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90后_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

_90后_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

3. 知识面广,思想早熟,辨别能力弱。网络时代是“90 后”大 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因特网的便捷性、丰富性、开放性、交互 性,使得“90 后”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 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因此,较之于“80 后”,他们 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东西,因而知识面也更加广泛。伴 随着“90 后”长大的电视媒体和集视频、图像、文字于一体的互 联网络,使得成人世界的一切信息完全暴露在“90 后”的生活 中。每天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讨论问题时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 喜欢用成年人的思维思考问题。但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 齐,泥沙俱下,“90 后”大学生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 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不能充分认识理想与 现实的矛盾关系,这与他们貌似早熟的思想是不对称的,因而导 致他们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片面化。加之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少 西方媒体恶意夸大、扭曲事实真相,不少“90 后”大学生辨别能 力弱,对复杂事物认识不足,甚至对中国政治制度和道路产生 怀疑。
[关键词]“90 后”大学生 思想特点 共青团工作 创新 [作者简介]俞亚萍(1976- ),女,江苏无锡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 郝永贞(1982- ),男,山西寿阳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团委,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江苏 常州 2130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85(2009)33- 0067- 02
的旗帜。同时积极倡导面向未来、青春健康的网络生活,传播人 验,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掌握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共
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网络理念,形成交互共享、透明开放的网络 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氛围和养成自我约束、互助互爱的网络道德。三是学生报纸、杂
志、广播台等传统媒体应该尽快向网络进军,推出对“90 后”大 [参考文献]
青团工作门户网站。门户网站的建设要坚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 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切实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
际,避免空洞的说教,同时尽可能提供各种有益的免费网络资 难,正确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成为学
源,将网站建设成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 生学习生活的贴心人。三是由教育者转变为学习者。面对想法新
“90 后”大学生是指 1990 年到 1999 年出生的进入大学的 中国公民。2008 年入学的大一新生中,大部分出生于 1990 年, 这也意味着大学已经迎来首批“90 后”学生。每个时代的青年都 有每个时代的鲜明特征,“90 后”大学生在思想方面呈现出的新 特点,已经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不可避免地成为高 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二要以科学 问题采取咨询疏导的方法进行教育引导。
的人生规划教育为主线,针对“90 后”大学生自我实现意识强的
5. 扮演好良师益的工作角色。“90 后”大学生有强烈的自
特点,重点对他们进行学业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 我意识、平等意识,他们渴望得到团干部的尊重。面对“90 后”大
德育研究
第 33 期(总第637 期)
“90 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
俞亚萍 郝永贞
[摘要]“90 后”大学生在思想上呈现出诸多新特点,这些特点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共青团必须直面这种挑 战,把握“90 后”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工作角色来作出积极的回应,从而更好地发 挥共青团的职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 33 期(总第637 期)
德育研究
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重视“90 后”大学生的内在需要。要根据 到锻炼与考验。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认
学生群体的需要组织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中提高自身 识社会,提高思想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增强辨别能力。二是注重
素质。二是充分考虑到“90 后”大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根据大学 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要将共青团工作融合到“90 后”生活、工
作、学习中的思想困惑和心理矛盾。
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三是注重启发引导,自我教
2. 打造“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体系。和以前相比,“90 后” 育。对于注重自我权威的“90 后”,再没有什么教育方式比让他
大学生自我实现欲望更加强烈,但理想信念比较模糊,社会责任 们自己选择更能强化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了。当给予他们足够的
生自身条件、环境、素质和主观能动性的不同,既重视共性教育, 作、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入手,充分
又重视个体发展的差异,给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三是要体 挖掘“90 后”大学生身边的现实素材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善于
现人文关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工 利用“90 后”喜欢的人物、热衷的方式、聚集的场所开展工作,进
立“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以 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四是注重咨询疏导,加强个别引导。共青
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突出对学 团组织应该开设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情感、择业等多方
生自主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让学生 面内容,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咨询服务,对学生的各种发展性
二、高校共青团对“90 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回应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高校共青团工作坚持以人为 本,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核心价值取 向,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竭诚服务学生, 充分尊重、实现、维护、发展和保障学生的各种权利。具体地说,
2009 年11 月下 67
熟,知识面广,个性张扬,传统“灌输”方法已经很难起到好的教 2007.
育效果。因此,共青团工作必须引入充满人文关怀的方法。对于
[3]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目标[J].江苏高教,2007(2).
团的工作来说,采用人文关怀的方法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与
[4]张宝君.90 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学生更具吸引力的网络版报纸、期刊和电台,形成多种媒体协
[1]胡瑞年,何俊敏“. 90 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新挑战[J].
作、网上网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中南论坛,2009(1).
4. 引入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方法。“90 后”大学生思想早
[2]朱爱胜,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对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出的信心和理性远超过“80 后”学生。“90 后”大学生也不吝啬 张扬自我,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非常乐意组织活动、参加各种 活动,他们珍惜任何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虽然他们有强烈的表 现欲,但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武汉大学在 2008 级新生调 查中,关于“遇到挫折后”的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90 后”心理 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 72.3%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 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 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 因此一蹶不振。专家认为,这一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大部分“90 后”大学生抗压能力不足,在面对困难时就更有可能引发各种心 理问题。
68 2009 年11 月下
一、“90 后”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 1. 自我实现意识强烈,价值取向务实,社会责任感淡漠。“90 后”出生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强化 了人们的个体意识和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及追求。与此相一致, “90 后”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 表现在自我崇尚和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上。自我意识的 觉醒,自我目标的追求与对人性的压制、极端的社会本位相比无 疑是一种进步,有利于“90 后”大学生成才意识、民主意识、参与 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增强,但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的“90 后” 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非抽象的哲 学,关注于眼前的目标,而非远大的理想,造成他们非常注重自 己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作用和切身利益,而不太相信理想信仰 的力量。他们越来越趋向追求实惠实用,急功近利的色彩比较浓 厚。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和务实的价值取向使得“90 后”大学生 更加注重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民主、平等、自由,而忽视自己应 尽的义务、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不能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 紧密联系起来,缺乏为国家、民族发展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 历史使命感。 2. 个性独立,自信张扬,抗压能力不足。在真理讨论趋于成 熟并深入人心的 20 世纪 90 年代成长起来的“90 后”,自我选择 性极强,趋同意识很淡,更习惯于通过亲身实践认识过程来接受 前人的结论。他们喜欢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 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同时,由于网 络的普及和教育民主程度的提高,“90 后”大学生知识丰富、信 息量大,并且思想活跃、富于变化、敢闯敢拼、充满自信。这种自 信不是盲目的自负,而是从谈笑、举止中就能感受到的一种对自 己的能力、对未来的成功毫不怀疑的气质。大多数同学对人生表
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增强自 风,由领导学生转变为引导学生,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和丰富多
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3. 建立多种媒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对于在电脑前成长起来 观,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踏入社会做
的“90 后”大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好充分的准备。二是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服务青年是当前共
部分。因此,高校共青团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阵地,帮助他 青团工作一项最重要的职能,共青团干部要改变单纯管理学生
们更好地成长。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建立高校共 的工作模式,主动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