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1、自花授粉 2、自花受精
3、花器构造特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1.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 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
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 蕊柱头上。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2. 自花受精 同株或同花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 精过程。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作物的遗传组成特点 三、异交的遗传效应 四、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一 自交的遗传效应 (一)纯合基因型 (二)性状分离 (三)自交衰退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一)使杂合的基因型趋向纯合
一对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的自交,后代中纯合 基因型的个体出现的频率逐代增加,后代中杂合 体数每代递减1/2,纯合体每代递增1/2。
• 用套袋或其他措施,强迫自交,观察其结实 是否正常及后代表现。
• 若结实不正常或后代显著退化则为——异花 授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三)遗 传 试 验
测定天然异交率,方法步骤: ① 父本——显性标记性状;
母本——相应隐性性状;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② 父母本间行种植或父本种在母本周围
×××××××× ○○○○○○○○ ×××××××× ○○○○○○○○
×××××××× ×○○○○○○× ×○○○○○○× ××××××××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父本 ○—母本
③ 收母本植株种子,播种,统计:
天然异交 (%率 ) F1具F 有 1总显 植性株性数状植 10% 株 0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一、自交的遗传效应 二、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二)无融合生殖(apomixes)
● 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 精、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形成种子 以繁衍后代的方式。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活植 史物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结成 构熟
胚 囊 的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外珠被 内珠被
反足细胞 无融合生殖种类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确定授粉方式的方法 (一)根据花器构造等 (二)单株隔离 (三)遗传试验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一)根据花器构造等
• 根据花器构造、开花习性、传粉方式、花粉 发芽与雌蕊柱头的关系等初步判断。
• 有利异交——异花授粉,如雌雄异株。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二)单 株 隔 离
第三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及 其与育种的关系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育种特点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的概念 有性繁殖的方式
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概念 无性繁殖的方式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一 有性繁殖
1、异花授粉 2、异花受精
3、花器构造特
点pollination) 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授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2. 异花受精 由异株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3. 花器构造特点
1) 雌雄异株(dioecious):雌花和雄 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如大麻、 菠菜等;木本植物比较多见,如银杏、 樱桃、柳树、铁树等
后代的方式 。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无性繁殖的方式 (一)营养体繁殖 (二)无融合生殖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一)营 养 繁 殖(vegetitive propagtion)
● 利用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例如:马铃薯、甘薯、甘蔗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一)营 养体繁 殖
● 无性繁殖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 有性繁殖,有的是异花授粉,如甘 薯,有的是自花授粉,如马铃薯。
2) 雌雄同株异花(monoecious):雌花 和雄花分别着生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 位,如玉米、黄瓜;
3) 雌雄同花但自交不亲和,如甘薯、白
菜、向日葵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蓖麻雌雄同株异花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芦笋的雄株(黄花) 和雌株(红果)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三)常异花授粉作物
雌、雄蕊分别着于不同的花朵内,有利于异 花授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有性繁殖的方式
(一) 自花授粉作物 (二) 异花授粉作物 (三) 常异花授粉作物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一)自花授粉作物
❖ 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 殖后代的作物。
❖ 异交率为0-4%。如水稻、小麦、大豆、 花生、黄麻等。
Xn = 1-(1/2)r
3. 花器构造特点
① 雌雄蕊同花、同熟,二者 长度接近或雄蕊较长;
② 开花时间较短,甚至闭花 授粉;
③ 花器保护严密,其他花粉 不易飞入。
水稻的花器构造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二)异花授粉作物
❖ 又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 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 异交率>50%,甚至高达95% 或100%。
定 义:
为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 由雌配子(卵细胞)和雄 配子(精细胞)相互结合 (即受精)产生后代。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花器构造 .
两性花 具完全花的作物如稻、麦、棉等,雌雄蕊
都着生于一朵花内,称两性花,又称完全花, 雌雄同花,这有助于自花授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花器构造 .
单性花 又称不完全花,有雌花与雄花之分,即
极核
无孢子生殖 二倍体孢子生殖
卵细胞 助细胞 珠心
珠柄 珠孔
不定胚生殖 孤雌生殖 孤雄生殖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三 作物天然异交率的测定
●作物的授粉方式主要是根据天然异交率的高低来 划分的。
• 自然异交率在4%以下的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 • 自然异交率在50-100%的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 •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介于二者之间。
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 的作物。
属中间类型,通常以自花授粉为主,天然异交 率为4-50%,如棉花、高粱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花器构造特点
1) 雌雄同花; 2) 雌雄异长、异熟; 3) 雌蕊外露,易接受外来花粉,花朵开放时间
长,花瓣鲜艳,分泌蜜汁等。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二 无性繁殖 定义: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繁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