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

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


编辑版ppt
10
一、总体管理
(四)疼痛管理
推荐意见: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 可根据病情选择止痛药物,出血性疾病应慎用阿 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 应(Ⅲ级推荐,C级证据)。
注:2013ESO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指南中推荐 可选择的止痛药为对乙酰氨基酚,但在破裂动脉 瘤未闭塞之前避免应用阿司匹林,如疼痛严重, 可选用可待因、曲马多(栓剂或静脉制剂)。
编辑版ppt
13
一、总体管理
(七)血红蛋白水平
推荐意见:贫血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不 良有关,建议应重视纠正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 低血红蛋白水平,开展进一步研究确定输血在 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疗效(Ⅲ级推荐,C级证 据)。
注:WHO规定的血红蛋白标准:男性低于 130g/L,女性低于120g/L。普通ICU输血的 血红蛋白阈值为70g/L。
编辑版ppt
9
一、总体管理
(三)体温管理
推荐意见: (1)发热是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重症
脑血管病患者的体温监测(Ⅱ级推荐,C级证据)。 (2)体温升高时应全面寻找原因,在治疗病因的同时可以考
虑降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温超过38℃,可采 用降温药物与物理降温结合的方式降低体温(Ⅲ级推荐, C级证据)。 (3)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证实治疗性低温可以改善脑血管病 患者的预后,在充分沟通及评估后对某些重症脑血管 病患者(LHI)可考虑低温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编辑版ppt
5
入住NICU的患者标准
影像学指征:大面积半球脑梗死;早期出 现超过50%MCA区域的CT低密度征,伴 有其他血管分布区受累;幕上血肿超过 30ml;小脑半球出血超过10ml及大脑深 部静脉血栓形成等。
接受特殊治疗: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 血管内取栓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去骨瓣减 压术以及颅内血肿清除或抽吸术。
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
枣庄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业务学习 2016-7-18
编辑版ppt
1
重症脑血管病定义
导致患者神经功能重度损害,可出现呼 吸、循环等多系统功能严重障碍的脑血管 病。
包括:重症脑梗死:如恶性大脑中动脉 卒中,重症脑出血:如幕上出血血肿超 过30ml,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脑静脉 血栓形成:如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编辑版ppt
6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方案
一、总体管理
(一)气道管理 推荐意见: (1)应重视患者的气道管理,维持氧饱和度>94%(Ⅰ级推
荐,C级证据)。 (2)在多种病因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及急性意识障碍
时,应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辅助机械通气(Ⅰ级推荐, C级证据)。 (3)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应进行评估,及时拔出气管插管(Ⅰ 级推荐,C级证据)。 (4)当患者拔管失败或插管超过14d,应选择时机进行气管 切开(Ⅱ级推荐, C级证据)。
编辑版ppt
2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体系
一、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
推荐意见:卒中单元是脑血管病的有效管 理模式,建议结合重症脑血管病的特点, 运用重症医学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管理,有 条件应建立NICU负责重症脑血管病的管 理(Ⅰ级推荐,A级证据)。
编辑版ppt
3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体系
二、入住NICU的患者标准
编辑版ppt
14
一、总体管理
(八)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 (1)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2)及早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确定营养支持途径,
编辑版ppt
7
一、总体管理
(二)血压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
推荐意见: (1)目前缺乏充分的证据对重症脑血管病的血压管
理提出指导意见。建议遵循现行相关脑血管病血 压管理指南进行个体化管理。 (2)尚无研究证明大面积半球脑梗死(LHI)与其 他缺血性脑卒中降压治疗不同。接受溶栓治疗的 患者血压应降至180/100mmHg 以内。降压治 疗应慎重,避免低血压的发生。降压治疗时应注 意平稳降压,减少血压变异(Ⅰ级推荐,B级证 据)。
推荐意见: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结合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监测指标 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判断,识别重 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模式(Ⅰ级推荐,C级证据)。
编辑版ppt
4
入住NICU的患者标准
临床指征:急性意识障碍(GCS评分≤8 分);严重神经功能障碍(NIHSS评分 ≥17分);需要气管插管和/或机械通气;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全面阵挛强直发作和 /或癫痫持续状态;全身脏器功能障碍, 需要支持治疗。
编辑版ppt
8
(二)血压管理
(3)根据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实施降压治疗,160/90 mmHg 可作为参考的降压目标值(Ⅲ级推荐,C级证据) 。尽管将脑出血人群收缩压快速降至140mmHg 是安全 的(Ⅰ级推荐,A级证据),并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Ⅱ 级推荐,B级证据),但目前尚缺乏重症脑出血患者快速 降压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研究,应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待 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重症脑出血患者快速降压治疗 的安全性与有效性(Ⅲ级推荐,C级证据)。
编辑版ppt
12
一、总体管理
(六)血钠管理
推荐意见:重视监测血钠浓度,分析低钠血症 的原因,根据不同病因纠正低钠血症,同时注 意纠正低钠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Ⅰ级推荐,C 级证据)。
建议:在补钠的第1个24h内,血钠浓度上升速 度不超过10mmol/L,此后每24h不超过 8mmol/L,直到血钠浓度达到130mmol/L。
编辑版ppt
11
一、总体管理
(五)血糖管理
推荐意见: (1)密切监测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2)建议将血糖水平控制在7.7 ~10.0mmol/L(Ⅱ
级推荐,B级证据)。
注:高血糖和低血糖都可增加重症脑血管病的 病死率和残疾率,而严格的血糖管理(血糖水 平4.11~6.67mmol/L)并未让患者获益。
(4)目前尚缺乏证据推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压管理目标, 建议监测血压,评估缺血性脑卒中与再出血风险及维持 脑灌注压的利弊。建议将已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患者收缩 压控制在160 mmHg 以下,同时避免低血压发生,保 持平均动脉压在90 mmHg 以上,可使用静脉短效降压 制剂降低血压(Ⅲ级推荐,C级证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