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数学.5 简易方程第5课时 解方程(3)

五年级上册数学.5 简易方程第5课时 解方程(3)

第5课时解方程(3)▶教学内容教科书P69例4、例5,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第1、2题和P71“练习十五”第6、8、10题。

▶教学目标1.巩固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学会解形如ax±b=c和a(x±b)=c类型的方程。

2.进一步熟悉解方程的策略和书写格式,提升解方程的能力。

3.在解方程过程中通过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代数思想和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等式的性质1、性质2解方程。

▶教学难点明确把方程中的哪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

▶教学准备课件、3盒铅笔、4支铅笔。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复习题。

学生自主练习,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强调解方程过程中书写格式的规范。

师: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解方程。

[板书课题:解方程(3)]二、互动新授1.课件出示教科书P69例4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预设1:3盒同样的铅笔,每盒有x支。

预设2:3盒同样的铅笔,加上外面的4支铅笔,一共是40支。

【教学提示】提醒学生尽量不要用算术的思维,而主要是根据图意中的数量关系去列方程。

师:大家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试着写一写。

【学情预设】预设1:3x+4=40。

预设2:40-3=3x。

预设3:40-3x=4。

预设4:x+x+x+4=40。

师:你们认为哪一个方程最符合图意?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再进行汇报。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和评论,最后明确:第一个和第四个方程是最符合图意的,也最容易理解,但第一个方程写法更简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并且在教师引导下对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有多个答案的问题进行优化,最后形成共识:写方程要顺着题意写。

与以前的算术方法思维不一样,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方程意识。

师:那你们会解答这个方程吗?小组讨论,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把有代表性的解答展示出来,并让小组代表说一说是如何解答的。

【学情预设】3x+4=40解:3x+4-4=40-4师:老师有个疑问,你们为什么要先两边同时“-4”呢?【学情预设】预设1:先把单出来的4消去,方程会变得简单些。

预设2:这里消去3或者消去x都不方便,它们是一个整体,所以先两边“-4”。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明确:这道方程有两步计算,先算出3盒的总支数,再加上4支,一共是40支。

这里可以把3盒的总支数看成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把3x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这时候的方程就可以看成是一步计算的方程,一个简易的加法方程,这样解起来就容易些。

教师可以用铅笔盒和铅笔的实物展示解答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设计意图】用实物操作展示方程的解答过程,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看到解方程的步骤和过程,从而加深印象。

课件展示完整的解方程过程和书写格式。

看完课件的展示后关闭屏幕,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方程3x+4=40,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道方程的解答过程。

【教学提示】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把3x看成一个整体。

让学生口头检验方程的解x=12是否正确。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9例5。

师:谁来说说方程左边的计算顺序?【学情预设】先算(x-16),再用得到的差乘2,积是8。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现在请你们尝试解这个方程。

学生尝试独立解方程,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展示有代表性的解答并进行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预设1:模仿教科书P69例4的方法:2(x-16)=8解:2(x-16)÷2=8÷2x-16=4x-16+16=4+16x=20(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重点说说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预设2:利用运算定律来解:2(x-16)=8解:2x-32=82x-32+32=8+322x=402x÷2=40÷2x=20师追问:你这里运用的是哪个运算定律?【学情预设】乘法分配律。

师:使用乘法分配律后,方程有了什么变化?【学情预设】方程就变成了一个我们学过的会解的方程。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种解法,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相同:都把一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都是利用了等式的性质,最后方程的解也是相同的。

不同点: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先两边同时消去一个数,第二种方法先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式,再消去一个数。

师:怎么检验x=20是不是方程的解呢?学生先自主完成,教师再板书规范的检验流程和格式。

方程左边=2(x-16)=2×(20-16)=2×4=8=方程右边所以,x=20是方程的解。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想的?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1)让学生先说说图意,然后列出方程再解答。

(2)集中展示交流。

2.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

(2)针对板演进行评价,集体订正,强调解方程格式的规范。

师:解答(5x-12)×8=24的同学回答,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学情预设】把(5x-12)看成一个整体,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

