现,想象画家眼中的儿童形象。
5、通过设置情境、场景等方式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设计一个画家眼中的儿童的形象,最后组成一个活动场景。
6、交流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通过组织游戏、情境的活动,让儿童相互交流,谈自己的想法。
7、编制故事。
8、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
三、布置作业作业要求:设计几个自己喜欢而熟悉的儿童形象。
课后小结:认识、了解画家眼中的儿童的基本形态结构,培养创造能力,养成团结、关心他人的集体意识。
《可爱的动漫形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一些中外著名的动漫形象。
2、了解动漫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
3、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动漫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过程和方法:1、在交流中激发对熟悉的动漫形象的记忆。
2、在比较中体验“夸张、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了解动漫形象独特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目标:体验动漫形象鲜明、正直、善良的个性,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动漫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教学难点:了解动漫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对比教学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有关图片、范品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1、听一听:老师清唱歌曲《蓝精灵》,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漫影片的歌曲吗?(学生汇报:蓝精灵)2、师:蓝精灵是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动漫形象了,它们的样子很有趣。
你们喜欢什么可爱的动漫形象?谁来说一说?3、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并说出它有趣的特点。
4、板书课题:可爱的动漫形象二、比较探究,欣赏评述。
1、比较探究一:动漫形象和传统绘画找一找:动漫形象与传统绘画有什么不同?(板书:色彩鲜明、单纯、造型幽默、生动)看一看、想一想:动漫形象和它们的原形有什么不同?(板书:拟人、夸张、变形艺术表现手法)2、比较探究二:中国动漫形象和外国动漫形象找一找:那些是中国动漫形象?那些是外国动漫形象?比一比:人物动漫形象与拟人动物动漫形象有什么不同?(结构)3、比较探究三:动漫形象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找一找:“用线勾勒、平涂设色”的动漫形象(体会鲜明的民族风格);动漫形象夸张、拟人的部位。
说一说:你还知道有哪些动漫形象的表现形式?(中国画、剪纸等)4、比较探究四:如何欣赏动漫形象?说一说:A、你喜欢的动漫形象给你什么感觉?(可爱、幽默、凶恶、呆笨、粗鲁、刚强、聪明、善良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B、你喜欢的动漫形象“趣“在哪里?(有趣的情节、造型和色彩,提高审美欣赏能力)5、比较探究五:想像与创作布置作业:把你喜欢的动漫形象画出来,并为它编个小故事。
三、分享收获1、作业观摩《小小动漫,我的最爱》。
2、角色评价:小观众,小小解说员。
(互评、自评:造型美与色彩美)《美妙多变的线条》教案教学目的:1、感知线是绘画语言之一。
2、培养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3、感受生活中与作品中的线及其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感受线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
教学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
教学过程:一、引入:二、新授:1、寻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线。
目的:感受线的丰富与多变。
过程: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探讨线的种类及作用;玩一玩手中的线,看看有什么发现。
2、寻找线的排列美及用线表现美的方法。
目的:在体验、探究中感受线的美感,培养线构成的能力;感受用线表现的速度、力度而产生的画面效果变化。
过程:做一做,选一张教材上的照片,用硬笔和软笔分别进行“线表现”,感受粗细不同的线感;说一说,自己表达的是什么线?如何排列?(有序与无序)美在哪里?如何画线才好看?3、画家与小朋友的画美在哪里?目的:感受线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画面线的组织、排列的美感和各种线表现的情感。
过程:说一说,画家(小朋友)想说些什么?他们运用什么线表现?他们用什么方法组织画面?美在哪里?4、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各种线的不同美感。
目的:体会线的丰富多变与美妙。
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线的比较(各组选择一种)进行探讨,教师可提供一些适当的感觉词语,然后各小组汇报,最后归纳板书。
三、评价活动:检测学习结果。
评价点:1、能运用线表现物象与装饰。
2、能运用不同的线表达不同的情感(提供:优美、流畅、刚劲有力、平静、稳定、活泼、生动)。
3、能运用各种线材、线性表现自己的情感。
四、作业要求:布置作业说出各种线条表达的感觉,并用线条表现一幅美丽的画面。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让学生在观察与感受中、体会线条的美妙与多变。
而且能运用自己喜欢的线材线性表现丰富的画面。
《象形文字的联想》教案教学目的:1、学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能创造出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运用象形文字画一幅画。
