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国学演讲稿小学生国学演讲稿范文《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
与之类似,《论语》中的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随着自己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当回过头在看到以前的学过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有新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
孔子的这种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为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中的仅两句话,我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国学经典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若我们一味读书而不勤于思辨,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学习的过程亦是味同嚼蜡,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张网捕风,一无所得.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论语》不但诠释了学习过程中温习与思考的重要性,还提醒我们要重礼仪.
不学礼,无以立.只有简单的六个字,却含义深刻.
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
不学礼,不懂义的人;只有言教,没有身教的人,最终也无法以德服人,无法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被淘汰的.两千五百年前的夫子就是这样教书育人,而我们,作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小公民,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知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小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正心修身,格物致知,克己复礼;躬行仁义,九思慧德,智道不失;立心定于道,建中建极.两千五百年的荏苒时光,没有让《论语》湮灭在汩汩的岁月洪荒之中,
反而因时间的打磨而显出璀璨之华.
朋友们,用仁爱之心,为自己寻觅一个拥有文明和谐之美的桃花源吧.愿你播下.
精选的种子,收获精美的花朵,阅读经典之书,享受精致生活.
然后躺在清风送爽的绿色大地上,仰望那无边无限的蔚蓝屏障,聆听那动人心弦的国学经典传唱,它会让你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仁爱的和谐社会.让经典的种子在我们的校园里开出璀璨之花!谢谢大家!篇二:国学经典演讲稿《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杜桥小学的学生在诵读.
这稚嫩的童音,让我的思绪飞扬.不知不觉中,我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敦厚之风.
孔子关于学习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
我庆幸是杜桥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杜桥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杜桥是幸福的,因为杜桥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