师:解答(100-3x)÷2=8的同学,你能给大家说说解这个方程的思路吗?【学情预设】先把(100-3x)看成一个整体,方程两边同时乘2,得到100-3x=16,再把3x看成一个整体,方程两边同时加3x,得到100=16+3x,把方程左右两边交换位置得到16+3x=100,这样就把这个复杂的方程变成了我们今天例题中所学的方程,接下来解答就很容易了。

师:你的回答可真完整!同学们在解方程时一定要先仔细观察方程的特征,再来确定解法,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设计意图】这四个方程在两道例题的基础上略有变化,是稍复杂的方程,在评讲中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厘清学生的解答思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在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可提醒学生将答案代入进行检验,以促进检验习惯的养成。

3.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五”第8题。

不必要求写设句、答句。

第二个图学生可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如果有学生直接列成60+2x=158也可以。

5.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五”第10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识?都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教学提示】要求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思路:是怎么想的?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教学提示】教科书P71第6、8、10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完成,提高练习效率。

▶教学反思教科书P69例4、例5都是两步的带有混合运算的稍复杂方程,这类方程的解答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解方程时的一个难点,其核心是第一步到底消去哪个数。

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物展示去理解方程左边的计算顺序,把其中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能把两步的方程看成一步的简易方程去解答,降低了难度。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44第二、四、五题。

二、解方程。

(带*的要检验)3x+10=121 2(x-0.4)=3.4 *3x-4×0.6=5.4x÷5+2=4.1 6x+4.5x=56.7 *(x-4.5)÷2=2.4四、在里填上“>”“<”或“=”。

1.当x=3.5时。

5x+220 5x-2202.当x=12时。

4x+2x72 4x-2x723.当x=6时。

(2x-8)÷23 (2x+8)÷23五、方程ax+2.5=2.95与7x-1.5=0.6的解相同,求a+3.78的值。

参考答案二、x=37 x=2.1 x=2.6 x=10.5 x=5.4 x=9.3(检验略)四、1.<< 2.=< 3.<>五、解方程7x-1.5=0.6,x=0.3。

方程ax+2.5=2.95的解也是x=0.3,所以0.3a+2.5=2.95,解得a=1.5。

所以a+3.78=1.5+3.78=5.28。

知识技能(72分)一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2.25g食盐溶解到100g水里,食盐占盐水的。

()3.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4. m∶2cm化简后是40∶1。

()5.羽毛球队的人数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等。

()二、我会填。

(每空1分,共28分)1.修一条长9km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平均每天修()km。

2.()的是27;60kg是()kg的;300t比()t少。

3.()没有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4.()∶7= =9÷()=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如果两队合做,()天就能完成工程的。

6.下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7.在里填上“>”“<”或“=”。

8.如果路路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上,距离是300m,那么学校在路路家()偏()()°方向m处。

9.某县今年出生的男、女婴人数比是5∶4,男婴的出生人数是女婴的,女婴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

已知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女婴比男婴少820人,那么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婴儿一共有()名。

10.有一根长 m的绳子,第一次截下它的,还剩m;第二次又截下 m,最后还剩下()m。

1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集了,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少收集了。

六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四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

三、我会算。

(共26分)1.直接写得数。

(4分)2.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4分)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4.解方程。

(6分)四、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把甲看作单位“1”的是()。

A.乙的等于甲B.甲的等于乙C.甲是乙的2.一条公路,甲走了全长的,再走6km到达公路的中点,这条公路长()km。

A.9B.18C.363.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1500km,原路返回时这架飞机要向()方向飞行1500km。

A.南偏西40°B.东偏南40°C.北偏西40°4.一辆汽车小时行驶30km。

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小时能行驶()km。

A.54B.90C.1505.甲、乙、丙三人赛跑,甲比乙快,乙比丙慢,甲、乙、丙的速度比是()。

A.4∶1∶4B.5∶4∶3C.15∶12∶16五、我会做。

(共8分)1.根据下图填一填:小玲从家出发往()偏()()°方向走600m 到达书店,再往()偏()45°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