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海/查尔斯·斯内尔(一)背景1710年,南海公司成立,主要从事殖民地贸易,但随后10年经营惨淡。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以1000万英镑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互换,其股票价格为114英镑/股。
1720年,南海公司宣称可以按照股票面值的60%发放现金股利。
1720年3月,其股票价格上升为300英镑以上。
1720年4月-7月,南海公司股票狂涨至1050英镑/股,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也参与购买股票。
1720年,英国国会通过《泡沫公司取缔法》,同年8月25日-9月28日,南海公司股票价格跌至190英镑/股,随即宣布破产。
1720年9月,英国议会组织了13人参加的特别委员会,对“南海泡沫”事件进行查证,同年12月,其股价格跌至124英镑/股。
1721年,查尔斯·斯内尔提交《伦敦市彻斯特莱恩学校的书法大师兼会计师对索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检查的意见》。
(二)案情公司存在舞弊行为允许转贷资金给投资者购买股票会计记录严重不实(三)后果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1721年,南海公司董事长雅各希·布伦特及其合伙人的全部不动产被没收,其中乔特·卡斯韦尔爵士被关押至伦敦塔监狱1721年-1844年间,股份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在英国被严格禁止(四)警示二、弗雷德·斯特/塔奇·尼文(德勤)(一)背景1923年底,弗雷德·斯特公司(主要从事橡胶进口和销售业务)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1924年3月,塔奇·尼文会计师事务所对弗雷德·斯特公司1923年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了审计,并发表了无保留审计意见,即认为弗雷德·斯特公司超过250万美元的总资产以及100万美元的净资产是值得信赖的。
厄特马斯公司(主要从事应收账款等金融业务)对弗雷德·斯特公司提供了16.5万美元的三笔贷款。
另外,其他金融机构也对弗雷德·斯特公司提供了总额达30万美元的贷款1925年1月,弗雷德·斯特公司宣告破产。
同年,厄特马斯公司将负责该公司常年审计业务的塔奇·尼文会计师事务所告上法庭。
(二)案情192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虚增了应收账款70万美元,而审计人员由于普通过失未能予以揭示(三)后果美国纽约地方法院陪审团判决厄特马斯公司获胜,即塔奇·尼文会计师事务所应向其赔偿18.6万美元损失,美国纽约地方法院的法官推翻了上述判决,其理由是非合约关系人不能起诉和要求被告对疏忽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美国纽约最高法院以3:2维持了陪审团的判决美国更高一级的法院再次推翻了陪审团的判决,但暗示如果是重大过失的指控将可获成功随后,展开了厄特马斯主义的争论(其核心在于,由于审计人员和第三者不存在合同当事人关系,普通过失不足以构成对第三者的责任,但是,如果存在欺诈或重大过失,可判定审计人员对第三者负有责任)提醒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对直接的受益人承担责任,而且要对可预见的第三者,甚至可合理预期的第三者承担法律责任促成了审计报告由“证明式”向“意见式”的转变(四)警示三、麦克森·罗宾逊/普赖斯·沃特豪斯(普华)(一)背景1938年初,长期贷款给麦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朱利安·汤普森公司发现后者的财务报表两个疑问,一是麦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的制药部门,原是个盈利率较高的部门,但该部门一反常态地没有现金积累,且流动资产亦未见增加,二是该公司董事会决议要求减少存货金额,但到1937年底,该公司的存货反而增加了100万美元。
1938年,麦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宣布破产。
同年,汤普森公司将负责该公司常年审计业务的普赖斯·沃特豪斯会计师事务所告上法庭。
(二)案情1.全部资产的25%并不存在,在1937年12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上虚构存货1000万美元、应收账款900万美元以及银行存款7.5万美元,同时虚构收入1820万美元和毛利180万美元;2.合谋舞弊。
总裁Philip Musica和他的三个兄弟都是犯有前科的诈骗犯。
(三)后果普赖斯·沃特豪斯退回10年来收取的审计费用50万美元作为赔偿(庭外和解)促成美国《审计程序的扩展》标准的出台(四)警示四、共同基金管理/安达信(一)背景1956年,贝尼·科恩福德用300美元在欧洲投资创立“海外投资服务中心”,并设计了11种投资基金,主要面向有美国背景的公司。
为了充分吸引闲散资金,该中心允许军人以少到25美元为单位进行认购投资,从而得到了迅猛发展。
不到十年后,该公司的净资产达到2亿美元。
1965年,美国SEC开始对“海外投资服务中心”的金融活动进行漫长调查。
1967年,贝尼·科恩福德与SEC达成协议,它保证将严格遵守SEC发布的各项法规,且不对任何一家美国的上市公司予以投资。
1968年初,贝尼·科恩福德开始寻求多样化合作伙伴。
1969年底,共同基金管理公司与金氏资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将向后者购买约1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并专门设立自然资源资本账户来管理这些投资,其购买价将是其成本价加7~8%的利润。
但事后,金氏资源有限公司违背口头协议,采取“低价买进、高价出售”,以及精心安排的欺诈信息等方式欺骗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其销售价格甚至相当于成本价的30倍),致使后者遭受了重大损失,并陷入破产境地。
