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级名师培养方案

校级名师培养方案

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方案总则第一条当前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要求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提升;学生不仅要学会读书,而且要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高度的责任感;而教学要围绕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来进行,这就给我们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名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学的专家,名师也是学校的形象代表。

学校刚刚起步,必须有一批人品高尚、才干卓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较高权威性和较大影响力的教师,来引领一大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培养一支勤于学问、勇于创新、不计名利、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名师培养方案包括校“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培养、考核和任用。

评选范围和对象是:县学科带头人、名师自然任用为学校名师;县教学能手自然成为校学科带头人。

三十五周岁以上可直接申报校“学科带头人”,三十五周岁以下的必须先申报校“教学能手”再申报校“学科带头人”,申报学校“名师”的必须是学校“学科带头人”。

在同一轮评选中,每人只能申报一项参加评选;只有获得过校级称号者,才有资格申报县一级相应资格的评选。

被评为县级相关资格,学校按相应的资格进行管理;因故被取消的,相对应的校级资格降档聘用到学校的下一轮申报止,再另行申报学校相关的称号。

第二则组织领导第三条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培养方案实施办法的审定工作。

第四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学校行政办、教务处、政教处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培养与评定工作小组,负责培养、申报、考核和任用等方案的实施。

第三则目标第五条发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及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的作用,使现有县名师、学科带头人能与时俱进,成为学习型、学术型的教师或管理者。

第六条对基本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教师,学校会提供条件、采取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使他们尽快达到相应的资格条件。

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及带动年青教师方面的作用,打造校内名师团队。

第七条对于自身综合素质好,敬业精神强,教育教学实绩好的年青教师,要勇挑重担,主动学习,博采众长,自觉发展,提高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激励自己为学校做出更大贡献,从而早日成为学校的名师。

第八条计划用五年时间,至少使三分之一的教师成为具有校级教学能手以上任用资格。

第四则资格条件第九条学校名师应当具备的条件1、忠诚于教育事业,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学校,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敢于奉献,勇于竞争,善于合作。

2、关心爱护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的满意率在92%以上,育教学实绩被公认优秀的。

3、自觉贯彻学校思想,模范遵守校规校纪,服从分配,团结同事,有正确的文化导向,近三年年度考核成绩至少有一次“优秀”(县级),包括同级党、政、工、团、妇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导师等先进。

近三年年度考核没有不合格。

4、经学校评定为校级学科带头人且期满三年者。

5、任中级职称满三年者。

6、2005年下半年以来,担任过高三教学者。

7、近三年内至少有县二等奖、三等奖以上论文各一篇,或在市、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各一篇。

8、近六年内,主持县级及以上课题一个,并获县三等奖以上。

以上为必备条件,附替代条件:9、近三年指导学生在同级别的竞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可抵7中的三等奖论文一篇。

10、近三年县级双高课二等奖以上或优质课(单学科除外)一等奖以上,可抵7中的论文三等奖一篇。

第十条学科带头人应当具备的条件1、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工作,安心在校任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感,为人师表,敢于奉献,勇于竞争,善于合作。

2、关心爱护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的满意率在90%以上,教育教学实绩被公认优良的。

3、努力贯彻学校思想,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服从分配,团结同事,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近三年中至少有一次校级以上先进或年度考核“校级优秀”,包括同级党、政、工、团、妇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导师等先进。

年度考核近三年没有不合格。

4、三十五周岁以下的,学校评定为校级教学能手期满三年者。

5、被聘为中级职称教师者。

6、2005年下半年以来,担任过高三教学者。

7、近三年内有县三等奖以上论文二篇,或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二篇。

8、近五年内或现在,主持或参与县级及以上课题者。

以上为必备条件,附替代条件:9、近三年指导学生在同级别的竞赛中,获得市级二等奖以上,可抵7中的论文一篇。

10、近三年县级双高课三等奖以上或优质课(单学科除外)二等奖以上,可抵7中的论文一篇。

(注:但7中至少有一篇论文符合条件)第十一条教学能手应具备的条件1、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教师职业思想稳定,热爱学校,具有较好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肯投入,求上进,会主动。

2、关心爱护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的满意率在88%以上,教育教学实绩被公认优良的。

3、充分理解学校思想,认真遵守校规校纪,服从分配,尊重同事,有正确的校园言论,近三年中至少有一次校级以上“先进”或年度考核“校级优秀”或“校优秀班主任”,包括同级党、政、工、团、妇和德育导师等先进。

