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我国, 这是最早有系统地传入我国的西方教育学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教育革新运 动,旗手是杜威,他认为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 没有儿童的教育学,并针锋相对地提出儿童中 心说,从此开始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
20世纪回眸
第二讲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二十世纪后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向于多元化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当代学习社会人们关于学习的 价值取向相吻合,更符合当前人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 思想。
(2)有助于改变我国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授一 受”关系转变师生角色,建立互动的新型课堂;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型、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 效率。
传统教育:赫尔巴特
20世纪初新教育:杜威的实用(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20世纪上半叶教育流派:永恒主义、要素主义、改造
主义教育理论 20世纪下半叶教育改革:教学与发展理论、结构主义
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 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等 21世纪:各种教育理论本土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理论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学科的基本观点、基 本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提出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结束了正规的学 校教育之后能够独立地前进。
布鲁纳: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 都能够学会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学会的东西。
39
2、教学要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1)学习学科结构能促进学习的普遍迁移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代表作:《爱弥儿》 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主张以自然教育的内容、
使用自由教育的方法来培养自然人。 观点:让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开创者
卢梭教育思想的意义
十九世纪的欧洲教育家几乎都受到卢梭教 育思想的启发。
实践:
(1)要建立能促进学生多种智力发展的课程目标; (2)要建立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类型; (3)要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
五、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涵义
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 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 识,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的兴起 是最近10年来的事情。
(三)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冲突
我国的传统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建 构主义刚好相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 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走向另一个极端。
结论
•我们应对建构主义教学论持一种文 化多元的立场 •把建构主义教育与本民族文化传统 结合起来,寻找契合点。
38
52
•在教学活动中所谓思维就是能识别我们所尝试 的事物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联系——反省。
(四)杜威教育理论的影响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教育理论家。
对中国:影响了的1922年的学制和课程的修改。
陶行知 、陈鹤琴、 胡适
对苏联:“现在(20年代)苏联的教育改革,
比我们美国的任何地方更按照杜威的教育理论 来进行”
建构主义不是纯粹操作性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80年代后,美国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变,强调学习 和受教育是个人的权利和责任,学习者本人对学习的结果负责。 美国的文化传统:个人主义。
3.实践的思考 ——建构主义教学论成功了吗?
从历史来看:停留在倡导而不是践行的水平。 从现实来看:荷兰 没有见到成效。
六、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不让一位学生掉队
(一)为掌握而教 在一个班级里如果学生的成绩
呈正态分布恰恰说明我们的教育 努力是不成功的。
“群体同化效应”: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而把 大部分学生区别对待,则少数尖子学生就会受到大部分水平 低的学生的同化和孤立,使平均水平下降。在尖子生群体中 只能使部分学生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其他部分则与普通学生 的水平相当。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的意义不是现成的,而是学 习者经过建构活动而生成的。
47
(二)建构主义教学的基本原则
(1)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让儿童通 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
(2)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三)对建构主义的思考
1.历史的思考——建构主义是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论? 2.文化的思考——建构主义教学论是不是普遍真理?
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有利于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整体上的把握 学科基本结构对整个学科内容都具有统帅作用
(3)能使学科基本观念在记忆中得到巩固
3、以发现法为主要方法
布鲁纳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 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 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使用发现法的目的就是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 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代表作: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 评价: 丰富深刻、影响广泛、评价不一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实用主义哲学:美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2.生物化的本能心理学:儿童心理活动的
实质在于其本能的心理的发展过程。
3.民主主义:教育是社会改良的首要工具。
西方教育理论与中 国教育改革
山东教育学院 王维 2010.3
西方教育理论的历史演进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我国当代教学改革
教育实践
教育主张
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
观念是文化的原子弹
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
希腊教育
罗马教育
中世纪(基督教)教育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
近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各流派
第一讲
西方教育理论的历史演进
反对死记硬背和体罚; 4.重视本族语教学。
二、近代的教育理论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捷克十七世纪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地位——“近代教育之父” 代表作:1632年《大教学论》——标志着
教育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是传统教育学的开山祖师
1.教育对象——普及化 2.教育目的——世俗化 3.教育内容——泛智化 4.教育方法——心理化 5.教育组织——班级化
5
一、西方古代教育理论
(一)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
1.智者
创立了“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6
2.苏格拉底
西方第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 提出了“知识助产术” :指在教学中不直接向学生
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
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西方启发式教学 思想的渊源。
——开创了西方的理性主义教育传统。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高难度的涵义:克服障碍 学生的努力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 克服重复,以知识的广度求得知识 的深度
35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理论知识:是相对于那些直接反映在 技能和技巧中的知识而言的。
理论知识是形成技能和技巧的必备条 件。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基础。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是对 传统教学理论的突破和超越
知识总是与做相联系的,只有通过做得到的知识 才是真正的知识。
从做中学的方法是发展儿童本能的最有效业、手工活动引到学校的 课程与教材中,模仿社会来安排和 组织学生学习。
d28
3.教学中的思维活动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五个步骤:
遇到困境
确定疑难
提出假设
推断假设
实验、改正和反思
在论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面,卢梭比以往 的教育家更加接近了现代教育。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美教育革新运 动,其思想基础渊源于卢梭。
15
(三)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德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教育家。 代表作: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
着教育学学科的基本成熟。 ———科学教育学之父
16
1.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
37
三、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结构主义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教育思想流派。 理论基础:皮亚杰的认知主义心理学。
(一)提出的背景
1957年苏联发射地球卫星 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
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
(二)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而如果面向全体,则少数水平低的学生被水平高的群体所 同化,普遍提高水平。要培养高水平的尖子生,必须有一个 庞大的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衬托的大群体作为背景, 否则,极有可能被低水平的群体同化掉。
37
50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的冲突
(一)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
教师对教学主题的理解、教学技巧操作、对教学情境的监控 等。
(二)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管理的冲突
在课程、时间安排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较大的改变。 由于建构主义允许学生理解的多样性,所以教学评估的方式
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在实践中具有较大难度。
41
•适合用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受限.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引发了20世纪60年代 美国的课程和教学改革。
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年出版了《心智 的结构》一书,提出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
90年代以来在美国教育界具有重大影响, 并很快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当前教育改革重要 指导思想的一种理论。
“很少有教育家象杜威那样受到那么 多的赞扬和遭受那么多的攻击”。
“只要教育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 杜威的教育理论就不会失去它的意 义”。
1920年进步主义教育公布的“七点原则声 明”
(1)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 (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 (3)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一个布置作业的监工; (4)进行有关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 (5)对于儿童的身体发展给予很大的注意; (6)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