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体流型的观察与测定(包括误差分析及思考题答案)

流体流型的观察与测定(包括误差分析及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 流体流型观测及临界雷诺数的测定
一.实验数据记录
1.实验设备基本参数: 试验导管内径d=Φ23mm
转子流量计 公称通径=25mm
2.实验数据记录:
二.实验数据处理
1.查表知18℃水的相关物理参数如下: 密度 ρ= m 3
黏度μ=2
-⋅⋅m
s mN
2.数据处理
17.88)898885908988(616
16
1
11=+++++==
∑=i i
Q Q L ·h -1
33.188)208181180191190180(6
16
16
2
22
=+++++==∑=i i Q Q L ·h -1
由u d Q 24
π
=

ρ
du =
Re 知,d
Q μπρ
4Re =
代入数据得:
12821023100559.136005.9981017.884Re 333
1332
=⨯⨯⨯⋅⋅⨯⨯⋅⨯⋅⨯⨯=------m
m s N m kg s m π下
27381023100559.136005.9981033.1884Re 3
233
133=⨯⨯⨯⋅⋅⨯⨯⋅⨯⋅⨯⨯=------m
m s N m kg s m π上
三.实验误差分析
Re 文献理论值: 下临界值为下Re =2000,上限临界值为上Re =4000 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1.实验中未调节红墨水流量。

红墨水的注射速度应与主体流速相随,随水流速增加,需相应增加红墨水的注射流量。

这是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2.每次调节后,都要等到流动型态稳定后,再记录数据,这是实验产生误差的一个重要
原因。

3.由于个人对流体流型的判断差异,也是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4.实验前未对转子流量计进行标定,由于转子流量计具有恒压差,需进行系统读数校正,这也是引起读数误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5.稳压水槽中的溢流水量,随着操作流量的改变需相应调节,既不能让水位下降亦不能发生泛滥。

稳压水槽中的水位变化会使流速不稳定也会产生一定误差。

6.实验中碰撞设备,操作应轻巧缓慢,大声说话等都会干扰流体的稳定状态。

7.实验中未检查针头。

针头位置应与液体流速平行且应位于管轴线上方为佳。

四.思考题
1.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表征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

惯性力加剧湍动,黏性力拟制湍动。

若流体的流速大或黏度小,Re 便大,表示惯性力占主导地位;雷诺数愈大,湍动程度愈激烈。

若流体的速度小或黏度大,Re 便小,小到临界值以下,则黏性力占主导地位。

2.有人说可以只用流体的速度来判断管中流体的流动形态,当流速低于某一具体数值是层流,否则是湍流,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否,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流速来判断流体的流动形态
答:不对。

()μρ,,,Re u d f =,仅通过流体的速度来判断流体流型是不合理的。

只有对某一确定的流体,在相同的条件下,在一定的管径内流动时,才可以用流速u 来判断流体的流动形态。

相关主题