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光明中学为了帮助学生 (共5题;共16分)1. (6分) (2017七下·苏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 A (独树一帜千篇一律)的私家园林。

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的,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飘荡yí然自得的,还有表现园主企慕tián淡的田园生活的。

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 B (溶合融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yáng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yĕ和美的享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ítián yáng yĕ________然自得________淡徜________陶________(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A________;B________2. (2分) (2016九上·怀柔期末)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班级黑板报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

现在请你根据所给的周敦颐《爱莲说》有关的上联,请你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周敦颐独爱莲花说品格高洁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 刘禹锡谪居陋室铭德行馨香B . 毛泽东纵观古今数风流人物C . 陶渊明偶得桃源叹古今变迁D . 苏东坡夜游承天遣闲情逸致3. (4分)(2016·桂林) 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

(1)默写。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②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③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

(苏轼《浣溪沙》)④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⑤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⑥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⑦曾子曰:“________ ,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⑧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课外阅读积累。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人物)。

4. (2分)(2019·山西模拟) 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 . 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 . 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 . 采用行书字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5. (2分) (2019八下·荔湾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这次“羊城小书虫”阅读比赛,题量多、难度大、范围广,令参赛者叹为观止。

B . 有的人对自己的利益总是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不闻不问,漫不经心。

C . 这本书面前情节紧凑,悬念迭出,可惜越到后面越是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

D . 广州市“开四停四”的限行措施实施以来,市中心交通堵塞的情况戛然而止。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共3题;共16分)6. (4.0分)(2020·荆州) 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爸爸提醒我: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我更喜欢谭嗣同的诗: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妈妈向往着“山光悦鸟性,________”的生活,我则把“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作为座右铭。

人生可能要承担“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 的责任,也可能要经受“苦其心志,________,饿其体肤”的磨难。

今天,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大考,纵有艰难险阻,我仍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不经历风雨,哪会有“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的豪情!7. (5.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①。

镜湖②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释)①芊洲烟雨;指长满芊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②镜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试结合全诗,分析“占断”二字的表达效果。

(2)“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流露出的情感与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最相似?请简述理由。

A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B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C .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8. (7.0分) (2018七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选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不亦说乎________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③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⑤知者不惑________⑥知之为知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下列选项中与《礼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D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半个学期过去了,小明同学觉得自己的学习跟不上,不能适应初中紧张的学习节奏,常常感到忧虑。

请你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劝诫小明,打消他的忧虑。

三、名著阅读(5分) (共1题;共5分)9. (5分)(2020·杭州模拟) 《水浒传》中晁盖死后,众人推选宋江为首领。

宋江便把“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请你结合小说内容,说说宋江这样的改动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提示:试从宋江这样改的动机上进行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共3题;共23分)10. (7.0分) (2019八下·大同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着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地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

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

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

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

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

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

”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

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

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地。

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

”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

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

”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

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牌。

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1)有人认为“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个题目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作者在后文才巧妙地揭示女店主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11. (9分)(2020·东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