2、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3、创设文化情境,并让学生在此文化情境下了解美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象形文字进行联想、作画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教具学具准备:水粉颜料、毛笔、绘画纸、卡纸、陶器、簸箕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现在老师已经把同学们分成7个部落。
什么叫部落呢,部落就是原始人为了生存而聚居在一起的群体。
我们请小组长上来玩个游戏好吗?老师等会会在小组长耳边说一个物体的名称,小组长组织同学们把这个物体画出来。
看哪个部落能用简洁的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画出来。
生:小组长上前排成一队。
师:给每位小组长带上酋长头饰,同时在他们耳边轻声分别说:山、水、火、鱼、小鸟、太阳、月亮。
生:分组讨论、创作,把部落名称画下来。
(评价标准:线条要简洁,能画出物体的特征。
)师把评价标准贴到黑板。
让学生把作品按评价标准分别粘贴到黑板上,师简评。
课件展示,提问:这是什么?生:这是太阳、月亮、山。
师:是图画吗?(引出课题:象形文字),板书。
师小结:这是一种造字方法,古代人就是用这种方法记事的。
我们把它叫“象形文字”。
象形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特征,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来的文字。
二、欣赏、评述师:你们想欣赏中外古代象形文字吗?(课件展示)生边欣赏边回答问题。
活动1:抢答,看哪个部落回答问题最多最好。
问题2:你能认出这些象形文字吗?为什么?活动2:比赛,看哪个部落能最快写出象形文字。
问题3:你能根据这些物体创造出你自己的象形文字吗?(课件展示实物)要求:酋长分配好,每个部落选一组,每人画其中一个。
部落内评价,选出三个张贴在黑板上。
各部落讨论,并把“评价花”贴在同学作品上。
评价花上分别写着:能画出物体的特征,外形简洁,和造型可爱。
(评价标准:能画出物体的特征,外形简洁,造型可爱。
)三、造型、表现师:古时候各部落间相隔很远,那时又没有电话,怎样联系呢?有个小朋友很聪明,他给我写了一封信,请大家看看他写了什么。
生欣赏。
师:现在我想请各部落互相通信,老师推荐几个内容,你们讨论好之后由写信工具。
(1)邀请别人来吃饭。
(2)自家的果子熟了,请别人来摘果子。
(3)请别人去钓鱼等。
生:讨论内容,酋长上来领取卡纸、陶器、簸箕等。
把写好的信集中在展板上,评价。
(评价标准:线条流畅,构图完整,造型美观。
)四、学生把作品放在展板上,全班参观《美丽的花园》教案教学目的:1、感知画的基本特征。
2、能运用各种媒材表现心中的鲜花。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感受先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
2、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出示一份请柬,读出请柬的内容,告诉同学们,这是银河座使者,邀请你们为他们的计美丽的花园。
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分析花的构成及其特征1、学生发言,描述花的结构形态,教师出示实物,得出结论。
2、分析花叶的形状及特点。
(1)学生讨论叶子的形状,屏幕显示天使咪咪的家,据说他喜欢收藏花的叶子,引发同学们的兴趣。
(2)欣赏咪咪的“天使花叶标本”,师生分析叶子的特点。
3、分析花瓣的特征及组合。
(1)学生猜猜,咪咪的花园里有什么样子的花。
(2)屏幕显示花园,带学生赏花,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大小,外形特征,花瓣的区别。
4、启发学生创新,想象特异花卉如由花想到蝴蝶,可画蝴蝶花;因外星球的花园设计,想到宇宙花园等。
( 二 )教师演示并讲解制作步骤为了让画面更新颖,给外星使者以惊喜,我们用刀来代替笔,设计花园。
1、想一想:主题花的聚散、大小、高矮。
2、涂一涂:以蜡笔或油画棒随意涂在纸上,单色或多色均可。
3、刮一刮:以刀尖刮线、刀刃刮面的手法,刮画形象。
4、分一分:把主要花卉分出,加以提炼刻画。
5、添一添:对不满意的局部,再重新添色,重新刮画。
三、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同学们“我是小小设计家”美丽的花园设计比赛就要开始了,设计要注意1、想象力丰富;画面新颖。
2、主要花卉要鲜明。
3、画面的构图合理。
即花的高矮、聚散要有美感,合理地运用了线与面。
四、评讲作业。
评出“小小设计家”,以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水果大聚会》教案教学目标:1、感知能力:感知水果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能了解一些关于水果的特点。
2、造型能力:能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表现水果的形态、色彩;能用“对称、均衡、重复”等艺术手法表现水果。
3、情感态度:能用审美眼光欣赏水果,产生爱水果情感;热爱生活,美化环境;剪下自己画的水果与同学一起创作和装饰成水果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
教学难点:能从多角度想象和创造未来的水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视、触感觉体验情境,学习多角度观察水果,表现水果。
1.出示水果,让学生自己介绍爱吃的水果,说出其香味和形状色彩。
2.探讨南北水果。
南方:紫红色的荔枝、弯弯的香蕉、圆滚滚的龙眼、香甜的木瓜、金黄色的芒果、长着五条棱的杨桃、胭脂红的番石榴、长满“鱼鳞”的菠萝。
北方:红彤彤的苹果、葫芦状的雪梨、光滑的西红柿、皮绿红的西瓜、珍珠般的葡萄、诱人的水蜜桃。
二、欣赏与评述《静物》。
1.仔细观察画家用什么形状表现苹果和橘子?2.画家从哪些角度观察与表现水果?(正面、上面、半侧面等,一道多角度观察)3.你喜欢大师的作品吗?为什么?4.你知道大师的名字和他的艺术成就吗?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表现自己心中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