同时,由于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在知悉真相的情况下未能向共同基金管理公司透露内幕被起诉。
(二)案情1.1968年12月,金氏资源有限公司替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向霍克斯-拉芙公司高价出售10%的自然资源产业,共同基金公司根据这10%的销售情况,来推定剩余90%的产业也将发生了增值,由此虚假地确认了90万美元的投资增值。
1969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共同基金管理公司1968年的财务报表却签发了无保留审计意见;2.1969年,金氏资源有限公司对外高价出售北极产业的部分产权,共用基金管理公司在进行价值重估时错误地认为,其投资组合的增值率将达到25%,金额为1.19亿美元,但事后发现该价值重估从方法到结果都是虚假的(事实上,金氏资源有限公司已经暗中与这些产业的购买者秘密签订了补充协议,目的在于欺骗共同基金管理公司)。
1970年,在获悉1969年12月发生在北极产业价值重估等交易的真相后,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共同基金管理公司1969年的财务报表签发了有保留审计意见。
(三)后果1981年夏天,初次判决安达信应向共同基金管理公司破产托管人支付8079万美元的赔偿金1982年7月,再次判决安达信应支付1000万美元的赔偿金(四)警示五、美国权益基金/塞德蒙(一)背景1960年,美国权益基金公司成立(四人)。
随后,只剩下两位合伙人,即公司董事长迈克尔·瑞尔登以及总裁斯坦·戈尔布莱姆,其基本经济业务是销售人寿保险单和基金项目,即把人寿保险和互助基金并入财务的一揽子计划。
1964年,权益公司股票上市,其公司资产900万美元,年利润62万美元。
1969年1月,斯坦·戈尔布莱姆担任董事长一职(起因是迈克尔·瑞尔登1969年死于泥石流),并聘请1967年进入公司的员工弗雷德·列文(性格冷静、敏捷、幽默)担任执行副总裁。
1972年,进入全美十大人寿保险公司之列(在经营上稳健,在项目开发方面富有创新精神),其资产达到5亿美元,年利润达到2600万美元。
其时,董事长斯坦·戈尔布莱姆的私人资产达到3000万美元。
1973年春,一个心怀不满的小职员,透露了公司内部存在极大的欺诈行为,随后美国联邦调查员开始调查此事。
1973年4月,该公司倒闭。
(二)案情1.在公司上市前,由于存在收益极低的压力,斯坦·戈尔布莱姆经常忧心忡忡。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决定将经纪人销售共同基金所得到的折扣或回扣列为公司的收入(这些基金是公司买给一般公众的“基金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2.伪造了20亿美元的保险单,这些保险单(虚构投保人员)的绝大部分,被售给再保险公司。
为了向保险检察员以及外部审计人员隐瞒真相,不得不经常半夜举行“填文件”会议。
3.1973年,公司崩溃之前,其公布的虚假财务报告宣称,其1972年的收益比1971年增长了17%,并欺骗地宣布,过去的12个月中,权益基金公司使得它所拥有的有效人寿保险单的平均值,增长了近50%。
4.欺骗保险监察员以及外部审计人员。
其手法包括安装窃听器偷听、利用中午就餐时间窃取审计人员抽样审计所选取的保险单号码(审计人员不懂计算机审计)。
(三)后果投资者损失150亿美元斯坦·戈尔布莱姆被判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长滩的终极岛服役4年。
获释后的1984年,再次担任一家医用护理用品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该公司其时的审计师是塞德蒙会计师事务所,斯坦·戈尔布莱姆进入该公司后不久,塞德蒙会计师事务所即放弃了该客户弗雷德·列文被判决2年半,获释后他担任一家小型塑料厂的总裁,1984年由于贪污了公司的25万美元的养老基金被再次起诉,其罪行包括24项,包括伪造发票和文件22位涉案人员(包括三名审计师)被判有罪另外50多名涉案人员被谴责1974年,美国AICPA颁布了《审计准则说明》第3号——《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对EDP的影响》,美国GAO颁布了新文件,即《GAO补充审计准则——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审计》(四)警示六、林肯存贷款信用社/安达信及安永(一)背景1978年,查尔斯·凯汀在俄亥俄州收购了美洲大陆总公司。
1984年,美洲大陆总公司收购了林肯存贷款信用社。
在收购申请书中,查尔斯·凯汀向管制机构承诺,一是保留林肯存贷信用社的管理队伍,二是不动用经纪人存款来扩大公司的存贷款规模,并且继续开展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主要经营项目——住宅贷款业务。
但是,查尔斯·凯汀在取得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控制权后,改组了管理队伍,并开始从经纪人手中接受大笔贷款,使其存贷款规模在2年内扩大了近三倍。
查尔斯·凯汀还将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贷款重心,从住宅抵押贷款转移到土地开发项目上来。
1989年4月14日,联邦政府住宅贷款银行委员会没收了查尔斯·凯汀对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控制权,宣称它在通过“不稳妥、不慎重”的经营方式中消耗了资产,并发现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资产负债表上的53亿美元资产中,只有2.3%投资在住宅抵押贷款上,其他资产直接或间接地投资在高风险的土地开发和其他商业项目上。
随后,林肯存贷款信用社被联邦政府关闭。
(二)案情林肯存贷款信用社利用会计手段,虚构了房地产业务,创造了许多子虚乌有的利润,并以此为基础,出售了许多垃圾债券,使公众蒙受了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