年度考核近三年没有不合格。

4、年龄在35周岁以下,2005年下半年以来,担任过高三教学者。

5、近三年内有县三等奖以来论文二篇,或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二篇。

6、近三年在县级以上学科相关竞赛、比武或评选中得二等奖以上者。

或在县级以上教研活动中,作专题发言者(有会议通知及发言材料)。

以上为必备条件,附替代条件:7、近三年指导学生在同级别的竞赛中,获得市级三等奖以上,可抵5中的论文一篇。

8、近三年县级双高课三等奖以上或优质课(单学科除外)二等奖以上,可抵5中的论文一篇。

(注:但4中至少有一篇论文符合条件)9、近三年县级双高课二等奖以上或优质课(单学科除外)一等奖以上,在校级教学能手考核评定中不受4项中的限止。

第五则权利第十二条校级名师权利1、评定为学校名师者,享受每月110元的科研津贴。

2、报考研究生或参加研究生主干课程进修优先。

3、参加高级别的重大的教育研讨优先。

4、定期组织外出参观。

第十三条校学科带头人的权利1、被评定为学科带头人者,享受每月80元的科研津贴。

2、享有教研组长或教科研组长任用的优先权。

3、报考研究生或参加研究生主干课程进修优先。

4、参加重要的教育研讨优先,定期组织外出参观。

第十四条校教学能手权利1、被评定为校坛新秀者,享受每月60元的科研津贴。

2、报考研究生或参加研究生主干课程进修优先。

3、参加重要的教育研讨优先,不定期组织外出参观。

第六则义务第十五条校名师的义务1、校名师每学期要开出一堂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课(主动上报)。

2、校名师三年内要为全校教师或年段学生作一个教育讲座(学校安排)。

3、指导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使其尽快达到更高级别资格,同时自己应自加压力,主动发展争取早日成为县市级名师或学科带头人。

4、三年内必须有县级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以上一篇或市级刊物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近三年中参与县级以上课题研究一个。

5、三年内必须要有二年正或副班主任经历(学校行政人员除外)6、三年内在县级及以上范围内上一节公开课,或在县级教研活动中作一次专题发言(有会议通知及发言材料)。

或另加4项中的三等奖论文一篇。

7、上一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竞赛,指导好兴趣小组,并取得出色成绩。

或三年内要为教研组提供代表本人教育、教学实践的优秀教育案例15篇。

第十六条学校学科带头人义务1、每学期要开出一堂有特色的创新示范课(主动上报)。

2、校名师三年内要为教研组作一个教材教法或高考分析讲座(学校安排)。

3、指导教学能手或年轻教师,使其早日成为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

同时自己应努力学习,主动提高争取早日成为学校或县级名师学科带头人。

4、有县级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以上一篇(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近三年中参与县级以上课题研究一个。

5、三年内必须要有二年正或副班主任经历(学校行政人员除外)6、三年内在县级及以上范围内上一节公开课,或在县级教研活动中作一次专题发言(有会议通知及发言材料)。

或另加4项中的论文一篇。

7、上一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竞赛,指导好兴趣小组,并取得较好成绩。

或三年内年要为教研组提供代表本人教育、教学实践的优秀教育案例10篇。

第十七条学校教学能手义务1、每学期要开出一堂高质量的实践示范课(主动上报)。

2、每学年要为教研组提供代表本人教育、教学实践的优秀教育案例10篇。

3、指导年轻教师,使其在试用期、成长期内顺利完成各项达标要求。

同时自己应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

4、三年内有校报校刊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文章、论文二篇(或县级获三等奖以上或县级刊物上发表一篇)。

5、三年内必须要有二年正或副班主任经历(学校行政人员除外)6、三年内在县级及以上范围内上一节公开课,或在县级教研活动中作一次专题发言。

或在县级以上学科竞赛、比武、评选中取得二等奖以上。

或指导好兴趣小组,上一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7、其它学校各处室认为应尽的义务。

第七则评选第十八条每学年的9月的第二周为申报周。

具有相应资格条件的教师,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申报表,并提供相应材料或复印件,报学校审核。

第十九条由学校教师培养工作小组,先逐项予以评议,考察、调研、鉴定,再综合论证确定,并进行公示。

第二十条各类评选的人数不作控制,条件完全符合一个评选任用一个。

第二十一条首次评选后,对于未能评上的申报对象或条件尚未符合但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老师,由学校培养与评选工作小组确定为相应资格的培养对象,并提出相应的培养要求。

第八则组织管理与考核、培养第二十二条学校教师培养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日常的工作。

第二十三条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每一任期为三年。

满三年时由学校教师培养与考核小组负责具体的材料收集和安排考核工作,考核合格的则继续任用一期,考核不合格的则取消相应的荣誉称号及津贴;期间能完成学年分任务和任期总任务,达到较高荣誉称号条件的,可破格申报再高一级的荣誉称号的申报。

同一荣誉称号,总任期定为6年,总任期末再重新申报。

第二十四条每一任期内经考核为合格的,分A、B、C三档。

A档一次性分别享受名师、学科和教学能手荣誉津贴1500元、1200元和1000元;B、C档分别按A档的三分之二、二分之一发放。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可直接取消相应资格。

1、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不履行应尽的义务的。

2、期间有严重违反师德行为者,学校年度考核不合格者。

3、调离教育教学及管理一线岗位或调离学校的。

附则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